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万安县是个移民大县。万安水库3.3万移民,全部在县内安置,全县库区深山区人口达9.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2%。库区深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当地自然资源少,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民收入水平很低,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的一条“短腿”。2003年,省委省政府从统筹区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作出了实施移民扶贫的重大决策。我县作为全省库区深山区移民扶贫工作试点县,率先实施。三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移民扶贫“整体搬出、长期稳住、逐步富裕”的工作目标,创新举措,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共完成移民扶贫7298人,整体搬迁自然村328个,建设集中安…  相似文献   

2.
编辑部:嵩县是豫西山区老区,从2006年起,嵩县借助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每年向洛阳市投入的3000万元专项搬迁资金,有组织地将深山区贫困群众分期、分批搬出深山,进行异地安置。截至2010年底,上级为嵩县拨付专项搬迁资金累计达到6427万元,全县已建成搬迁移民安置小区120个,搬迁深山群众6343户26486人;其中为老区群众建安置小区72个,安置老区群众15906人。  相似文献   

3.
王乐文 《当代陕西》2011,(2):F0003-F0003
省政府日前通过《陕南地区移民搬迂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迂规划(2011—2015年)》,启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和“陕北白干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分别涉及搬迁居民240万人和39.2万人。省委书记赵乐际表示,实施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搬迁,既是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自然灾害的科学部署。从今年起,陕西将用10年时间,彻底解决地质灾害给群众带来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近日,陕西省政府常务会决定,将从明年开始启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和“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让一些农村居民从贫困山区搬出,彻底远离地质灾害。据介绍,这两项工程分别涉及搬迁居民240万和39.2万,其规模将远超过三峡移民的150万人。  相似文献   

5.
王生 《老区建设》2008,(15):42-43
移民扶贫是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重要工作,扶贫效果也表现得最直接、最明显。移民扶贫工作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搬得出”是脱贫前提,是以自然村或居住点为基础单位实施整体搬迁,不能搬一部分留一部分,以降低扶贫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稳得住”是发展过程,是指通过有土安置、无土安置以及敬老院安置等方式,使搬迁户能够稳定下来。“富得起”是最终目的。通过有效的扶持,使移民逐步走上富裕道路。  相似文献   

6.
2003年以来,遂川县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移民扶贫的难得机遇,把解决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群众脱贫与脱险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凝心聚力,整体推进,全县移民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2003至2009七年来,全县共投入移民扶贫资金8101万元,重点在西部乡镇的476个村民小组或自然村搬迁移民6730户30759人,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万载地处赣西北边陲,辖16个乡镇,1个街道,总人口48万,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县。全县有近一半的乡镇坐落于山区、半山区,有4万余人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及地质灾害区,生产、生活极为不便,面临着耕作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娶妻难等“五大难题”,生命财产也得不到百分之百的保障。从今年开始,我们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的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实施整体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解决移民搬迁1万人。今年已经实现移民搬迁1118人,解决了两处山体裂缝地质灾害区的灾民全部整体搬迁。  相似文献   

8.
陈晓平 《老区建设》2008,(19):41-42
江西省万载地处赣西北边陲,辖16个乡镇,1个街道,总人口48万,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县。全县有近一半的乡镇坐落于山区、半山区,有4万余人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及地质灾害区,生产、生活极为不便,面临着耕作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娶妻难等“五大难题”,生命财产也得不到百分之百的保障。从今年开始,我们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的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实施整体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解决移民搬迁1万人。今年已经实现移民搬迁1118人,解决了两处山体裂缝地质灾害区的灾民全部整体搬迁。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上饶市按照移民扶贫“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总体目标,始终坚持整体搬迂基本原则不动摇,科学筹划,精心组织,5年来共确定移民迁出点428个,搬迁安置移民34524人。其中:实现整体搬迁的迁出点415个,搬迁人数33488人,整体搬迁率97%。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共新建移民集中安置小区188个,涌现出鄱阳县田畈街镇牌楼、  相似文献   

