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波  游晓霞 《商业研究》2005,(22):178-180
混业经营是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的主流。短期内,我国金融业必须坚持分业经营;长期内,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模式过渡的最佳选择。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都可以实现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2.
李钊  王舒健 《商业研究》2006,(2):121-123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强化的格局下,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经营方式的主流。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是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构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应当是我国金融业逐步实现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姜鸿飞 《中国电子商务》2010,(7):184-184,186
从金融混业经营发展历程和组织形式来看,德国一直实行混业经营,采取的是全能银行模式,美国则在经过长期的分业经营阶段后,于1999年走向混业经营采取的是金融控股公司;从金融监管模式来看,德国放弃了分业监管模式,实现了统一监管,美国的统一监管也在金融危机的洗礼后进行了改革。德国和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需要与经济环境相适应,同时中国金融监管应逐步从分业监管模式过渡到统一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风险及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坤 《商业研究》2004,(10):45-48
国际金融业已普遍采取混业经营的体制。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必然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在经营模式上也会逐渐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而现阶段比较好的选择是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而目前如何防范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是监管机构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何祥勇 《现代商业》2007,(26):25-26
随着金融监管制度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技术日益成熟,金融混业经营逐渐成为现代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本文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组织形式,指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合理选择,并提出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荣 《价格月刊》2007,(6):79-81
混业经营一直是西方金融业的大趋势。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着手起草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条例,结合新近完成的《商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的修订,中国的金融混业正渐行渐进。而金融控股公司以其独有的特质,成为现阶段我国金融从分业走向混业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现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分业与混业已不是争论的中心,业界已经达成共识——混业经营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作为WTO的经济大国,如何面对混业经营的浪潮是我国目前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混业经营的现状着手,通过对现状的分析,认为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应当实行金融控股公司这种模式过渡到混业经营,并且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牵头式监管。  相似文献   

8.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混业经营的一种模式,是我国目前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的现实合法选择,本文在对其概念和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国内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指出未来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应选择"美国模式"即渐进式、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模式,实现路径可采用行政整合和市场并购。  相似文献   

9.
论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瑶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4):142-143
在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今天,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势。加入WTO后,特别是过渡期后,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从混业经营的演进过程入手,阐述了国际上三种主要的混业经营模式——德国全能银行模式、英国混合控股模式和美国纯粹控股模式,并结合我国多元化经营的实践,得出我国应借鉴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结论。同时,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应是一条渐进之路。  相似文献   

10.
周庆维 《商业研究》2004,(20):133-135
在当今金融业的国际化、全能化、自由化趋势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银行业必将走上混业经营的道路。但目前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还不允许我国实行完全的混业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兼具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优点,是我国银行业现阶段转变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最近几年时间里,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度冲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而在应对这一问题中,我国的财政政策发挥了极其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忽然意义.在我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当中,财政管理体制占有极其重要且无可替代的地位,大家知道,因为在我国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财力方面的支持.所以,财政管理体制也就得必须适应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财政管理体制它是属于上层建筑,它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尤其是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并由它决定.改进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不仅仅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也是对于我国在这个五年计划发展的必要措施,同时也为我国在以后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的生活、安居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我国金融业已初步实践混业经营,造成分业监管不太适应我国金融业 的现状,为了应对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形势的最新变化,金融统一监管将成为一种必然,我国最终会 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将对我国养老保障、金融市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审计等领域产生全面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及其对企业经营成本、所得税、净利润、现金流通以及各种专业机构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财务信用问题。企业财务信用产生的原因既有企业自身造成的,社会环境存在的缺陷造成的,又有法律及信用管理滞后造成的。本文认为,治理企业财务信用危机,提高企业信用水准,需要通过完善法制,强化全社会的道德意识,树立新型的企业经营理念,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财务信用管理,构建和逐步完善起我国财务信用管理系统,并形成有效的财务信用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治理和消除财务信用缺失,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  相似文献   

15.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与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营销管理一样是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财务管理是研究企业的资源和行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的部分.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环境日益复杂,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新形势下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文章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做了一些初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加强成本控制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已成为企业家和经济界人士的共识.我们应从成本控制入手把财务管理目标推向一个新阶段,这是企业目前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通过对成本控制的再认识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从成本控制入手来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任志祥 《商业研究》2003,(20):94-96
国际金融中心是现代世界金融的主干 ,它的存在和发展为所在国或地区带来了极大的收益。从制度竞争的角度 ,对现今国际金融中心间日益激烈的竞争特性进行了分析 ,认为国际金融中心间的竞争也是制度的竞争 ,制度成本的高低决定着竞争力的强弱。最后对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业人才竞争力取决于金融机构自身的管理能力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必须从企业文化、人员结构、能力建设、职业发展、激励机制、变革意识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而这场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也已成为金融行业进行国际化改造的重要课题。分析了新形势下金融行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美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对比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后,国内金融机构将面临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文章在对我国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进行时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与美国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美国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占据强大技术优势,处于比较成熟和稳定的状态中,而我国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波动剧烈,竞争力非常低。若毫无保护地完全放开中国金融业。会极大地威胁到中国金融的安全。故须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我国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稳步增强。宏观上需要科学控制金融市场自由化的进程,保证金融服务发展需要的开放和保护均衡的大环境:微观上,必须全面结合信息技术,提升金融部门的业务创新能力,满足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20.
建筑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与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企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不断的通过完善企业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财务核算是影响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特点以及核算方法的正确掌握,对于加强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主要对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特点以及核算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