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沿空掘巷是无煤柱开采的一项先进技术,可减少预留煤柱的大量浪费。回坡底煤矿经过反复论证,在11-1031巷首次采用沿空掘巷,在11-109工作面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基本稳定后,留小煤柱在废弃巷道边缘的煤体中重新掘巷,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缓倾斜煤层留小煤柱切顶沿空掘巷技术中因矿山压力显现剧烈而导致巷道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差分的数值计算方法,探究了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的切顶卸压效应,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与切顶角度条件下沿空巷道围岩应力场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缓倾斜煤层条件下,切顶主要改善了煤柱的应力环境,切顶后煤柱的受力环境更加均匀,竖直应力峰值降低;从改善煤柱和沿空巷道围岩应力环境的角度出发,为选取缓倾斜煤层留小煤柱切顶沿空掘巷技术中的煤柱尺寸、切顶角度参数提供了建议;综合考虑技术及经济因素,确定了在文中的工况条件下采用留小煤柱切顶沿空掘巷技术时,煤柱宽度应为5m,切顶角度应为10°。  相似文献   

3.
针对五凤煤矿主采煤层顶底板地质条件和受采动影响后的变形特征,对比分析了沿空留巷与掘巷方案在五凤煤矿6中煤层中应用的优缺点,并对沿空掘巷方案进行了分析完善,为五凤煤矿6中煤层的无煤柱开采提供了安全经济的实施方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缓倾厚煤层沿空留巷煤柱的尺寸效应,本研究对不同沿空留巷护巷煤柱宽度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跨中顶板下沉变形量随沿空留巷煤柱宽度增加,巷道临近采空区顶板下沉变形量先增后减,煤柱宽度为5m时,采空区跨中顶板下沉量最大。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煤柱内的应力趋势由拉应力向压应力转换,当煤柱宽度≥7m时,煤柱范围内应力分布呈现主压应力特征,仅煤柱两侧表层围岩承受较小拉应力,中部出现较小压应力集中区;当煤柱宽度为7m左右时,缓倾斜煤层沿空留巷护巷窄煤柱的安全性较高。这种煤柱尺寸可有效避免煤柱承载过大,将竖向压力向巷道实体煤侧诱导,达到减小巷道顶板拉伸破坏,并将采空区剪切破坏带剥离沿空留巷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沿空掘巷就是把巷道布置在位于靠煤柱一侧的低应力场,便于巷道维护,减少变形量。其关键是严格控制煤柱宽度。采用留小煤柱沿空掘巷的掘进方式,能有效解决矿山压力问题,确保巷道空间,大大提高掘进效率,降低了维护费用,确保了安全高效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一)近几年来,我国无煤柱开采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61个矿务局,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无煤柱开采。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采用沿空掘巷15万米,多采出煤炭400多万吨;沿空留巷10万米,多采出煤炭150多万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从不少矿务局的统计和分析看,推行无煤柱开采,同采用留煤柱护巷相比,一般可提高回采率10~15%,降低掘进率10%左右,并可减少采区巷道维护费,改善安全条件。特别是对缓和采掘接续紧张和延长矿  相似文献   

7.
沿空留巷技术在牛儿庄矿得到广泛应用,此技术开创了"无煤柱开采"的先例,对提高煤炭回收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牛儿庄矿在八盘区山青56803工作面回采期间沿空留巷的工业性实践,对沿空留巷的巷道支护,尤其是留巷的巷旁支护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案;同时进行了矿压观测。  相似文献   

8.
为使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成功应用于综采厚煤层工作面,从而提高矿井煤炭采出率及经济效益,细致进行了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施工设计,并在新三矿162506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实际应用。采用高水速凝材料留巷技术后,成功留巷320米,留巷高度保持在2.5—2.8米,巷宽保持在1.4米,效果显著。表明无煤柱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适合综采厚煤层工作面的围岩条件,高水材料也满足厚煤层巷旁充填沿空留巷需要。  相似文献   

