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汇率与利率关系一直是影响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国际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提高,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论证,得出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并不适合及人民币利率上调对汇率并不存在升值压力的结论。文章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进行了研究,试图对理论与实践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我国现行的汇率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蔡璟霞 《市场论坛》2006,(4):166-167
利率平价论是阐述国内外利率水平差异对一国货币汇率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学说。利率平价理论包括抛补的利率平价说和非抛补的利率平价说,在现实的经验中,利率平价理论作为短期汇率预测存在精确性的问题。文章通过探讨利率平价的原理与影响利率平价理论的因素,讨论了利率平价理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张乐  杨立社 《商业时代》2012,(32):62-63
本文采用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对利率平价理论从图示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分别进行了验证,发现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拟合度较低,通过分析导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利率平价模型,并为加快我国利率平价的进程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巫杰 《商》2014,(12):75-75
利率平价理论深刻地阐述了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与其之间利差的关系,而利率评价理论又分为抛补套利利率平价理论和非抛补套利利率平价理论,本文着重分析的抛补套利的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通过对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和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利率差的关系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利率平价理论实际上在中国不适用的结论,而不适用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资本项目受到管制,利率还未市场化,汇率决定机制扭曲等等。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2009年9月到2010年11月的数据为背景和依据,运用汇率决定理论中的利率平价理论分析我国近两年的汇率走势情况,得出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并不适用的结论,并就其可能的原因做出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利率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人民币汇率改革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利差同人民币实际汇率指数的变化相关性,对利率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利率平价对人民币的适用性很差,究其原因主要有:我国还没有实现资本完全流动的利率平价假设条件;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较低;我国利率的市场内生化程度较低;人民币汇率形成缺乏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对比了"811"汇改前后人民币利率平价的成立情况,探究我国2015年汇改制度改革的政策有效性。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未达到较高的发达水平,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交易市场化程度较低,因此我们采用非抛补利率平价对人民币的汇率决定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汇改之后利率平价基本成立,而在汇改之前则不成立,说明"811"汇改政策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探究了中美两国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中美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对称性,其中美国的影响程度是中国的四倍。因此我国虽然汇率制度的市场化程度在"811"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与美国等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比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对比了"811"汇改前后人民币利率平价的成立情况,探究我国2015年汇改制度改革的政策有效性。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未达到较高的发达水平,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交易市场化程度较低,因此我们采用非抛补利率平价对人民币的汇率决定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汇改之后利率平价基本成立,而在汇改之前则不成立,说明"811"汇改政策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探究了中美两国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中美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对称性,其中美国的影响程度是中国的四倍。因此我国虽然汇率制度的市场化程度在"811"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与美国等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比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首先概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利率政策与利率决定理论,总结了国内学者在利率预测方面的研究成果。然后对1996年以来的7天期同业拆借利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选取了GDP、CPI、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值、货币供应量作为因素。单位根检验显示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协整检验表明所有变量均与市场利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VEC方程剔除不显著变量,确定短期内对市场利率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并得到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首先概速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利率政策与利率决定理论,总结了国内学者在利率预测方面的研究成果。然后对1996年以来的7天期同业拆借利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选取了GDP、CPI、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值、货币供应量作为因素。单位根检验显示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协整检验表明所有变量均与市场利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VEC方程剔除不显著变量,确定短期内对市场利率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并得到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国家货币的对内价格和对外价格的利率和汇率,是这一国家进行国内外金融市场与外汇市场调节的重要工具。随着2015年10月份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我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外金融形势发生新变化,研究利率和汇率间的联动关系,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均衡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本文通过从利率平价理论的适用性、联动关系和政策搭配三方面梳理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整理该问题相关文献综述并进行分析,以及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单介绍了利率平价理论,发现其在中国应用的失灵现象。从利率平价理论的若干前提出发,本文试图给出其在中国失灵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率、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传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德伟  金戈 《商业研究》2005,(13):162-164
利率与股票价格的互动关系是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途径传导的重要环节。通过基于VAR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技术,实证分析我国利率变动与股票价格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利率与股票价格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利率变动是股票价格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其影响逐步增大,并在第四期以后稳定在28·6%;而股票价格对利率的影响较小,统计上不表现为利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我国金融市场具有分割性,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途径的传导在上游是通畅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种种弊端。本文运用Eviews7.0经济计量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银行贷款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得出银行贷款利率与房地产价格成反比例关系。银行贷款利率在有效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同时也存在自身局限性,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主要是从实际利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利率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进行检验。利率传导机制在我国受阻,受阻的原因包括中央银行的利率管制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加深的背景下,选取2004年至2013年的10年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利率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较多且自由化程度较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所以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关系不强,并据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丽 《商业时代》2013,(9):34-36
本文从社会总需求取决于消费及投资需求的宏观经济理论出发,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OLS法对利率管制放松以来我国消费及投资的官定利率及市场利率弹性同时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考察我国双轨制利率体系下消费及投资的利率弹性变化情况,及两种利率对微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冯磊  马刚 《中国市场》2014,(8):53-54,67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关于基准利率的选择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2013年6月到2004年1月的加权平均月度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回购利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更适合作为我国市场上的基准利率,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我国资源合理配置、经济更好地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目前,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推进已经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本文根据最新出台的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分析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实现程度;对现行利率体制进行研究并结合理论分析,论证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最后,给出利率市场化完成过程中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为利率市场化在中国的稳步推进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20.
陈希娟 《中国市场》2014,(47):95-96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利率风险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的类型及其度量方法进行简述,并以中国银行为例,通过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中行目前所面临的风险现状,并指出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共同问题。最后,本文从利率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风险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