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2季度后,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但在8月份经济形势出现新的变化,如经济增长趋稳、金融形势趋松。本文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反弹现象进行详尽分析,指出下一步形势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并对进一步改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牛犁  高玉忠 《中国金融》2012,(15):66-67
在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因而无需过于担忧经济增速放缓进入2012年,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多重因素使得我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不仅高出发达国家好几倍,也明显高于主要发展中国家,物价上涨压力继续减轻,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就业形势总体尚可。同时,在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因而无需过于担忧经济增速放缓。应妥善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着力落  相似文献   

3.
赵幼力  王小娥  朱妮 《银行家》2012,(8):66-68,7
从经济先行指标和经济增长动力来看,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放缓,经济形势较为严峻。2012年5月下旬以来,宏观调控政策已转向实质性宽松,预计下半年将出台更多"促增长"的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不减,世界经济出现放缓,次贷危机影响日益加剧。在外部环境不容乐观的形势下,中国的国内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出口有可能继续恶化,投资增速或将出现回落,未来消费增长乏力等。根据7月17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GDP为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近期宏观经济形势及2009年全国宏观经济走势作一个基本的判断和预测,是各级经济工作者和研究部门的重要课题。淮安市发展和改革研究会课题组综合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对2008年中国经济的基本判断和对2009年乃至以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走势的瞻望如下: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经并将继续放缓;消费景气指数趋于疲软;货币政策出现大幅松动;贸易顺差日益走向平缓;通货膨胀形势出现逆转;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房地产市场即将在近年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6.
策论2013     
《中国传媒科技》2013,(1):26-27,9
2012年在动荡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出现增速放缓形势,凸现出中国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的矛盾,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正在到来。本刊特邀专家就2013年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路径提出他们的思考与建议。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张长春认为,只有坚持总量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相互促进,才能确保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保持社会稳定,才能稳步过度到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创新推动、消费拉动。这需要完善体制机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不减,世界经济出现放缓,次贷危机影响日益加剧。在外部环境不容乐观的形势下,中国的国内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出口有可能继续恶化,投资增速或将出现回落,未来消费增长乏力等。根据7月17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GDP为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正一、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近年来各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在欧洲尤为突出,有些国家的经济增速几乎为零甚至负增长。美国和日本也大体如此。而且经济和金融危机现象迅速蔓延各地,几乎波及到每个地区。显然,形势的恶化产生了深刻的不良影响,直接和长期受害的是就业和工资增长机制。据世界银行的最新估计,国民生产总值每减少一个百分点,日本就将增加0,19%的失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信贷增长幅度下降,投资增速放缓,企业利润锐减,影响出口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由此引起经济萎缩、通货紧缩的预期.如何判断经济形势,对于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继续保持国民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证券导刊》2012,(15):9-9
国际投行对全球经济形势更加乐观,整体仍认为今年将较2011年放缓,但全球经济形势已经较为稳固,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较强,欧元区衰退幅度缩小,中国经济放缓但可被政策放松拉升。 本月,多数投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进行了上调,高盛、德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积极就业政策成效明显,各种新业态、新路径、新经济层出不穷,极大释放了民间的创新创业潜力。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形势下,就业不降反增,总体保持稳定。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激励之道     
滕琳 《新理财》2012,(4):74-75
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国企业需要理性考量如何建立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以平衡经营中资金、成本、人才等核心问题。经历了经济危机的洗礼后,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然严峻复杂,在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整等措施下,中国经济形势呈现"通胀与增速放缓"的双缓特征,进一步面临转型与增长的考验。在此经营环境下,中国企业充分认识到需要依托管理,稳定经营力求增长,更多关注企业中长期绩效成果,对长期激励的认知与运用  相似文献   

13.
李迅雷 《新金融》2016,(8):9-11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国内对未来经济走势争议较多的,集中在究竟是V型、U型或L型,或者再下台阶,即从目前的中高速增长变为中速增长(5%-6%)的判断上。放眼全球,过去十年主要经济体的名义GDP都出现过负增长,增速放缓也就不足为奇了。现阶段应考虑或担忧的是,中国经济会不会也出现负增长?在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的模式下,中国社会总债务水平不断攀升,高杠杆问题越来越严峻。在此情形下,要么力推改革以提高经济潜在增速,要么放弃GDP增长目标。如果能够换来改革的成功和企业全球竞争力的上升,经济负增长未必是坏事。放低经济增长目标,或许会退一步海阔天空。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发达经济体形势尤为严峻,新兴经济体出现高物价与高增长并存格局,此间唯有中国取得了经济增长率年均9.6%、消费物价上涨率年均不到4%的骄人成绩。步入2012年,全球经济疲弱格局未变,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负面因素增多,因此,稳增长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总体目标。稳增长具有双重含义:一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以及近些年来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放缓进行了原因,并针对目前中国的宏观形势对中国政府的政策和居民的消费储蓄的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微言大义     
李稻葵清华大学教授7%是经济增长的底线经济增长放缓为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了空间,但是,仍然需要预防经济放缓得太快。防止经济过快下滑和推动一系列微改革将是今年决策层的两大政策议题。考虑到新增就业,经济增长放缓至7%是一个底线。对房地产市场"下猛药"是一件危险的事,政府应该更加合理、谨慎对待房地产市场,让泡沫不至于很快破灭。(来源:5月13日在里昂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在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国内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中国经济外需下降、要素边际生产率降低、经济结构调整的综合影响下,银行业总体运行平稳。与美欧银行业的普遍萎缩态势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增长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8.
在愈加严峻的通胀形势、不断收紧的货币政策、持续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和迅速浮出水面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隐忧等负面因素的作用下,近段时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国外唱空中国经济的鼓噪愈加嚣张。中国经济真的会硬着陆  相似文献   

19.
大势     
《新理财》2010,(9)
宏观夏斌:经济增长将放缓宏调方向不会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日前在上海表示,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放缓,但调控方向不会变。中国今年在三项政策上发生了政策变量,分别是房地产新政、产能过剩和耗能的限制政策、地方融资平台的整  相似文献   

20.
在愈加严峻的通胀形势、不断收紧的货币政策、持续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和迅速浮出水面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隐忧等负面因素的作用下,近段时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国外唱空中国经济的鼓噪愈加嚣张。中国经济真的会硬着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