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水兰 《特区经济》2011,(1):206-207
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的"生命湖泊"。本文论述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性,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开发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众多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中唯一以实现大型湖区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国家战略区.是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3.
陈立  李松志 《特区经济》2012,(1):187-189
本文梳理了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和空间规划方面,国外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国内学者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和空间规划方面的向国外学习、借鉴并结合实际进行理论、实证探索取得的理论成果。通过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历史演变的回顾以及现阶段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背景分析,应用比较的方法,找到鄱阳湖经济区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与其他区域经济区的异同点,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找到自己发展布局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积极策应全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加快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都昌区域发展,找准发展方向和制定发展措施,也为下一步编制发展规划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局从2009年4月中旬开始,  相似文献   

5.
贾细 《老区建设》2010,(21):12-13
2009年12月,国家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引领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笔者认为,要借助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做好四篇文章,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宜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赶超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产业》2009,(12):13-13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这是我国今年批复的第9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山东省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对于实现我省区域与产业互动发展,对于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艳朋 《老区建设》2014,(14):28-29
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自然观是对时代的反映,是对文明发展的哲学诠释。区域发展战略是国家高瞻远瞩,实事求是作出的重要部署,对促进经济社会的稳步较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生态自然哲学理论,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例,展开研究论述,以期为实践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当2010年的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候,从北京传来了令这块红色土地欢欣鼓舞的特大喜讯——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革命老区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性发展规划,使江西革命老区迎来了科学发展,加快崛起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0.
正一、生态文明与鄱阳湖城市群生态文明关注人与人关系,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生态城市群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环境优美、服务功能较强的城镇体系。生态城市群成为鄱阳湖经济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它有利于鄱阳湖经济区生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打造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有利于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及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李秋文 《老区建设》2010,(11):18-20
鄱阳湖生态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横峰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横峰将乘势而上,以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战略,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目标,着力优化经济结构、优化政务环境、提升人口素质,奋力推进“1122”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工业城”建设,  相似文献   

12.
秦涛  张静 《魅力中国》2013,(5):80-80
通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作用和范围。提高对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监测体系重要挂的认识,提出完善都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监测体系的手段和方法,科学评价生态经济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李建明 《老区建设》2012,(18):46-47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随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能源和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急需大量掌握高新技术知识、受过严格科技训练的实用型高职人才作为基础性支撑和保障。只有培养和储备大量实用型高职技术人才,才能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许礼生 《特区经济》2010,(5):237-238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九江地处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内,在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的背景下,九江出口加工区发展如何探索一条符合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龙明 《老区建设》2011,(20):11-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是以生态与经济为发展轴心,推动鄱阳湖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长远发展,本调研组以新干县为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设生态经济的优势与劣势。新干县具有一定的产业区位优势,工农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在生态经济建设上还存在不足,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发展方式,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遭破坏等等。针对以上这些的问题,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认真研究分析了当地基本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合理对策,这对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性发展,带动整个江西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区域意义、国家意义和世界意义。统战人才具有经济上和智慧上的巨大资源,有能力和实力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出重大贡献。要发挥统战工作的作用,创新统战工作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统战工作在优化地方开发区企业管理层、研发和制造特色水产品、提升生态旅游质量和品位、强化鄱阳湖区域规划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明确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以生态林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很重要的一方面。通过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并对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这对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辐射力研究对于城镇的发展意义重犬。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现状,构建了都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中存在缺乏辐射力强的超大型城市、区域北片和东片辐射能力较弱与其区位明显不符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战略,即树立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理念,营造一个适宜的产业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体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原则重点打造生态城镇,制定生态导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9.
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背景下,如何发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地税工作职能,对发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的认识、思路、地税政策以及服务和支持措施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以期为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之借鉴。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的“生命湖泊”。建立鄢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江西全面小康进程,实现中部崛起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