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现金分红是股利分配政策的一种,即公司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我国2000年开始掀起现金分红热潮,但分红出现了超能力派现、融资同时派现、异常低派现等不良现象。作者对此进行分析,指出中国上市公司在现金股利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红派现是目前国际上较通用的分红方式,也是股东获得公司累计收益的方式之一。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目前高派现金股利的现状,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就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行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红派现是目前国际上较通用的分红方式,也是股东获得公司累计收益的方式之一。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目前高派现金股利的现状,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就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行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分红方式及其会计处理丁服千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分红主要采取下列方式:派现金、送红股与配股。派现金是上市公司以现金形式对股东的真实回报;送红股,即上市公司将留存收益或公积金转作股本,发行相应数额的股票,按比例分配给股东;配股是上市公司对老股东按一定...  相似文献   

5.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战略与决策的影响已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基于控股股东不同动机,利用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股权质押对现金分红的影响,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呈U型关系,表明不同股权质押比例下控股股东现金分红存在动机差异,股权质押比例较低时基于掏空上市公司目的降低现金分红,而当股权质押比例高于临界值时出于控制权保持动机提高现金分红.区分控股股东产权性质检验发现,股权质押与现金分红之间的U型关系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张俭 《财会月刊》2013,(4):105-106
现金分红是增强资本市场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监管机构从2001年起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促使上市公司派现。本文对1992年到2011年这二十年来的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为读者展示上市公司分红历史。本文研究发现:二十年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意愿呈两段“U”型分布,近五年来稳步回升;现金股利支付率自1995年以来呈下降趋势,异常高的分红时有出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表现迥异。  相似文献   

7.
2011年到2013年是半强制分红政策之后中国证监会在现金分红问题上的高压期,在此背景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和其资产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资产收益率和净现金流正相关,和资产负债水平以及企业成长性负相关,而企业生命周期和派现意愿正相关但与派现水平负相关;监管的高压期下,显著提升的是派现意愿而非派现水平;限定再融资方式后,通过定向增发满足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因趋严的现金分红监管而显著提高其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监管部门提倡上市公司多用现金分红回报投资,甚至把分配现金红利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之一。一批上市公司长期坚持每年给股东分配比较稳定的现金红利,例如佛山照明、申能股份等。但用友公布2001年度优良的业绩(每股收益0.70元),以及每股派现0,6元(含税)的高现金红利政策后,股价却出现大跌。许多二级市场投资对此方案颇为失望,  相似文献   

9.
作为财务决策主体的控股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是其获取控制权利益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国家控股上市公司和非集团控股的民营上市公司分别显示"低现金股利"和"高现金股利"的派现特点,说明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可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制定对自己有利的公司派现政策,从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文章以国家控股上市公司"五粮液"和非集团控股的民营上市公司"用友软件"为例,通过分析两公司自上市以来的派现情况,提出促进上市公司理性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析上市公司异常派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黎明 《财会月刊》2004,(10):55-56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股票的价值是发行公司发放的全部现金股利贴现值的理论,合理发放股利将有利于股票的定价.在这种条件下,上市公司会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合理制定股利政策.而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吝于分红,尤其是现金分红,这种行为严重地侵害了广大股东的利益.因此,中国证监会在2000年底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申请配股或增发新股时必须满足近三年现金分红的条件.在2001年3月28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中规定,公司最近三年未有分红派现,董事会对于不分配的理由未作出合理解释的,担任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应当重点关注,并在尽职调查报告中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派现热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阳 《财会月刊》2003,(8):27-28
2002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现金分红成为股利分配的主流,上市公司派现水平明显提高,使得投资者来自红利的收益开始凸现.尽管高派现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但笔者认为,在我国特殊体制下的资本市场中,高派现在带给投资者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此投资者要冷静看待派现,不能过于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02~2006年沪深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行为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分析发现,进行派现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量正在逐步增多,派现水平与分红比例正趋于理性与合理,但行业分红差异不明显.在某些行业或公司的分红实践中,仍存在基于"隧道效应"的异常高派现、不考虑可持续发展资金需求等不合理的现象.科学合理地确定分红比例,从而兼顾投资者必要报酬率的满足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资金需求是国有企业分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计量数学模型上表述为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有时也称企业股东所有者权益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要求以未来一定时期归属于股东权益的现金流量,按考虑的风险报酬率的资本成本折算为现值。由此而得到的股东投资报酬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相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普遍偏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有哪些因素影响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呢?本文从盈利能力与派现能力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提出相应的建议,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16日,张裕A公布了其2010年利润分配预案,给出了每10股派12元的高额派现承诺,预计派现金额达6.33亿元,分红比率达57%。据悉,这已经是张裕A连续第6个年头的高分红。从2004~2009年,张裕A的现金分红总额累计已达27.53亿元。  相似文献   

16.
《企业导报》2001,(2):28-28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佛山照明)上市后,累计每股派现达9.15元,创两市每股派现之最。公司第一大股东是佛山市国有资产办公室,管理层经营思路明确,财务管理稳健。在给予股东回报方面,公司坚持以现金分红为主,很少进行股本扩张。这一点,在沪深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堪称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代表性观点分析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这是西方财务管理目标的代表性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其投资的价值在于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价格决定,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最终体现为股票价格。  相似文献   

18.
李娜  朱学义 《会计之友》2007,(16):81-82
目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以"高派现"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本文通过分析货币资金合理占有率、现金再投资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三个指标对上市公司分红派现的比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21日,贵州茅台公布了2010年利润分配预案,即每10股送1股派现23元,创下了A股派现之最。此次现金分红的数额(含税)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达44.8%,是贵州茅台自2005年以来,第5次增加现金股利,并且公司在坚持了多年的纯现金股利政策后,再次启动了股票股利。贵州茅台为什么会分配如此高的股利?是公司的理性选择,还是一时冲动?投资者对贵州茅台的高股利政策有何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现状 上市公司股票分红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企业选择纯粹发放现金股利或转增股票,有的则选择两者混合的方式。在金融危机肆虐的今天,大部分公司储备了大量现金以应对危机,从已公布的年报中也可以发现,多数企业还是选择了低派现的分红政策,甚至有公司采取“零分红”政策。但仍然有一些企业慷慨解囊,在2009年选择了高额派发分红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