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桂胜 《光彩》2012,(6):62-63
《黑天鹅》告诉我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得出未来的结论是很危险的从书架上拿起它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本关于企业管理的经济类书籍,当我开始阅读以后,发现它应该是一本关于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甚至是医学类的书。全部看完以后,我才发现,它原来还是一本关于人类认知学的书,其内容有助于从事科学研究、艺术、风险投资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人开阔思路,提高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2.
声音     
我告诉我们的股东,我们愿意在未来5年花费总收入的5%-10%在这项业务上,而且我们觉得可以获得回报。我们投资XBOX业务多年,而现在它正在为我们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我们计划投入56亿至113亿美元在Bing的推广上。  相似文献   

3.
万象     
《信息与经营》2016,(Z1):53-65
中国地产年度风云榜,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不动产第一盛宴,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及号召力,每一年,汇聚2000位中国顶级房地产行业精英,它承载着无数地产人的汗水与梦想,这里精彩纷呈、包罗万象,是地产人的分享、交流的平台,更是希翼未来的更高起点。主持人The top marvelous ceremony of china realty主持人精彩语录:盂总的风格跟刚才任总很不一样,很诙谐幽默。刚才孟总讲有很多渠道可以把我们房地产界的声音传递上去,看来是会起作用的,我觉得这届政府出台的房地产政策比上届靠谱多了。不光是我们企业要突破,我们的产品要突破,包括我们的政策也要突破,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政府的思维可能也要突破。就比如说刚才小秘、正房,好像很多的新经济,小秘,我们希望恢复房地产的正房的名声,我觉得正房早着呢。  相似文献   

4.
声音     
"中端酒店市场很大,我们不可能独占。有竞争才有进步,我觉得这是好事,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市场空间和市场份额中端市场的目标定位,我们7年前就已经看到了,中产阶级的增加,这部分客人一定是未来市场的消费主体。"  相似文献   

5.
《光彩》2011,(12):45-45
Q:您觉得做饮料连锁店,管理、运作模式重要还是产品质量重要?我们如果要和星巴克抗衡,做一家像它那样强大的巨人,我们需要做什么?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饮料千变万化,为什么目前没有谁可以和星巴克一决高下呢?马云:首先,中国的茶饮料连锁店肯定可以做到星巴克那么好。但怎么做到呢?管理模式、产品和运营模式,我觉得都重要。产品质量不好,其他东西都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马化腾在一次大会上发表了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的观点,这观点一出,大家对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又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向往。其实我觉得,小马哥说的"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这句话应该有所纠正,我们不能说以前的互联网就不是互联网,现在的才是互联网。五年以后又有新的东西出现,到时又会有新的颠覆性说法。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新的领域新的方向,主要是媒体的使用习惯变了,开始的时候我们上P C,后来我们慢慢有了手机、智能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改变我们很多的使用习惯,这种习惯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了我  相似文献   

7.
<正> 六月的一天中午,我们几个人吃过午饭正准备午休,宿舍的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十八九岁的女孩面带笑容地说:"我是背背佳有限公司的推销员,我可以耽搁你们几分钟的时间吗?仅五分钟,超过时间,你们就把我哄出门去。"人家都说到这份上了,我们只好同意。她激动地说着谢谢,然后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拿出了几件产品,散发到我们每人手中,并详细地告诉我们怎样使用它,在她耐心地讲解下,我们都戴好它,觉得精神多了。我们中的一位问:"它卖多少钱呀?"二十元整"。我们立时傻了  相似文献   

8.
评论     
《浙商》2013,(19):32-32
我以前觉得,有个人一会对着手机讲话一会放在耳边听,够傻的。但通过微信的普及,我发现这个事情用户是可以接受的。我们虽然做得晚,但也要谢谢腾讯,它把这种通讯习惯培养出来了。  相似文献   

9.
《商》2013,(20)
<正>1、我自己当年,无论我在方正给国家打工,还是我在雅虎给外国人打工,我都跟别人最大的不一样,我从来不觉得我在给他们打工,我真的可能是很有自信的人,我觉得我在为自己干。因为我干任何一件事我首先考虑的是,我通过干这件事我能学到什么东西,学到的东西是别人剥夺不走的,客观上可能给公司创造了价值。2、一件事交给我我应付一下,很容易应付,应付完了之后不觉得是在浪费生命吗?一件事你可以把它做到60分,你可以做的很轻松,做完了你每天重复每天干三个小时活就完了,然后你天天上班没事,然后你回家三  相似文献   

10.
周航 《创业家》2013,(6):124-125
只有在Tesla把我隐忧中的电动车做到极致后,我才勇敢地拥抱新生活。我给自己送了一个四十岁的生日礼物—一辆Tesla纯电动跑车。为什么要送这个给自己?我觉得对创新最好的致敬就是成为它的消费者。前几年,我去GM(通用汽车)体验过氢动力汽车,到加氢站看到未来世界般的装置,排气管排出的不是废气而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纯净水,感觉非常震  相似文献   

