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近年来,海曙区依托各级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大力推动人民调解机制创新,着力打造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人民调解O2O"模式,构建起矛盾纠纷调处"线上线下同化解、行业属地相衔接、组织机构齐服务"的新格局,推动矛盾纠纷快受理、优调处、强服务。今年1-9月,累计调处矛盾纠纷9873件次,调处成功率达到98.94%,涉及金额10821.5万元,其中受理线上预约案件8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8.9%。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其中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方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方法,是建立矛盾调处机制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特区经济》2008,(12):I0002-I0003
<正>2007年8月以来,坂田街道按照上级要求,不断完善"大综管"新格局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有效调处力度,探索和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通过整合信访、司法、劳动、社保等调解资源,成立诉求服务中心,把相关的行政权、  相似文献   

4.
陶俊涛 《东北之窗》2014,(14):33-33
正随着甘井子区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甘井子区综治委不断加强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和化解,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组织调解,畅通群众表达诉求渠道,规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基层调处组织网络,加强基层调解员队伍建设,在全区所有的社区村都设立了调解室。老乔调解室就是其中一个。在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大东沟村玉春园小区的进门处,"有困难找老乔"的牌匾甚是惹眼。老乔就是调解员乔世勋,他说话时总是面带微笑,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给人感觉特别亲切。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2007,(11):80-80
近年来,渭南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近三年来,全市3776个调委会,13526名人民调解员共调处矛盾纠纷34589件,调解率在98%以上,调解成功率在95.8%以上,防止民转刑  相似文献   

6.
冯玲玲 《魅力中国》2010,(23):172-172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中提出“建立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大力发展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扩大调解主体范围,完善调解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加强诉前调解与诉讼调解之间的有效衔接,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协调机制,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近年来,诉讼调解制度呈现强势的复兴态势,实务界也把诉讼调解率的提高和诉讼调解的运用作为一种实践中的强势命令。面对诉讼调解的强势局面,更需要我们对之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充分发挥诉讼调解的优势,也不能片面追求高诉讼调解结案率。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3月在浙江湖州市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调研时强调,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奉化区委一直致力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多元化解的模式探索和研究,在建立县、镇、村级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让百姓"有地说"的基础上,发挥"善治"和"德治"的重要作用,让百姓明白"我什么不能做",有事儿还有人来"评理裁断",真正做到矛盾纠纷不出村、不上交。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南开区司法局“四到位”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调解组织覆盖到位。做到组织覆盖“零遗漏”。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三级调解网络。深化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领域人民调解工作。积极筹建交通诉前联合调解中心。  相似文献   

9.
正沈女士是镇海区一家游乐园的营业员,疫情期间,老板说没钱发给员工了,几个同事一合计,怎么也得讨个说法。沈女士说:"之前,我们也东奔西跑了几个地方,都没有结果,没想到,这一个地方就把我们的事情解决了。"沈女士说的"这一个地方"就是镇海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像沈女士一样,经中心调解成功拿回工资的场景,几乎天天发生。5年前,镇海在全省率先创建并实体运行矛调中心,提供矛盾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诉讼服务、信访调处等多元服务,让老百姓办事不再东跑西跑。这种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镇海经验",已覆盖全市,在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以来,鄞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改革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矛盾"一地化解"、全域"一网统管"作为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的"牛鼻子"工程、发展新时期"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高质量建设鄞州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做优区级矛调"终点站"坐落在鄞州湿地公园内的鄞州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下简称"矛调中心")由两幢2层小楼组合而成。2号楼一楼的"一站式"办事大厅内,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以来,天津市东丽区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深化"枫桥经验",注重调解作用的发挥,全面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有效地调处了一大批涉及劳动争议、物业、宅基地、生产经营、拆迁等热点、难点矛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近两年,全区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338件,调解成功6225件,成功率达98%,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市司法局领导的高度赞扬。领导重视,确保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一是加强调解组织建设。成立大  相似文献   

12.
徐发国 《杭州研究》2009,(4):63-66,72
本文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施行为契机,概述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归类和成因,就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制,提出了依法巩固仲裁试点机制;建立土地承包纠纷矛盾排查登记与信息上报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村、乡镇、市三级土地承包纠纷管理组织和体系;强化纠纷调查处理,建立土地承包纠纷调查处理主动介入制、专人负责制、解决时限制、化解考评制等4项措施;加大宣传贯彻实施法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扇门",随时为想"找个说法"的群众敞开;"一扇窗",牵起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的各方合力,彰显治理现代化的决心和智慧。宁波市以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为"牛鼻子",对市域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进行整体谋划和建设,按照做优县级中心、做强镇级中心、做实村级平台的总体思路,全面构筑市域矛盾化解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4.
明惠群 《宁波通讯》2008,(12):50-51
近年来,人民内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各级调解组织和调解员为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其独特的维稳作用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日益突显。据统计,今年1至9月,慈溪市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0441件,调解成功10217件,排查出重大疑难纠纷151件,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镇海区针对土地征收、劳资纠纷、非法集资、P2P借贷等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现状,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着力打造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简称"中心"),全面补齐基层社会治理短板。截至2018年8月,中心共接待受理群众来访6864人次,调解案件876件,调解成功率98.6%。抓住"关键点"突出三项重点机制创建诉调对接机制。中心在全市率先建立诉调对接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针对社会矛盾纠纷"化解难"问题,鄞州区创新构建以"老潘警调"为龙头品牌的"互联网+警调衔接"新模式,持续推进"警调衔接"机制改革,使调解效率更高,资源分配更均衡。目前,全区24个警调工作室年均调解矛盾纠纷4800余起,110警情纠纷就地化解率95%以上,调解成功率高达98.7%。升级服务阵地调解渠道由传统转向现代构建"总分式"调解网络。重点打造1个"旗舰店",将以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潘明杰命名的警调工作室"老  相似文献   

17.
正一名乡村司法所长,24年成功调处各类纠纷2181起,调解成功率100%,彰显了人民调解的威力。近年来,他被授予江苏省"杰出人民调解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多项殊荣,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以他调解的典型案例拍摄了多部普法专题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利用福建四县的档案资料,探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福建地区的永佃纠纷及其解决方式。发生纠纷时,当事人会根据情况选择民间调解、官方调处或审批、司法调解及审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解决。同时宗族组织和士绅阶层,基层治理机构或组织,以及司法机关等社会中的各方力量,在解决纠纷的三种方式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冯之东 《发展》2022,(4):57-61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的工作要求。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个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相似文献   

20.
正鄞州区云龙镇自去年10月开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试点以来,在市、区两级政法委的指导下,紧扣试点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边试边改,取得了初步成效。三级联防,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体系在镇级层面上通过资源整合,建立了"1+8+N"体制。初步实现了服务力量"千条线",衔接化解"一根针",保障服务"一条龙",真正做到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