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物权法》是广大业主呼吁多年并且在物业管理纠纷司法实践中总结出的法律,是每一个物业管理人员和业主都应该仔细阅读的法律.该法对过去物业公司与业主就权属问题的纠纷有了较为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2.
陈韬健 《现代经济》2007,(8S):66-66
《物权法》是广大业主呼吁多年并且在物业管理纠纷司法实践中总结出的法律.是每一个物业管理人员和业主都应该仔细阅读的法律。该法对过去物业公司与业主就权属问题的纠纷有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如小区内的规划道路、小区绿地、停车位的使用、归属及管理问题等.都明确了一定的处理办法。这些规定有益于缓解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是广大业主呼吁多年并且在物业管理纠纷司法实践中总结出的法律,是每一个物业管理人员和业主都应该仔细阅读的法律。该法对过去物业公  相似文献   

4.
齐铁中 《现代经济》2007,6(2):30-31
本文提倡:急业主之所急,想业主之所想,一切为了业主满意.本文呼吁:全体物业管理人员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给广大业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使业主能自觉自愿、心甘情愿地交纳物业管理费.  相似文献   

5.
两个物业管理公司"共管"一个物业项目的情形不是第一次出现;业主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矛盾也并非独独发生在"建外SOHO";所谓财务监管方式、物业服务费标准的高低诸如此类争议似乎永远找不到答案,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起诉业主委员会有效吗?像潘石屹先生那样呼吁"政府出面"干预,是否就能真的让问题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6.
张仕杰 《现代经济》2007,6(6):44-44
本文通过列举大量的事例,说明车辆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并呼吁:要把小区里的车辆失窃案降至最低点,需要全体业主的共同参与,要做到群防群治.  相似文献   

7.
张仕杰 《现代经济》2007,(3X):44-44
本文通过列举大量的事例.说明车辆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并呼吁要把小区里的车辆失窃案降至最低点.需要全体业主的共同参与.要做到群防群治.  相似文献   

8.
沈丰国 《现代经济》2007,(11):60-61
一、"业主自管物业"存在的法律基础 在民间,"业主自管物业"的声音由来已久,全国瞩目的北京"美丽园"事件更是被一些学者抓住不放,甚至发出了"如果不抓紧对现行物业模式进行变革,物业管理将成为诱发基层社会冲突、破坏社会稳定的导火索,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构成致命的掣肘"的呼吁.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朝阳区第一家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自2005年1月31日起,请来保洁公司为小区509户业主擦洗地窗玻璃,而用以支付保洁公司服务的费用全部来自小区出租房屋和在电梯内张贴广告的收入,业主不用花费一分钱。”过年前业主都开始进行大扫除,但是由于小区设计的都是有弧度的飘型落地窗,不少业主向业委会反映地窗的玻璃擦起来不仅有难度,而且也很危险。根据业主提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宋安成 《现代经济》2005,(10):46-50
背景 2005年7月24日,上海市延安西路佳信都市花园因业主不满业委会的某些做法,在小区花园里发起了一场近200人的集会.一开场,一名中年男子便拿出一叠准备好的材料指责业委会的不当行为.随后,他和部分业主拿出倡议书呼吁与会者签字支持,表示要召开全体业主大会,重新选举业委会.后记者获悉,整个事情的起因在于,业委会组织招标选聘新的物业管理公司,而业主对于业委会的做法并不"买帐".  相似文献   

