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会同气象、遥感等单位及有关行业协会,于5月10日会商发布了2018/19年度(当年10月至下年9月)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据专家预测,新年度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将继续恢复性增长,消费稳中略增,进口保持基本稳定。新年度大豆播种面积继续增长。2018/19年度,预计中国大豆播种面积8389千公顷,比上年度增加606千公顷,增幅7.8%,为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会同气象、遥感等单位及有关行业协会,于5月10日会商发布了2018/19年度(当年10月至下年9月)中国棉花供需平衡表。据专家预测,新年度中国棉花播种面积下降约5%,消费将持平略增,产需缺口有所扩大,进口小幅增长。新年度棉花面积、总产有所下降。2018/19年度,综合意向调查和棉花全产业链分析师反馈信息,预计中国棉花播种面积为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会同气象、遥感等单位及有关行业协会,于5月10日会商发布了2018/19年度(当年10月至下年9月)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据专家预测,新年度中国甘蔗、甜菜种植面积继续扩大,消费将稳定增长,进口压力依然较大。新年度糖料种植面积继续恢复,甜菜面积增幅明显。2018/19年度,受糖料收购价格较高影响,主产区农民种植积极性提升,预计中国糖料种植面积1517千公顷,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本月估计,2017/18年度,玉米播种面积42399千公顷,比上年度减4.0%,玉米单产每公顷6110公斤,比上年度增2.4%,玉米产量2.59亿吨,比上年度减1.7%。玉米消费量2.70亿吨,比上年度增4.4%,玉米净进口345万吨,当年产需出现缺口,年度结余变化首次转负,玉米产区批发均价每吨为1761元,较上年度有所上涨。本月预测,2018/19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42129千公顷,比上年度减0.6%,玉米产量2.57亿吨,比上年度减0.7%。玉米消费量2.85亿吨,比上年度增5.5%,其中饲用消费1.78亿吨,比上年度增3.5%,工业消费8450万吨,比上年度增12.7%。玉米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新年度库存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本月估计,2016/2017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将达到200万吨,比上月估计数增加100万吨,主要原因:一是临储拍卖玉米无法充分满足市场对优质玉米的需求;二是农产品增值税从13%降至11%,进口成本下降。年度结余量增加100万吨,其他估计数保持不变。本月预测,2017/2018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35496千公顷,  相似文献   

6.
正自2002年以来,中国通过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有效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尤其是2008年之后。2015/16年度收储项目只限于供应过剩的东北地区,但是仍致使国内价格远远高于国际水平。2015/16年度政府的玉米储备继续提高,贮存成本高企。对于2016/17年度,中国已经宣布取消玉米收储项目,即使在东北地区也是如此,政府将向农户直接支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本月生产预测与上月一致。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8/19年度,中国玉米产量2.57亿吨,比上年度减少174万吨。近几年,玉米种植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尽管2018年大部分主产区遭受春季低温、夏秋季高温干旱等天气,但玉米单产仅比上年度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玉米产量预计降低进口有望提高据美国农业参赞报告称,2005/2006年度加拿大的玉米播种面积将会降低,原因在于安大略和魁北克的播种面积降低,而且单产也将会降低到更为正常的水平。农业参赞预测,2005/2006年度加拿大的玉米产量预计为860万吨,这要低于2004/2005年度的产量890万吨。由于美国玉米供应庞大,玉米价格低迷,而且投入成本较高,这是导致加拿大两大玉米产区的种植户降低玉米播种面积的主要原因。随着加拿大玉米减产,乙醇生产行业将会更多进口美国玉米,以满足加工需求,因此2005/2006年度加拿大的玉米进口量将会提高到220万吨。巴西…  相似文献   

9.
正据《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2016年9月)》预测,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调减至36026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2091千公顷;玉米收获面积调减约36006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2111千公顷;玉米平均单产每公顷将达到5983公斤,比上年度增加90公斤以上;玉米产量将达到2.15亿吨,比上年度减少  相似文献   