9.
郑健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4):209-209,212
沿空留巷作为一种无煤柱开采技术,有利于提高矿井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本文以某矿3307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矿压显现规律实测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对小煤柱沿空留巷巷道围岩进行非线性数值计算,分析沿空巷道在上区段和本区段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应力、位移、塑性区分布规律,得出小煤柱沿空留巷巷道围岩破坏首先从弱结构体(小煤柱)开始破坏,并具有明显的剪胀性,破坏形式主要以两帮煤岩体向巷内滑移挤入、整体外鼓为主,但小煤柱完全破坏前内部仍存在弹性核区,具有一定的支承能力,如采取有针对性的支护方案维护小煤柱稳定,即可确保整个沿空巷道总体变形量在可控范围之内;数值模拟结果与前人的现场研究成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神华乌海能源公司公乌素矿12#层右一工作面的实际情况,为了减少煤柱损失,加快掘进速度,通过方案比较对该工作面运输顺槽实行沿空留巷,巷内支护和巷旁支护相结合的方式,沿空留巷效果较好,满足了生产需要,解决了公乌素矿12#层工作面生产接续紧张局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开采技术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其他矿井沿空留巷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沿空留巷支护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巷道的掘进率,从而缓解了采掘接续紧张的问题。泗河煤矿通过不断地实践,摸索出一套沿空留巷支护的技术方案,采用煤柱、钢梁滞后支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采掘接续紧张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吕家坨矿原为全国最大的水力采煤矿井,于2004年6月将采煤方式转为综采。随着矿井开采水平的延深(现开采-950水平),矿压显现逐渐剧烈。由于未掌握矿压显现方面的规律,缺乏旱采工作面巷道的布置经验,导致在掘进、生产过程中出现若干问题,如工作面两巷压力大、巷道变形严重等。孤岛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的应用,将过去相邻孤岛煤柱工作面留设10m煤柱改为留设2m净煤柱,把巷道布置在减压带内,使巷道避开矿山压力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董帅  李炜  张缘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4):114-115,158
我国煤矿煤柱维护区段巷道的煤炭损失量占全矿煤损总量的40%左右。近年来,沿空留巷技术的重大突破,使得煤矿开采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及安全高效开采。文章针对在坚硬顶板条件下的沿空留巷技术遇到的问题,从坚硬顶板的破断规律情况以及其对沿空留巷充填体的力学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采用切放顶爆破技术来解决该问题。通过建立几何模型以及力学分析推导出切放顶爆破的最优弱化区域R,并结合现场工业性试验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为今后坚硬顶板条件下的沿空留巷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村矿21区轨道煤柱工作面回采巷采用沿空掘巷,巷道围岩破碎且不稳定,从而提出了巷道锚梁网支护技术。通过现场试验,表明该支护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些中小型煤矿在煤炭生产中.煤层采煤预留煤柱的煤炭储量多.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李家塔煤矿经过实际论证,在巷道首次采用沿空掘巷技术工艺.在工作面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基本稳定后.留小煤柱在废弃巷道边缘的煤体中重新掘巷.作为原工作面的进风巷。  相似文献   

17.
战涛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5):25+24-25,24
沿空留巷技术实现了采煤工作面无煤柱开采,对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减少巷道掘进量,缓解接续紧张,有着显著效果。本文主要对工作面基本概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留巷方法、支护设计、回采期间巷道加固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凤凰山矿154309综采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的新工艺进行回采。为保障工作面生产期间沿空留巷的安全性,并为类似条件下实施沿空留巷技术提供借鉴。在工作面回采期间对沿空留巷进行了矿压观测,对观测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坚硬顶板条件下沿空留巷受二次采动影响的矿压显现规律,并通过观测数据分析了充填墙体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对沿空留巷条件下的应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了一种有效分析、解决沿空留巷应力的新方法,为沿空留巷的支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乔磊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5):126-126,140
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煤炭回采率和减小巷道掘进工程量,是当前采矿行业发展的方向。文章以某矿21321综采工作面为例,从巷道稳定性和巷道支护参数、方式的选择和确定介绍了沿空留巷实施的依据。通过经验类比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技术确定了在21321工作面运输巷原有支护的基础上采用加强支护进行留巷的方案,并给出了沿空留巷实施工艺。以现场矿压实测为手段,验证了该沿空留巷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