11.
广告行业里未来的变化最难把握的是广告主的变化,广告是一年一年地在进步,它不会在某个时间突然发生质变,它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总的说有三个趋势:一、满足消费者欲望;二、告知消费者我是什么,让消费者记住;三、让消费者觉得这正是他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记者:我们知道复星在2004年这一年非常非常抢眼,做的很多事情都非常成功。作为一个领军人物,您觉得您成功主要依靠的是什么?郭广昌:复星很大的特点是它是一个团队。我们是一个民营企业,但是不是一个家族企业。我不是说家族企业不好,但是我们这些人在一起创业,相互弥补。很重要的是,作为我个人来说,我的能力中等甚至是中下;但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团队就可以站得稳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团队。第二个是复星起点不  相似文献   

13.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也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今天的广告界那样,如此地贴近未来。以致我们可以这样说:错失所谓的未来,就会把握不住今天。《中国广告》:基于2011年纽约广告节的作品,您觉得广告下一个前沿是什么?麦克·欧偌科: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去思考"对于广告业,下一个前沿是什么",因为这就是我们即将要达到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行业需要不断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我想我应该是看到了最大的一个机会,就是产业的资源整合,这对于我们行业来说,实在是太重要的一件事情了。因为我们以前,靠的是体力、知识、资本在赚钱,那今天我们靠的是智慧、资源和资本。所以在这个方面我觉得我们这一行做这个餐饮酒店业的,应该有更大的一个梦想和深思,因为这是时代的需求,而且时代需要我们做这些事情。我想做事情总是有它的一个起因的,因为对我来说,其实商业的  相似文献   

15.
管理就是勤奋创造价值,我们为什么可以成长,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是因为我们勤奋。我们是民营企业,我们国内的同行几乎都是国有企业,我几乎每一天从早上六七点钟开始,到晚上12点甚至是凌晨1点,都在为企业操劳,我可能在午夜12点做出第二天的工作决策,你很难想象我这样一个人,第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很痛苦地觉得怎么天还不亮,因为天亮了,我又可以工作了。  相似文献   

16.
商业地产能不能做下去在于商业的运行,如果没有很好的商业运行,那么商业地产就不存在。如何看待未来的商业我认为未来的商业一定是一个大方向、大平台。自从马云出现以后,整个的消费习惯,消费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后大家都在议论,你们现在的业绩怎么样,始终在讲线上的问题。我觉得未来商业更应该去思考它的方向,更应该去思考突破的瓶颈在哪里。未来的商业应该是传递商业  相似文献   

17.
韩小红  叶静 《创业家》2013,(10):88-89
如果我给癌症患者写一封信:"这一切,我们谁都躲不过,只不过是早晚。它是一个自然现象,你要接受它,认同它。然后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你一定要想你真的是万幸的,得的是癌症,不是猝死。如果是早期,老天爷很眷顾你,有很大机会痊愈;如果是中晚期,以现在的科学技术和方法,也可以延长生命。剩下的时间里,好好生活……"  相似文献   

18.
《商场现代化》2004,(5):8-8
宁高宁: 我做两个预测,第一是关于中国企业管理进步的预测。现在中国企业在管理理论上总结不够,我们主要是看美国人的案例。但是我觉得我们一定会慢慢摸索出一套中国企业的管理办法,而且一定可以和美国的理论相媲美。第二,我做一个难度比较大的预测是关于零售市场的。目前在中国的零售行业,外资进入的规模和力度是很大的,过去国有的一、二级批发公司已经慢慢萎缩,行业的转型仍在继续。虽然中国零售商品额在不断提高,但品质不高,我们面对着的又是相当有实力和经验的对手,这给中国企业,包括新兴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我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应…  相似文献   

19.
<正>我发现任何只要是有一点不适的事情都是可以训练的,我们可以将一件不适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然后你会离不开它,觉得这点小痛苦其实是平淡无奇生活中的一种调味料。这件事由不适变得舒适,良好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职业生涯很长,对企业而言,它需要你成为一个专才,但从职业发展来看,你需要成为一个全才,方能适应社会的变化。阻碍你成为全才的不良习惯有很多,有时候我们喜欢趋利避害,拖延症更是让自己定下来的目标难以实现。从现在起,你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我想给大家说一些真的东西,一个是创业0到1,一个是我踩过的坑。我自己对事业的理解其实就是一句话:人死了,这个事儿还在。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讲,不要在乎你的项目是不是互联网,我觉得这个没有意义。以前我也特别在乎我的事业一定是互联网的事业,是包水饺的、小龙虾就不干,觉得这个太low了。现在怎么样?哪怕你开一个餐厅,你能够借助今天的科技,利用互联网的一些技术、思维来做。如果你能把它做大,如果你死那一天,这个店还在,我觉得这个事就叫事业。一、创业0到1我们今天谈0到1其实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思维,一个是阶段。我个人认为一个企业的进步是二维的,分别叫平行进步和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