11.
最近,这个人居环境绝佳的花园小区频频失窃。先是一家外出旅游的住户室内被洗劫一空;紧接着一夜之间,三家业主物品被盗,失窃财物价值数万元;有一家连阳台上晾的几条内裤都不翼而飞了——让所有的业主都是又好气又好笑。派出所来人查看了失窃现场之后,在小区门卫室兼治安室门前,业主与物管之间的矛盾爆发了,十几名业主与物管主任闹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12.
20多年前,物业管理从香港地区引入深圳,从此由南向北一步步延伸。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在秦国曾提到过“安居乐业”,望文解意,即人们要想安心工作,必须有一个安稳的居住之所。物业管理恰恰是为让人们安居乐业而开展的一项集管理、服务、经营于一体的工作。物业管理工作由于起步时间不同,各地区对该事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有部分地区存在着规模小、难度大、观念旧的特点,有很多人对什么是物业管理,物业管理都有哪些内容,物业公司是怎么回事等等并不清楚。但是大部分人都知道小区应当成立业主委员会,那么业主委员会的性质和职责是什么呢?有的业主认为业主委员会是物业公司的对头,有的认为业主委员会是拿工资有好处,有的认为业主委员会的权力很大。所以,有部分业主认为业委会是好地方,自己有资格也想当一当业委会主任或委员,为加入业委会积极努力,有的甚至想方设法加入业委会。现实生活中,有些业主就是因为自己无知的一票而把自己美丽的家园摧毁,而后又追悔莫及。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17日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深圳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以下简称<导则>,本专题文章同此),作为市政府规范性文件颁布施行,首次确定了三大变化:业主委员会主任要有深圳户籍(全部为非深圳户口的除外);业主委员会都归街道办管;业主委员会如有严重违规的行为主管部门有权责令解散.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业主委员会的行政主管部门所设定的行政权的管理.本文试从司法实践的角度谈谈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经济》2003,(1):11-11
虽然我们大家都公认物业管理立法根本上是要保证公平与公正,而不是保证某一方的利益。但是我们还是从各种渠道听到看到“究竟是谁的物业管理条例”的说法。对条例草案内容的最多批评来自于部分从业律师,主要“指控”是:对业主毫无价值可言(北京市天为律师事务所居永和律师、北京业界资深人士刘宏诚先生等),“业主”一词,从居者有其屋、人人都是业主的“业主”和从《条例》中定义和提到的“业主”和从司法程序中诉讼主体的“业主”三个角度去看,明显是有不同的含义。很有意思的是,本次接受专访的几十位律师,极少有在物管企业与业主的纠纷诉讼中代理过物管企业的辩护人,却有相当多的律师曾为业主或自己与物管公司对簿公堂。是否可以说在类似纠纷中物管企业不愿主动打官司或者律师更可能为业主辩护?是否可以推论,众多律师针对条例草案的批评,更多带有把“业主”下意识地当作司法诉讼中的“业主”的含义? 不管怎么说,如果把物业管理条例暂时理解为“城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我们不可能等到物权法出台后,才去关注物业管理最大的受益人——物业所有权人。  相似文献   

15.
本体维修基金是由业主负责缴纳,但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做法。例如.上海市是由业主在首次购房时一次性缴纳,以后业主不必再缴此费用:深圳市是由业主按月缴纳(不管是首期业主还是以后更换新业主都要缴):深圳市的规定是:高层商住楼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缴O25元,多层住宅楼(不带电梯)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缴0.15元。  相似文献   

16.
业主委员会的产生,至今也有好些年头了,然而如今在多数的业主眼中,仍然是相当陌生的新鲜名词.业主委员会平常都该做些什么事?在小区物业管理活动中,它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它又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位置?……这些问题,其实也是每一位有意投身"自治"大潮的业主事先所应该了解的.  相似文献   

17.
向阳 《现代经济》2006,(2):64-65
百花园物业管理处经理高大海最近有点烦。百花园小区前年秋天正式开始入伙,到目前已经快满两年了,办理入伙手续的业主超过了百分之七十,即使是已经装修完毕搬入小区的业主也超过了一半,无论是依照建设部还是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都应该召开业主大会会议成立业主委员会了,可是还没等具体工作真正展开,就有一帮业主开始活动了,而且活动目的看上去还不光是成立业主委员会那么简单,矛  相似文献   

18.
张庆东 《现代经济》2006,(12):27-28
近年来,拒交物业费引发的官司呈直线上升趋势。据厦门市物业管理协会统计,目前一个小区物业管理费的缴纳率能达到90%已经很难得,通常拒交率都在5%以上。面对越来越多的业主拒绝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能够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向法院起诉。仅厦门市思明区法院调裁庭2006年上半年受理的物业纠纷案就有184起,也就是平均每天就有一起,且90%均是因拖欠物业费而引起,再从各地法院受理的物业纠纷处理情况看,业主拒交物业费的官司,法院通常都判业主败诉。业主拒交物业费,究竟是维权还是侵权?拒交物业费的根源何在?业主能否采取其他的维权方式?笔者试作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业主委员会处理社区危机的案例入手,分析业主委员会在应对社区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通过案例来揭示业主委员会在危机出现时的职能。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通过业主委员会联系起来的社区都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业主委员会在社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区危机也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引入社区危机的概念,通过对社区危机的分析,对社区出现的不和谐的因素运用科学的危机公关手段处理,构建和谐的社区。  相似文献   

20.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一个案例颇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你没经历过也一定听说过,简而言之,就是业主认为物业公司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于是业主就拒绝缴费.一般人都怀着对物业公司不满的情绪,认为不缴得对,不缴得有理,就该治治物业公司,法院就该主持公道,保护我们业主这样的"弱势"群体,打击一下物业公司的"不法"行为.但是,法律不光是为业主制定的,也是为包括物业公司在内的所有人制定的,大家都既有权利也有义务,谁也别存只被保护不受"打击"的幻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