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疫情无情,我们有爱!"这是年初以来广大溪口旅游从业人员的共同心声。自2月14日起,溪口旅游集团和溪口旅游开发股份公司积极响应宁波溪口雪窦山名山建设管委会号召,向公司全体共产党员、干部职工发出了开展爱心捐款倡议书,并设立了"天使之光"溪口旅游爱心善款专项账户。同时,还向溪口各民营景点、旅行社、旅游酒店等广大旅业同仁转发了爱心捐款倡议书,动员大家齐心协力、慷慨解囊,为疫情防控伸出援手,献出爱心款物。  相似文献   

2.
溪口雪窦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地处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宁波西南,位于奉化市境西部,总观赏面积达140平方公里。文化是旅游之基,特色是旅游之魂。溪口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蒋氏故居"建筑群、全球最高的坐姿露天弥勒大佛、雪窦山三大瀑布胜景等诸多历史文化遗存和顶级旅游资源,它们大都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3.
正徐凫岩地处雪窦山景区最西端,离雪窦山核心区七八公里,岩顶海拔667米,徐凫岩瀑布落差242米,堪称"华东第一瀑"。然而,这里景观相对单一,较之雪窦山其他景点,游人相对较少,"华东第一瀑"自然资源一直"严重浪费"。如何激活徐凫岩的"高瀑胜景",成为近年来溪口旅游集团一直在深入思考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基础调研、市场分析和高端策划,溪口旅游集团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徐凫岩发展的转变之路。  相似文献   

4.
《宁波通讯》2014,(8):48-49
<正>宁波奉化溪口镇,有着宁静的气韵。如何让今天的溪口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这是溪口的时代命题。就像宁波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溪口镇镇长杜中权说的那样,溪口百姓的事,就是溪口的"小城大事"。溪口正在加快涉游服务业的引进开发和扩容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乡村居民想进城就能进得了城,进城后就能安居乐业。如果说,2005年溪口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首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溪口走的路子契合了小城镇发展的规律。那么,2010年溪口入选上海世博"未来馆",作为亚洲区唯一代表入,溪口恰是在"完全  相似文献   

5.
宁波要事     
黄世芬 《宁波通讯》2008,(12):62-62
2008年11月8日,以“展示弥勒文化,建设旅游名城”为主题的2008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在溪口雪窦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开幕,全球最高的坐姿铜制露天弥勒大佛造像同时落成。  相似文献   

6.
奉化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加快开发溪口旅游资源,对于促进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一、充分认识旅游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立和实施“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发展前景日益看好的朝阳产业,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期长、容纳劳动力多、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强等  相似文献   

7.
<正>城市品质的提升,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软硬件建设,也可以推动城市品质的提升。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一个旅游重镇,近年来,溪口镇围绕民国文化、佛教文化和山水文化这三大文化,推进文旅融合,有效促进了溪口城市品质的提升。其间,溪口旅游集团和溪口旅游开发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8.
《宁波通讯》2012,(8):2-3
建于宋景德三年(1006年)的奉化市溪口镇,钟灵毓秀,文化积淀厚重,是国家AAAAA旅游景区。溪口雪窦山,峰峦迭秀,瀑泉横飞。早在晋代已为王羲之等名士所向往,入唐以来形成了"浙东唐诗之路"的东支线。宋代,雪窦山胜境被宋仁宗认定为梦游之地,敕谕"应梦名山"。其三隐潭大峡谷瀑布群地处雪窦山  相似文献   

9.
《宁波通讯》2013,(17):2-3
古镇溪口,九曲剡溪两岸,古迹迭续,千百年来留下了历代诗人无数咏剡名篇及趣闻逸事。仲夏的溪口,漂荡着水蜜桃特有的芳香,弥漫着独特魅力的旅游文化的旋律。刚刚在为纪念国家设立风景名胜区30周年的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签署40周年,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和浙江省住建厅、《风景名胜》杂志社联合举办"30年中国最美风景"推选之"浙江最美"评选中,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在全部14项称号中一举荣获五项"浙江最美",分别是:最美名山——溪口雪窦山,最美名人故里——蒋氏故里,最美峡谷——三隐潭峡谷,最美瀑布——千丈岩瀑布,最美古村——岩头,并入册《浙山浙水30年》。当溪口在一举荣获五项"浙江最美"之际,7月18日,2013年中国(奉化)水蜜桃旅游文化节又在溪口武  相似文献   

