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期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双赤字)状况不断恶化。财政赤字及双赤字的存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人巧妙的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美元特权地位,力图通过巨额贸易赤字来弥补财政赤字,但因为双赤字分别与美国的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相关,对美国来说,很难达到目标。严重的双赤字不仅对美国经济,而且通过各种传导机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双赤字”问题不仅是由来已久而且还在不断恶化,对于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心。本文就美国“双赤字”问题的成因及影响展开分析,并探讨了美国改善“双赤字”问题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世界经济在失衡中强劲增长,增幅为20余年来最高,增长点和增长源拓宽。但油价高企、美元走低、美国经济双赤字,困扰国际舆论,影响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4.
长久以来,美国的“双赤字”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双赤字”不仅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通过传导机制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双赤字"问题不仅是由来已久而且还在不断恶化,对于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心.本文就美国"双赤字"问题的成因及影响展开分析,并探讨了美国改善"双赤字"问题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失衡世界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方面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长期的经常项目和财政“双赤字”,另一方面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表现出的所谓全球经济失衡,既是世界经济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窗口。目前,随着生产要素相对丰裕程度的变化,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时期。如何在这个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之下,完成中国经济从单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双赤字并不是一种必然。因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扩大,但是这些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是不一样的,生产率增长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扩大的影响较大;外国国内需求的疲软又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扩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美国财政政策的放松以及私人储蓄的下降对经常账户的恶化所起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8.
实证会计学于60年代产生于美国会计界,到80年代己成了美国会计学界研究的主流派,进入90年代以后,实证会计学研究日趋国际化,但我国的实证会计学发展较晚,从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介入美国的实证会计研究,最近几年少数学者也曾尝试进行一些实证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结论对于实践却起不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分析目前国内情况,无论是股票市场方面,企业管理方面还是准则制定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有待于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本文通过剖析目前国内实证会计研究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国内开展实证会计研究的几点建议,旨在希望未来的实证会计研究能够真正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能够切实解决一些社会及企业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美国的"双赤字"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双赤字"不仅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通过传导机制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现代金融危机的演进与政府干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显著表现为经济虚拟化;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元主导的,且美元地位和美国虚拟经济相互支撑,表现为美元大量发行与美国双赤字并存。本文认为这种不均衡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能长期维持,其造成了金融监管滞后和国际金融监管缺失,这些因素是造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因此,维护本国金融稳定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需要对人民币国际化、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和组合干预调控政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经济咨询》2007,(6):35-36
《中国财富》用一组文章介绍了日本从60年代到70年代搞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为了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采纳经济学家下村治的建议,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场新经济运动成为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1968年,日本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经济强国。到1973年,国民收入甚至增加了2倍。日本从此诞生和形成了一个强大和稳定的中产阶层。  相似文献   

12.
黑人、白人、黄种人…… 中国人、美国人、塞浦路斯人…… 无论你何种肤色,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你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你的童年就躲不过变形金刚中一个个钢铁巨人的名字。只要你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父辈一代,相信你也躲不过子女央求,准时把电视转到某一频道,或者在玩具店给他买一个他最喜爱的变形玩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的双赤字(财政赤字与国际经营收支赤字)急剧增大的背景下,“美元危机论”再度甚嚣尘上,而“美元汇率危机论”也接踵登场,美元汇率不断下跌,有关2005年美元贬值的预测数字也屡见不鲜。国际经常收支赤字额超过GDP(国内生产总值)的5%界定为危机、外债净额超过20000亿美元为危机、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美贸易逆差过大问题,商务部长薄熙来用"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的说法予以驳斥,这一论断的依据是美国依靠美元特殊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外汇储备特征实行对全球的金融剥削、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背景下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美国独特的进口商品结构、油价上涨以及美国"双赤字"的宏观政策所实现的,而巨额贸易逆差也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助推器.然而,在美元地位不断下降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增长模式也存在潜在的危机,而美国对内外经济失衡的调整,也势必造成美元高利率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等一系列后果.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国际经济合作更加广泛和深化,但各方围绕各自利益进行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贸格局中地位上升。同时,世界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如居高不下的油价和美国的巨额“双赤字”等风险,2005年世界经济预计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略微放缓。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美贸易逆差过大问题,商务部长薄熙来用"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的说法予以驳斥,这一论断的依据是美国依靠美元特殊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外汇储备特征实行对全球的金融剥削、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背景下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美国独特的进口商品结构、油价上涨以及美国"双赤字"的宏观政策所实现的,而巨额贸易逆差也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助推器。然而,在美元地位不断下降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增长模式也存在潜在的危机,而美国对内外经济失衡的调整,也势必造成美元高利率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等一系列后果。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世界经济具有强劲复苏等三方面的良好表现,同时又出现高油价和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等问题。经济全球化在进一步发展,但这一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强却更令人注目。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仍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中的复苏阶段。高油价和美国以双赤字为特征的经济不平衡,将是制约2005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危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同时存在巨额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研究一国财政政策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开始引起学界兴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也出现"双赤字"现象,但贸易赤字与财政赤字时而同方向变化,时而反向变化,个中关系扑朔迷离。当前,随着人们对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关注,财政政策与国际收支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重新引起广泛讨论。而关于财政政策与经常账户之间关系的争论,学界有两种看法。  相似文献   

19.
解决美国严重的赤字问题,就好像一个孩子在玩魔方。拧动魔方,要凑齐黄色的这一面,发现它的背面却什么颜色都有,只能退回来继续尝试。不过解决这个经济问题没有那么幸运,错一步,就无法回头了。  相似文献   

20.
王东旭 《经济》2005,(12):64-6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外贸进出口量和外汇储备出现巨幅增长,人民币也随之从一个不被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的币种发展成为一个被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其热度甚至超过了美元的最近12次连续升息的新闻。7月20日,央行宣布人民升值2%,顿时在国际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人民币汇率问题,目前的焦点便是人民币升值问题;而人民汇率问题的根本起因是美国的巨额双赤字,其中的贸易赤字使美国政府将目光转向了经济和贸易高速发展的中国,中美贸易逆差的迅速增长成为布什政府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