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当前,我国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而且还能够使其很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从而保证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健康快速的发展。文章就非公有制经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仁涛 《经济论坛》2013,(8):164-170
通过梳理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演进轨迹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再生”及其演变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紧密相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了跨跃式发展,而非公企业的劳资关系却日趋紧张,并演绎了由平稳发展到失衡再到严重失衡的曲折发展历程。历史昭示世人,在当代中国要构建合作、共赢、和谐的劳资关系,必须尽快解决“强资本、弱劳工”的失衡格局;发挥政府在和谐劳资关系构建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行业自治组织,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的比重逐步增大,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笔者尝试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并做一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4.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越来越显现出来。劳动合同的不完善、劳动安全措施的不规范、劳动保障的不全面、工会组织的不健全等等。妥善处理这些矛盾,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调整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私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但是在私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劳资关系不和谐一直是影响其发展的绊脚石。所以,探究构建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措施显得尤为迫切,主要从内部措施和外部措施两个方面构建中国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劳资关系的结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发生剧烈变化,劳资冲突频繁爆发,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冲突,它们带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后果不容乐观。本文基于结合劳资冲突的产生根源,探讨了解决劳资冲突,使劳资关系能够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劳资关系中政府介入行为的边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惊波 《经济论坛》2007,(11):7-8,32
改革开放后,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劳动关系已成为我国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逐渐扩大,一些企业中劳动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件频繁出现以及这些事件的社会影响,使得劳资关系问题成为社会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劳资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是劳资双方权益的矛盾和冲突问题.政府作为第三方,在协调处理劳资矛盾和冲突时应如何作为,是劳资关系问题的讨论焦点之一.本文拟从劳资关系的本质及劳动者的特殊性,从政府介入劳资关系的目的、原则与方式等方面,来探讨政府介入劳资关系的行为边界.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焕发出生机活力,迅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推动力。轨迹与特点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  相似文献   

9.
林彰云 《经济师》2007,(5):21-22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如下历史局限性:一是技术局限;二是规模局限;三是劳资关系局限;四是企业体制和管理局限;五是社会形象局限。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马芳 《经济纵横》2012,(2):40-43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与完善过程中,随着所有制改革的推进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劳资关系问题逐步产生,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影响和谐劳资关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致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忽视了对劳动者合法利益的保护;工会力量薄弱、政府监督乏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仍然存在;一些企业还存在着重视利润、忽视员工权益的行为;收入分配制度还不够完善。本文基于对这些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晓黎  魏嫚 《当代经济》2016,(31):96-97
党中央一直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就社会经济层面来说,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企业为实现长远发展目标也需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本文从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通过探讨广东劳资冲突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杜绝劳资冲突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因素。现阶段,我国劳资关系紧张问题不容忽视,我们论述了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失衡的现象及原因,提出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2013年以来的二年里,学术界在中国劳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劳资关系定义上,主要有六种不同观点。尽管学者们对劳资关系理解不同,但普遍关注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关系,主要对其性质、失衡程度、纠纷特点、发展状况、合作性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导致劳资失衡的多种复杂原因。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中关于劳资关系的论述,对于处理当今社会的劳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劳资关系随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与企业内部权利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现阶段,我国在以农民工为主要劳动供给主体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的主体性被漠视,其直接表现是利益的异化、组织权力分布失衡、契约不完备和保护弱化。和谐劳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给予农民工以主体性认同,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非公有制经济的剥削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条件下,剥削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且剥削的实质是一致的。在计算剥削时,要考虑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剥削程度是可控制的。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抑制剥削,正确处理社会转型时期的劳资关系,逐渐消除剥削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软实力维度划分的合理性及组织与员工关系对软实力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组织-员工关系分别与人力资源管理及情感承诺的交互作用对软实力的影响。通过对12家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的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及层级回归分析发现,基于组织与员工关系的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软实力由劳资关系、关系绩效、组织效力及品牌声誉构成;组织支持感对劳资关系及组织效力呈显著正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对关系绩效呈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契约履行对品牌声誉呈显著正向影响。此外,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能够进一步增强组织支持感对劳资关系、组织效力及心理契约对品牌声誉的提升作用,员工的情感承诺更易促进领导-成员交换对关系绩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软实力维度划分的合理性及组织与员工关系对软实力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组织-员工关系分别与人力资源管理及情感承诺的交互作用对软实力的影响。通过对12家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的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及层级回归分析发现,基于组织与员工关系的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软实力由劳资关系、关系绩效、组织效力及品牌声誉构成;组织支持感对劳资关系及组织效力呈显著正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对关系绩效呈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契约履行对品牌声誉呈显著正向影响。此外,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能够进一步增强组织支持感对劳资关系、组织效力及心理契约对品牌声誉的提升作用,员工的情感承诺更易促进领导-成员交换对关系绩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芹溪系我省经济战略研究专家、高级经济师,1995年起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主持研究中心的全面工作,兼任广东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经济学家与企业家联谊会会长等职务;他主持了《广东优化能源结构与建设第三核电研究》、《西电东送研究》、《广东冶金工业发展战略研究》、《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建立支柱产业研究》、《广东农业税收办法改革研究》、《广东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研究》、《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研究》、《新时期粤港澳产业合作与结构升级、优化研究》、《新时期粤港澳科技合作研究》等影响较大的课题研究;主编了《跨世纪重大课题——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跨国经营战略》、《迈向新世纪的广东非公有制经济》、《中国入世与广东经济》、《广东产业发展纪实》等书;为本刊撰写了《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上海发展的脉搏》等数十篇论文。杨芹溪多年来研究广东城市经济、产业结构与企业发展战略,对广东经济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进步有着深刻的体会与深入的了解。近日,我刊就新世纪广东经济发展三大战略问题采访了杨芹溪。  相似文献   

19.
张玲  万苹 《大陆桥视野》2012,(14):13-14
2010年,广东南海工人罢工事件、“毒苹果”事件、以及富士康员工“十五连跳”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劳动者维权意思的增强和对和谐劳资关系的渴望。建设和完善我国私营企业和谐的劳资关系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在总结了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探析了劳资冲突凸显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的持久性研究主题。但是,在当代经济增长文献中,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劳资关系却关注不多。这削弱了增长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本文基于劳资关系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在一个由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发展而来的动态非均衡的一般增长模型中,遵循马克思经济学传统,将劳资关系纳入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劳资关系下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运动,并说明了不同类型的劳资关系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当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应当构建合作高效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以保证技术进步带来的 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