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苏认真落实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为抓手,把好产地环境和投入品等关键环节,重点推进标准化生产、全程化监管、品牌化建设,以质量的提升带动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6年,省级蔬菜农药残留、畜禽产品药物残留与违禁物、生鲜  相似文献   

2.
<正>以蔬菜种植为特色主导产业的河北省饶阳县,建立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不仅提高了种植产量和生产效率,还真正实现了质量可追溯、流向可追踪、责任可界定、产品可召回,保证了"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菜篮子"产品供给的充裕,以及社会环保、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注重"菜篮子"产品的多样化、营养化、卫生和安全,居民对蔬菜的要求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蔬菜质量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农超对接是解决其质量安全的有效  相似文献   

4.
<正>一是统。即统一店面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采购标准、统一质量承诺、统一规范服务。二是绿。即绿色安全的产品和绿色安全的环境。"放心粮油店"所售产品必须卫生安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杜绝经销"三无"(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无QS标识)商品和假冒伪劣商品。  相似文献   

5.
正时下,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大棚里的韭菜陆续成熟,种植户们正忙碌着收获韭菜。韭菜"打捆"卖,农户抱团干。宁安市新农韭菜专业合作社自2008年成立至今,带动龙泉村、双庙子村及周边10余个村镇的农户种植韭菜,韭菜种植面积近8000亩。  相似文献   

6.
为践行"两山"理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文章在内涵辨析、必要性论证、问题识别、已有政策方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各类主体功能区绿色发展政策建议:城市化发展区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发展循环经济,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重点生态功能区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继续完善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生物经济;农产品主产区严格绿色产地保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培育农耕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7.
实施"放心粮油"工程是贯彻落实党委政府民生工程,维护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举措。眉山市"放心粮油"工程建设通过连接种植、收储、加工、配送、销售全产业链,严格质量安全标准,实现主要粮油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全程可追溯,让广大消费者吃上安全健康的放心粮油食品,初步建成覆盖城乡、设施完善、管理先进、服务规范的放心粮油供给体系,有效地提高区域内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小龙虾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外销大市,黄冈以"虾稻共作"为主的小龙虾养殖面积已过70万亩,小龙虾年产量7万多吨。目前,正值小龙虾产销旺季,为进一步加强小龙虾产地质量监管,全面保障消费者的小龙虾消费安全和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黄冈各级水产部门通过"五个加强",全面强化了产地小龙虾的  相似文献   

9.
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发展到供求平衡、丰年有余以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结果。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建立起安全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体系;二是没有建立起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管理体系;三是产地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监督薄弱;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法规不完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工作措施上要突出五个环节的管理:包括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包装标识管理和市场准入管理。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信息体系。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是:蔬菜产品主要解决高毒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畜禽产品主要解决兽药残留和"瘦肉精"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种植地块地址、种植人、联系方式、种植亩数、市场流向……"这些信息均可在山东省绘制的全国首张"放心韭菜地图"上看到。消费者只需登录"山东农业信息网"点击右侧"应用系统"一栏"山东省放心韭菜地图"即可查看这些具体信息。有了这张放心地图,韭菜种植责任到人,消费者便可吃到安全、放心的韭菜。韭菜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一种蔬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近几年,媒体披露了全国很多地区生产销售农药残留超标的"毒韭菜"事件,一度引起大家谈"韭"色变,甚至有消费者认为韭菜是被农  相似文献   

11.
正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以下简称"三品")是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吴中区以"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为抓手,从标准推广、产品认证、质量监管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努力打造"三品"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水平。一、"三品"认证的基本  相似文献   

12.
正甘蔗按用途来分主要有用于生产蔗糖和供鲜食的甘蔗两种,后者俗称果蔗。我国果蔗按皮色主要分黄皮果蔗和黑皮果蔗两种,产地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省区。果蔗汁多清甜,脆嫩爽口,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健胃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每到春季时节,各种媒体上会出现有关"红心甘蔗有剧毒"这样的报道,引起了大家对消费安全的担心。事实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3.
一、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意义 我国的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运用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强调以生产过程控制为重点,以产品管理为主线,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确保最终产品消费安全。加强渔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对于促进渔业结构调整、渔民增收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渔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显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福建省各级农业部门以完善和强化农业"三品一标"质量保障体系为核心,以打造品牌、拓展市场、促进消费为引领,"三品一标"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省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65个,产品180个;绿色食品企业36家,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三种基本类型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获得了快速,健康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安全农产品。  相似文献   

16.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把守好三重关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是源头生产关。农产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抓紧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境的管理,完  相似文献   

17.
<正>位于金山区区廊下镇的上海逸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耘农业"),致力于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今年,该公司提出并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农业模式——安全农业。安全农业的核心要素有3个,可以概括为"三可":过程可追溯;过程可参与;产品可期货。一、什么是"过程可追溯"此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只能做到"结果"追溯,就是扫描农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后,能得到产品产地、生产者的信息。由于显示不了"生产过程"的信息,就无法判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安全。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农药、激素、生长素有近千种,目前还没有有效检测手段将其全部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18.
<正>在贺州,除了直通粤港澳的蔬菜和四处冒尖的食用菌,还有一张更亮眼的名片——茶。贺州所辖的昭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中国有机茶之乡。昭平产茶历史悠久,宋淳熙年间,昭平境内先民已开始种植茶叶,明成化年间,茶叶已成为昭平的传统出口土特产品,广东等地商人到采茶期都云集产茶地采购茶叶。其中,藤宝山、象棋山等产地生产的"未过清"茶深受客户青睐,远销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杭州市围绕产地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进一步落实产地水产养殖"三项记录"制度,强化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提高产地初级水产品生产者科学用药水平,降低产地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潜在风险,推进产地水产健康养殖,确保  相似文献   

20.
<正>又快到春茶采摘期,按照往年惯例,四川省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的工作人员要将新采摘茶叶的基本信息上传至追溯信息管理平台,生成追溯码并加贴在产品外包装上。茶叶一旦进入流通市场,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得知茶叶的生产企业、产地名称、生产日期等信息。如上,四川省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已初步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