10.
一、万安县2003年库区深山区移民现状及特点经各有关乡镇调查统计,并落实到户,全县符合搬迁条件,并自愿申请搬迁的库区深山区群众共2628户,12006人,其中库区后靠移民1631户,7012人。分别占所搬迁数的62.1%,58.4%。“县库区深山区移民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先库区后山区,先整体后个别,先上乡后下乡“三先三后”的原则,界定2003年度计划实施搬迁安置移民为752户,3298人,搬迁对象涉及到芙蓉、五丰、涧田、武术、弹前、沙坪、宝山等7个乡镇的25行政村。万安县2003年的移民搬迁对象,除了拥有库区深山区移民一般的共性外,还有其独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叶富安 《老区建设》2013,(23):29-31
干都县是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有22.4万贫困人口,目前仍然有深山区436个自然村(居民点)8173户35621人亟待进行移民搬迁安置。近年来,该县借助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强劲东风,自我加压、创新举措、砥砺奋进,将深山区移民搬迂扶贫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研究和抓紧抓实,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目前该县正通过工业园区安置、中心镇安置、中心村安置的梯度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12.
整体搬迁是整个移民扶贫工作的关键和重点。从2003年试点开始,江西省吉安市的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已连续实施六年。六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在省扶贫办的关心指导下,全市上下围绕“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的工作原则和“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标,立足实际,强化领导,创新举措,扎实推动整体搬迁工作。2003至2008年,全市共搬迁移民13316户60437人。其中,750个自然村组达到了整体搬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涂民 《老区建设》2007,(11):38-39
江西省横峰县境内东西北三面环山,全县国土总面积655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场、办事处),总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17万多。有近2万人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贫阽1人口的生存发展问题,从2004年起,县委、县政府根据深山库区群众的迫切要求,按照“群众自愿,国家扶持,部门支持,社会帮助”的工作原则,大力实施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四年来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100余万元,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29个,对54个自然村(居住点)的1446户6000人实施移民扶贫搬迁。  相似文献   

14.
《老区建设》2014,(1):7-7
江西省修水县在2013年整体移民搬迁8000人的基础上。2014年继续自我加压、多方联动,提前谋划2014年移民搬迁工作。设置了县城、示范集镇、中心村、养老院四级梯度安置方式搬迁移民1万人。  相似文献   

15.
为使全县的移民户达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江西省会昌县从2004年起把移民安置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用好中央、省、市的移民扶贫政策,对移民实行集中安置。县里出台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对各移民集中安置点进行科学编制规划,每年都按500元/人的标准足额配套资金用于移民集中安置点的道路、水电、通讯、市场等配套工程建设,移民搬迁资金全部做到专款专用。对各集中安置点的移民建房,政府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基础设施、统一硬化绿化。4年来,全县共投入城镇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移民安置资金达284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6.
姜英汉 《老区建设》2012,(23):43-44
江西省都昌县是一个湖区农业大县,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不均,一部分群众 仍居住在环境恶劣的深山区、库区、血吸虫重灾区和生态保护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2008年都昌开始享受西部延伸县政策实施移民搬迁,五年来共搬迁26个自然村、712户、3337人,让他们彻底告别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向小康生活迈进打下基础.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转移工作. 一、居住地转移实现城镇化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不搬离恶劣的生存环境,就谈不上奔小康,因此,我们对仍生活在条件十分艰苦的群众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实行微机管理,只要群众自愿,政府就会分期分批实施整体搬迁,将他们转移到条件优越的安全地带.在做好搬迁工作的同时,更要做好安置工作,一是无土安置,把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城镇化;二是有土安置,无法安置到集镇的,必须安置到近路、近校、近医院的地方,同时要避开次生灾害发生,确保移民安居乐业;三是敬老院安置,把那些孤寡老人安置到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秭归县是全国592个贫困县之一。全县辖14个乡(镇)、463个村、34.2万人。199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狠抓整体脱贫的同时,对“三区”(海拔位置较高,气候条件恶劣,生存艰难的高寒地区;地处偏僻,居住分散,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需巨额投资的偏远地区;山高坡陡、土地瘠薄、发展无望的“穷骨头”地区)范围内的贫困户实施异地搬迁扶贫。全县采取四种模式,狠抓搬迁扶贫,三年共搬迁1007户、3525人,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政府作媒,牵线搭桥,插花安置。利用农村闲置的农房、生产资料进行搬迁安置是全县…  相似文献   

18.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2011,(34):12-13
1 08.19 南水北调移民34.5万 搬迁强度超三峡工程 南阳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8月19日介绍,丹江口库区农村移民总搬迁人数为16.2万人,目前已经累计搬迁14.56万人,计划在10月底前全部完成移民搬迁。  相似文献   

19.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1,(34):12-13
1 08.19 南水北调移民34.5万 搬迁强度超三峡工程 南阳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8月19日介绍,丹江口库区农村移民总搬迁人数为16.2万人,目前已经累计搬迁14.56万人,计划在10月底前全部完成移民搬迁。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国移民(脱贫)搬迁工作的决策地和发源地,我省于2011年正式启动实施规模浩大的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工程、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持续至今,前者搬迁达60万户、240万人,后者涉及人数约40万.2014年,涉及约100万搬迁对象的关中秦岭北麓和渭北旱塬地区移民搬迁工程也启动实施.至此,有计划、有组织的移民搬迁工程已覆盖到三大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