10.
溪口旅游从"一个蒋氏品牌"到近几年来开展"旅游兴区、城建美区、生态立区"的建设为溪口旅游特色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带来了机遇,溪口旅游开始"深耕细作",充分彰显溪口发展的精、气、神。"创建"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过去的一年,溪口风景区以创建AAAA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并把创建国  相似文献   

11.
《宁波通讯》2010,(12):F0002-F0002,1
<正>日前,由上海市旅游局、江苏省旅游局、浙江省旅游局共同主办的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产品"最受欢迎奖"评定结果揭晓,和谐生态新农村——滕头村入选20个最受欢迎的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溪口雪窦山风景区入选  相似文献   

12.
特别鸣谢     
《宁波通讯》2013,(1):77-77
宁波市镇海区镇海新城管理委员会 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 宁波市溪口霄窦山风景名胜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监管局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2016年5月18日上午,位于宁波市溪口雪窦山风景名胜区的雪窦佛教名山入口的弥勒圣坛项目举行动工典礼。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宁波市和奉化雪窦山名山建设领导小组,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雪窦寺方丈怡藏大和尚以及来自两岸三地300多名海内外各界人士出席。"弥勒圣坛"是奉化建设的雪窦山弥勒文化园项目,总投资达22.86亿元,也是雪窦山弥勒文化园"一核一带两组团"布局中"下雪窦组团"的标志性建筑,预计将于2018年建设落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光、休闲、度假的人越来越多。目前,溪口的旅游景点格调比较单一,景点比较分散,参与性与趣味性还不够强,难以满足人们对清新、舒适、优雅环境的渴求和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如何发挥旅游优势,利用农业特色,给人们提供新的休闲旅游空间,把农业与旅游,农业与生态结合起来,主动配添新景区、新景观,已成为溪口镇农业发展的一大课题和一大目标。一、营造农业风景线是溪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选择。溪口有着两个基本优势:一是旅游优势。溪口风景区风光绮丽、史迹纷呈,集湖、溪、泉、瀑、山、林、史于一体,已形成千年古镇溪口镇、幽谷飞瀑雪窦山、平湖绿水停下湖三地相联一体又各具特色的旅游新格局。汉唐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纷至踏来,在此留下了千余首诗文。特别是最近四年,旅游人数逐年增多,成为全省四大旅游热点地区之一,二是农业资源优势溪口镇现有耕地14821亩,山林12.8万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溪口被列入省小城市培育和宁波卫星城市建设试点,发展目标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寿"卫星城市。三年来,溪口的GDP年均增速达到17.8%,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5万,201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分别达到3.2万元和1.8万元。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溪口摸索出一条产城融合的特色道路。以城促游,彰显特色溪口始终立足旅游特色,树立城市即旅游理念,把城市和旅游两大元素有机结合,通过完善和提升小城市功能形  相似文献   

16.
《宁波通讯》2010,(8):66-66
4日总投资为6000多万元的溪口三隐潭二期工程全面竣工。雪窦山秀丽大峡谷多姿瀑布群穿越之旅启动。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是溪口最有影响力、最具潜力、最富特色、产业联动作用最强的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在经营好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旅游型新农村,不仅是丰富溪口旅游内涵、保持溪口旅游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更是从溪口实际出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溪口新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是溪口旅游集团转型发展再出发的第一年。围绕奉化区委、区政府"推进思想大解放改革再出发"指示精神,公司依托现存资源,调整发展战略,重点工作由景区经营管理向投融资建设转型发展。招商引资、借力开发的八大项目建设,呈现出"在建项目相继见效,新建项目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为助推奉化实现"后来居上,最美最好"目标和溪口"名山名镇"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徐凫岩绿道提升项目一期工程。在房车露营基地基本建成的前提下,为深度开发与运营徐凫岩景点,  相似文献   

19.
正奉化溪口镇溪一村地处溪口5A级旅游景区,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95人。近年来,随着溪口旅游深度开发和征迁工作加快推进,村里矛盾纠纷交织。溪一村以村级矛调工作站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为村庄建设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宁波通讯》2009,(11):2-3
10月27日,以“大慈之行,圣地之约”为主题的2009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在奉化溪口雪窦山国家风景名胜区胜利闭幕。继首届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被评为“全国节庆活动百强暨2008中国十大最具魅力节庆”后,本届弥勒文化节又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节庆中华协作体共同举办的全国性节庆奖项第二届“节庆中华奖”评选中,荣获“最佳文化传承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