10.
正据《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2016年7月)》预测,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调减至36026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2091千公顷;玉米平均单产将达到5952公斤/公顷,比上年度调增60公斤/公顷;玉米产量将达到2.14亿吨,比上年度减少1041万吨;玉米进口量240万吨,比上年减少220万吨;玉米消费量2.06亿吨,比上年增加1373万吨;玉米出口量20万吨,  相似文献   

11.
<正>据《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2017年1月)》预测,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调减至36026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2091千公顷;玉米收获面积调减至36021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2096千公顷;玉米平均单产每公顷将达到5978公斤,比上年度增加86公斤以上;玉米产量将达到2.15亿吨,比上年度减少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尽管中国临储玉米有序拍卖增加了市场供应,玉米价格下行压力增加,但受种植成本、租地费用、物流成本等普遍上涨支撑,估计2017/18年度中国玉米产区批发均价每吨1650?1750元,中间值比上月估计数上调50元。国际方面,美国新季玉米播种面积减少超出市场预期,其玉米主产区天  相似文献   

13.
正据《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2016年12月)》预测,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调减至36026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2091千公顷;玉米收获面积调减约36016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2101千公顷;玉米平均单产每公顷将达到5960公斤,比上年度增加68公斤以上;玉米产量将达到2.15亿吨,比上年度减少993万吨;玉米进口量约100万吨,比上年减少220万吨;玉米消费量将超过2.11亿吨,比上年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本月估计,2016/17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将达到230万吨,比上月估计数增加30万吨,主要原因农产品增值税下降后,进口重获成本优势。年度结余变化量增加30万吨,其他估计数保持不变。本月预测,2017/18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35100千公顷,比上月预测数减少396千公顷,主要原因是玉米供给侧结构调整超预期;玉米单产每公顷5986公斤,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本月估计,2017/18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为330万吨,比上月估计值调增80万吨。库存结余变化比上月估计值增加80万吨,其他估计值不变。本月预测,2018/19年度,中国玉米单产每公顷6050公斤,比上月预测值每公顷调增55公斤,但与上年度相比,仍减0.7%。玉米总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会同气象、遥感等单位及有关行业协会,于5月10日会商发布了2018/19年度(当年10月至下年9月)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据专家预测,受国产和进口油菜籽双增影响,新年度菜油产量较上年度有所增长,但由于花生油、棉籽油等产量下调,使得食用植物油总产量较上年持平略减,为2779万吨。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本月预测,2018/19年度,中国玉米产量2.13亿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157万吨,主要是玉米单产比上月预测数每公顷调增45公斤。8月份全国玉米产区墒情适宜,光温条件较好。当前,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大部春玉米处于乳熟期,局地进入成熟期。据气象  相似文献   

18.
后临储时代2016年-2018年玉米去库存加快,大量拍卖玉米溢价成交。2016年-2018年拍卖的年度溢价分别为29.31元/吨、 47.19元/吨和36.91元/吨; 2013年产玉米的年度溢价从31.11元/吨增至57.91元/吨后继续增至105.56元/吨, 2014年产玉米从115.1元/吨降至34.62元/吨后又反弹至2018年的42.19元/吨; 2015年产玉米在2018年开始拍卖,溢价为31.12元/吨。2016年一、二等玉米溢价明显高于三、四等, 2017年和2018年溢价均呈现"品质越差、溢价越高"的特点。2016年溢价先增后降最后低水平趋稳, 2017年明显经历"三个"波动周期, 2018年则呈现"U"型波动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玉米长期走势,初步判断是:2018年、2019年,玉米市场的价格重心将不断提高。走强的原因是:种植面积波动不大,而消费需求逐年增长。如此,巨大的产消缺口将逐年消耗库存玉米。预计在18/19年度,玉米库/消比就会下降到30%之下。如此,供求紧张将是迟早的事情,上涨是大概率事件。下一年度,玉米有望重回历史高价区。对于今年底及明年初而言,初步推断:将有一波不小的上涨行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国内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猪料需求预期减少,但由于禽料、反刍料等消费持续增加,进口高粱、大麦等饲用玉米替代品大幅减少,二者相加将弥补猪料消费的减少。本月预测,2018/19年度中国玉米供需维持上月预测数不变。春节后,随着地方及国家相继启动玉米储备性收购,东北地区玉米购销日趋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