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等学校的资产是国有资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高等学校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个方面,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在国有粮食企业亏损及占用审计中,发现部分企业在资产的管理核算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表现在:一是资产不人账,造成账实不符。二是外借资产不履行借物手续,造成资产流失。三是资产产权不明晰,出租收人列在账外,造成国有资产的增值收人流失。四是管理不规范,资产转让使用权收人漏缴税费情况较为普遍。五是资产的增减变化,手续不完备,账务处理不及时,致使资产及收人不真实。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办学过程中的经济行为亦趋多元化,在高校企业资产存 形式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应加强对资产的管理,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对校办企业资产及增值增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张永刚 《经济界》2010,(2):28-32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一度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严重制约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障碍,也为社会埋下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防止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已刻不容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但前提是必须分析清楚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形成的原因。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从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着手,按国资监管体制、市场机制、国企改制、经营管理、国资监管立法、责任追究、税收管理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并提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相应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周雪艳 《活力》2004,(11):70-70
一、造成国有资产隐形流失的几种形式1.低估国有资产。首先是企业要求评估机构降低标准评估资产,且为达到目的,提高评估付费标准;其次是评估机构受自身利益驱动,接受企业请求,降低评估标准对企业资产进行低估。在“合法”的评估下,国有资产被名正言顺地贬值。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探源康俊廷近年来,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普遍存在,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也削弱了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造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生活稳定和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探索产生这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学校占有、使用的资产规模急剧膨胀。但是,多年来资产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基础工作不够规范,资产安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在部分高校依然存在,这与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很不适应。加强高校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已成为高校管理的客观要求。本文针对我国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供销社企业资产流失原因及对策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马万里最近,我们对供销社企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近几年重庆市供销社企业资产流失严重。一、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1.管理粗放,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执行不逗硬,是导致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从调查...  相似文献   

9.
一、加强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1.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客观需要。当前,对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仅在于数量和实物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价值管理、效益评价与全程监督。 2.是防止和治理高等学校国有资产流失的必然要求。当前学校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严格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各类资产分别是“谁购置、谁使用、谁所有、谁管理”,即:“多头购置,多头管理”而在“谁监督”这一关键问题却不十分明确,或根本就没有明确的管理、监督机制。因而,要防止和治理高等学校国有资产流失,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企业越来越重视实物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工作,而实物资产管理活动也日趋成熟化、规范化、科学化,并能满足企业管理需要。然而实物资产流失严重、使用效益低的问题也普遍存在,原因是在实物资产管理上各级管理人员重视不够、职责不清,同时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是其重要原因。所以如何提高实物资产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减少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盘活资金,是企业值得深思与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完善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策略以规避管理薄弱环节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军队资产处置是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军队建设效益的有效举措,也是加强控制行政消耗性开支的现实需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统筹改革推行以来,各单位针对资产闲置浪费、资产处置不规范等问题,深入探索资产的调剂利用、资产价值评估和资产处置监管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果,对防止资产闲置浪费、减少资产流失,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资产管理改革毕竟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处置管理中还存在很多漏洞,应该不断总结经验。认清问题,辨明原因,准确定位改革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金州区大魏家镇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自1994年至今已有四个年头。产权改革初期,企业的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针对这一问题,1997年初,他们详尽地制定了《大魏家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大魏家镇集体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并建立起三个层次集体...  相似文献   

13.
张微 《新疆审计》2006,(1):60-60
1995年财政部等部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主要是针对存量资产的管理,迄今仍是相关领域最高层次的行政规章。相对于我国不断推进的国有企业及其资产管理改革,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改革明显滞后。制度建设不健全、不规范,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产生了一系列管理真空,不少税源流失、资产流失、违法乱缉和贪污腐败问题也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4.
铁路运输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思想观念和经营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更加重视市场、重视经营、重视收支和盈亏管理。但在资产管理上却存在着忽视动态管理、忽视资产营运效率、忽视资产流失的问题。而铁路跨越式发展,又给铁路运输企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仅就铁路运输企业资产管理现状,资产管理问题成因分析,资产管理机制建设作一初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企业资产的隐性流失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潜在性的特征,因此,很不容易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但长此以往,将会对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有关资产管理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减少企业资产的隐性流失。  相似文献   

16.
江峰 《四川会计》2000,(12):23-25
固定资产具有实物形态,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不变,而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等则不具有实物形态,它的存在是以隐形形式体现的,不是人们通过感官所能直接接触到或感受到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属于长期资产,但两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决定了其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特点,尤其在管理和风险防范上急需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才能有效地防范两类资产流失的风险。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在成本计量上的区别   固定资产无论是自建还是购买取得,其有关支出,一般在实际发生时,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可见,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在资产管理方面一直以来存在体制不顺、会计核算口径不一等问题,严重影响民办高校资产的可比性,资产流失现象较为普遍。笔者从制度规范、责任分解、绩效评价等方面入手,提出解决独立学院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以期促进独立学院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在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一些乡镇资产的购置、使用和管理上重购置、轻管理的问题,已成为乡镇政府家底不清、资产流失的主要诱因。为此,笔者拟就如何治理、纠正这些问题,谈些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漏洞何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重投入轻管理,重钱轻物的思想,虽然,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清产核资工作,使资产从制度上、管理上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但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肇源县审计局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看到,部分县直属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会计账簿设置不够齐全,会计档案管理不够科学,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二是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资产流失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内控制度不够健全,部分资产不及时入账,形成账外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