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北京市的首都机场路、三环、四环、五环路,十几米高、带有"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字样的公益广告牌和灯杆路旗拔地而起;长安街上的"经济普查"自行车宣传队,不时停下来向长安街两旁的企业、商户和市民发放<致经济普查被调查单位的一封信>,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经济普查需要您的配合和支持",电视台电台正热播"经济普查"广告宣传片.经济普查,已成为京城百姓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12月的第一个双休日.长安街西端的京西宾馆,正在召开决定明年中国宏观政策走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长安街东端的中国大饭店,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联合主办的"2009(第八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启幕,柳传志、马云,郭广昌、马蔚华、王健林、俞敏洪,王中军等数百位中国各行业佼佼者盛大出场.  相似文献   

3.
吴泽慧  阮力 《数据》2004,(11):42-42
"经济普查,以实为本,杜绝弄虚作假,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经济普查,与时俱进,坚持以市场运作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方针……"一段经济普查宣传广播,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越过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飘进平静和祥和的社区,充溢着北京市通州区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4.
孙书振 《数据》2004,(5):20-20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对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企业了解本地域内的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确定本企业的发展策略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为普查的主要对象--企业,对这次经济普查如何认识,将直接关系到对经济普查的配合程度.近日,我们进行了企业对经济普查反应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马士龙 《数据》2002,(7):32-34
2001年是令人难忘的.对于北京市政府统计系统的人们来说,"五普"的征尘尚未全部拂去,又经历了第二步"在地统计"、"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区县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基本单位普查,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集全市统计人员的智慧与精力,至今,基本单位普查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回眸走过的路,真可谓"千淘万辘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  相似文献   

6.
《数据》2004,(7):31-32
在先期进行的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试点中,各区县普查一线活跃着一支得力的普查队伍.在这支队伍中,以区县、乡和街道统计部门的人员为主体,还有从工商、税务、财政等职能部门抽调人员,有丰富经验的"4050"下岗人员,有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本着为国家、为企业、为所有普查对象高度负责的精神,用自己的心血、勤劳和智慧,感化着普查对象,摸索了普查经验,在这带有历史性记录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活动中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颂歌.  相似文献   

7.
《数据》2008,(11):70-75
No.1国家为什么要组织开展经济普查?;No.2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有什么重要意义?;No.3经济普查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No.4经济普查对百姓生活有什么联系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雪媛 《数据》2005,(7):14-15
<数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开发的主要成果将有哪些? 杨宽宽:经济普查的数据开发应当说是收获阶段.就像种庄稼,粮食已经长成,收割回来了,现在要把它加工成精美的食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开发是经济普查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见成效的阶段.我们的数据开发工作,一个是按照国务院经济普查条例和有关经济普查通知所要求的,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和经济普查数据库,简称"两库".  相似文献   

9.
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技术难度最高的综合性全面调查。我们通过第一次经济普查的资料汇总,对进一步开拓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福州路文化街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背景资料: 《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008号建议的办理报告》以回复人大代表提案的万式,正式确定了在未来2-3年修建广渠门至通州运河大街道路。这条路被民间称为第三条长安街,其重要作用与传统意义上的长安街、正在修建的朝阳路并列,在布局上成为横贯北京整个城区直通通州的  相似文献   

11.
阮力 《数据》2004,(3):60
细心的人最近会发现在北京市的首都机场,京石公路旁,十几米高、带有"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字样的公益广告牌拔地而起,宣告北京市经济普查宣传工作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2.
田春红 《数据》2013,(10):52-53
提及"普查"二字,大家的脑海中也许会闪现出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和经济普查这些大型普查工作。说起"基层"二字,大家可能会想到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与统计系统相对应的便是统计所。今年恰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所如何组建普查机构,如何培训、管理普查员,如何发挥基层统计工作者在各项普查工作中的作用,是我们统计人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将大兴区黄村镇统计所在普查机构管理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  相似文献   

13.
刘先明 《数据》2004,(1):84-85
2003年8月11日,经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研究,并报请示国务院批准,决定调整国家普查项目和普查周期,建立经济普查制度.经济普查的内容包括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建筑业普查.该项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这是我国普查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4.
京普 《数据》2005,(2):50-50
按照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总体安排,经济普查对象将在2005年2月底之前完成普查登记表的上报工作,不少普查对象认为配合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任务已经结束,其实不然,一些普查对象还要做好"三项工作"并克服"一种情绪"。  相似文献   

15.
李志军  叶新颖 《数据》2013,(8):50-51
在经济普查工作中,加强部门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是提高普查工作效率和确保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中,统计部门如何有效地加强部门协作,获取并合理运用部门数据信息,充分发挥成员单位部门的"帮手"作用呢?笔者在前两次经济普查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对推进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数据》2004,(7):35-36
崇文区经济普查宣传活动有声有色.经济普查试点期间,崇文区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区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和工作人员一起走上街头,向过往群众解答普查中的问题.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时时引来市民前来观看,宣传小组借机向市民发放经济普查宣传材料万余份.为有效地开展经济普查工作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与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结果相比,江苏省无论是单位就业人员的数量,还是单位就业人员的素质,都有了较大改善、出现了新的面貌。文章以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江苏省单位就业人员的数量与素质状况;据此,提出"增加单位就业容量,提升就业人员素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玉洁 《数据》2004,(12):35-35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在大兴区全面展开后,大兴区统计执法队积极参与到经济普查工作中来.为使大兴区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所有经济普查对象,都能够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按时、如实提供普查资料,填报普查调查表,并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大兴区突出抓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马士龙  白峰  张来成 《数据》2004,(6):16-19
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的海淀区,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智力密集,人才荟萃. 运筹帷幄事,不试焉知之?为检验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取得组织实施经济普查的工作经验,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经济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北京市于4月初至5月底在海淀区海淀街道、四季青乡和花园路街道进行了国家级和市级经济普查全程试点.经过各方努力,普查试点工作达到了摸索经验、完善方案的目的.目前,试点已进入最后的数据处理阶段.  相似文献   

20.
孙书振 《数据》2013,(9):64-65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与前两次经济普查工作相比,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融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一是全面应用电子化手段进行普查区划分和普查数据采集;二是将普查清查和登记一次完成;三是首次开展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查。北京市在严格执行国家普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