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首先论述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然后指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问题,最后提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进行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失衡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资源型城市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在剖析城乡一体化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的作用和意义,并就资源型城市城乡关系的特征和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资源型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危机乍现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资源型城市118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近年来,随着我国2/3的矿进入中老年期,1/4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资源型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矛盾开始集中显现,有的甚至十分尖锐——  相似文献   

4.
资源枯竭型城市界定的数量标准是:按照现有开采速度和技术水平,现有资源储量可开采时间不超过设计年限的1/4,资源年产量已经下降到开采高峰年份的80%以下,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资源型城市可归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根据资源枯竭型城市界定标准,辽宁省的抚顺市、本溪市和阜新市为典型的资源型枯竭型城市,盘锦市则处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边缘,而北票市和南票区因城市较小或作为更大城市的卫星城则被称为资源枯竭型城镇.实现资源枯竭型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保障,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闫丽梅 《发展》2005,(6):44-46
资源告急省长批示资源开发一直是甘肃省工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主线。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长期依赖资源开发,资源型城市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源衰竭、接续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少数资源型城市已显现出资源枯竭的危机。众所周知,铜城白银与钢城嘉峪关、石油城玉门、镍都金昌、煤城靖远等组成了以资源为依托,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甘肃省资源开发型城市群落。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柳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甘肃省的矿产资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支撑作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使金昌、白银、嘉峪关等市区已发展成为新型的工…  相似文献   

6.
随着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所呈现的问题日益严重,资源型城市转型已经成为所有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借鉴国内外文献及辽宁省各资源型城市相关部门专家的意见,文章设计问卷进行调研;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通过因子分析识别出辽宁省资源型城市驱动因素主因子;结合辽宁省各资源型城市的实践探讨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从而提出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驱动模型;最后提出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所呈现的问题日益严重,资源型城市转型已经成为所有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借鉴国内外文献及辽宁省各资源型城市相关部门专家的意见,文章设计问卷进行调研;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通过因子分析识别出辽宁省资源型城市驱动因素主因子;结合辽宁省各资源型城市的实践探讨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从而提出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驱动模型;最后提出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铜川市是一座因煤而兴、先矿后市的典型资源型城市,但随着煤炭资源的临近枯竭,以及长期粗放式发展造成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煤城”铜川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亟须实现城市发展转型。2009年3月,铜川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同时又被纳入“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2010年3月,陕西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抓住机遇,深化并配套落实有关政策,助力铜川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对于银行业支持地区经济保增长、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资源城市转型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技术创新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内在机理和制约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技术创新因素,提出了技术创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各方面矛盾,实现城市转型。转型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政府合理干预,也要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1.
李想  王旭 《科技和产业》2018,(8):112-117
资源型城市在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大背景下,面临着产业结构发展单一、资源与环境压力等众多问题。为了使资源型城市能够绿色健康的发展,对其进行经济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十分必要。从经济新常态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分析出发,以鹤岗市为例,选取2007-2016年的数据,运用AHP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法进行经济新常态下鹤岗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并提出建议,最后提出经济新常态下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结果表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十年间经济新常态下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水平呈先上升后平稳趋势,近几年经济、资源子系统具有明显阻碍作用。经济新常态下鹤岗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要紧密结合经济新常态特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从鹤岗市实际条件出发,才能够保证具体实施路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马俊伟  李鹤 《科技和产业》2022,22(11):184-191
从经济社会效益、资源利用效率、污染排放强度、污染治理水平4个方面对东北三省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2019年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揭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缓慢提升的趋势,主要依赖经济社会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排放强度的改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幅度呈现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的分布态势,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低于非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呈下降的趋势,省域内差异是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内部差异的主要因素,各研究单元工业经济社会效益差距最为明显;各研究单元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仍处于调整重构期,多数研究单元排名波动较为明显,仅少数核心城市和沿海城市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许多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当前,随着资源的枯竭,这些城市面临着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对于这些衰退的资源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经过分析指出资源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凭借矿产资源大规模开采而发展起来的西北资源型城市普遍遭遇了资源工业一家独大、产业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小、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甚至面临跌入“衰退陷阱”的巨大风险。选择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是西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一段时期,西北资源型城市应采取加强政府扶持与引导、加速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对策,对资源产业链延伸、循环经济、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现代加工业、旅游业和新能源产业等新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  相似文献   

15.
一部分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经过一段较快的增长之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并产生了普遍的地区性问题。造成我国资源型城市目前的困境,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没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以及资源经济价值相对优势时间差异。文章通过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提出解决资源型城市问题、促进城市和地区经济持续良性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城镇化也是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性载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黑龙江省这一典型的资源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城镇化率、资本、劳动力和经济增长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程度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以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程度,进而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的繁荣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付桂存 《特区经济》2011,(4):236-237
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现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颇受重视,它不仅带动了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也为经济繁荣做了贡献。资源型经济对矿产资源和能源消耗日益增加,资源过渡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只有促进金融发展,既能使资金流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又能为经济提供足够的发展资金。本文阐述了资源型地区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及如何制定有效的金融结构策略才会使地区经济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雪梅 《改革与战略》2010,26(6):42-43,71
资源性城市必须未雨绸缪,制定多元化产业转型战略、大力培育后续产业和发展替代产业、培育新型支柱产业,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和以发展产业链经济为核心,实现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牛胜强 《开放导报》2012,(2):106-109
经济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切实转变消耗高、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以甘肃为例,分析了资源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型,指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