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山西典商在长期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当今典当业应借鉴明清山西典商的经营经验,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从明清山西商人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人是一种文化现象,明清时期,山西商人有“善贾”之称,并以卓越的商才和大企业家精神享誉海内外。我们应从明清时期“商而成帮”看现代企业的团队精神;从诚信为本看现代企业经营法则;从山西商人的稳健发展看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从山西票号看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制度。我国的企业改革除抓好制度建设外,应注意非正式制度对道德风险的约束,提倡“以德兴业”。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我国民间纠纷和诉讼多于地方范畴内得以调处。在明代徽州,民间调处大致经历了从里老调处向乡约保甲调处的演变。明中期以后,宗族、文会等社会团体在民间调处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陕南地区成为以湖广、闽粤和皖赣为主体移民居住地,陕南民间美术的观念也因此受到影响并形成独有的特色。文章从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结构、民间风俗着手,对陕南民间美术观念的影响进行探究,认为移民不但将原住地的风俗传入陕南地区,而且落地生根,致使陕南地区民间风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是中国的商业革命时期,其标志应当从商品化程度、城市化程度、国际化程度、企业化程度和金融业深化程度来说明;在中国商业革命中,山西商人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在流通领域的一系列创新在当代市场经济建设中仍然对我们有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民间传统工艺品是中国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论文以山西民间工艺中的蝴蝶杯、漆器、泥塑等多种传统工艺为例,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清晰直观地再现山西民间传统工艺品的精湛技艺,对于了解山西民间传统工艺文化、研究山西民间传统工艺的文化背景、发展山西文化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明清工商会馆的产生及其社会整合作用--以山陕会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搜集到的196所山陕(或山西、陕西)会馆的资料分析研究,认为工商会馆是因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进行社会整合的制度创新,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民间社会管理组织和设施。会馆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明清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8.
晋商在会计发展史上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及其票号在商业活动中,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所做的各种创新,不仅适应了当时企业管理的需要,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中国会计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江苏地区的小说体现了鲜明的江苏地域特征,表现在婚姻形式、家庭秩序、文化教育和社会风气四方面。出现这些地域特征的原因在于江苏的经济基础的特殊性、移民的影响和新思潮的冲击。地理因素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是苏南苏北民间制度文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江苏民间制度文化在与其他地区的互动与融合过程中,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引领着全域民间制度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山西民间剪纸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是富有生命力、富有神秘感的文化形式。本文通过巫术信仰、生命繁衍和图腾神灵崇拜三方面对山西民间剪纸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使这一活态文化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山西大部分经济学者都在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山西区域经济的研究,都在探究山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以便于“对症下药“,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与企业运营提供必要的理论借鉴与支撑.本文以明清晋商为研究视角,以思想观念、经营理念为切入点探析创造出中外商业史上奇迹的晋商先辈与当时及目前山西整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内在联系,力劝当代山西人避免重蹈先人覆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向来注重对人性善恶问题的探讨,其中宋元明清徽州学者的论说颇具特色,文章对宋元明清时期徽州学者人性论的来源加以探究,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儒家性善论、道家元气论、释家佛性本体论,确切地说宋元明清时期徽州学者人性论应该是在儒家性善论为主体,道家元气论、释家佛性本体论为两翼的这种"一体两翼"模式影响下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的商业伦理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的商业伦理体系,形成于商业经济繁荣的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商业伦理,以儒家思想中的"义"与"和"为核心理念,提出了道德规范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从而形成完善的商业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山西、福建、山东、宁波等十大商帮。宁波商帮特指旧宁波府所属鄞县、奉化、慈溪、镇海、定海、象山6县在外埠经营的商人,以血缘姻亲和地缘乡谊为纽带联结而成的商业群体。现代意义上的宁波商帮,除旧属6县外,还包括余姚、宁海在外埠的商人及其后裔。据统计,目前有73000多宁波籍商人分布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加上他们的后裔,宁波商帮总人数超过30万。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代,山西主要从事异地款项汇兑的票号在全国以至于国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山西票号的利润来源有汇费收入、存放利差、“吃空期”、平色余利、代办捐纳和印结、金融创新等;山西票号商人诚信品格的特点是重人信用大于重物信用、严格执行信约公履期、家庭教育信义忠诚、票号号规诚信约束、行业协会严格监督、重视相与和谐合作。这些都值得当代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女性绘画的潮流,明清闺阁绘画群体性特征在我国历史中绝无仅有,对于我们重新解读中国古代绘画史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文章从明清时期的闺阁画家入手,探析明清闺阁绘画产生的原因、风格和艺术特点,讨论这些女性绘画之于中国绘画史及女性艺术史的价值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士绅直接控制乡村是其参与行政的主要方式,一般通过经济、文化力控制乡村。当灾害发生后,士绅阶层一般积极参与灾害赈济,弥补了官府的不足。明清时期皖江流域水旱灾害频仍,士绅阶层积极参与灾害救济,主要方式有赈济灾民、社仓平籴、安置流民、参与筹建慈善机构、兴修水利、替难民向官府请命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民间信仰作为一种传统社会文化现象开始引起较多关注,明清晋蒙长城地带民间信仰具有非常独特之处,与这一带的长城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位于黄河、长城交汇处的晋蒙交界的老牛湾,明代建有长城防御体系,其中的老牛湾堡与其中的《重修关圣庙碑记》内涵丰富,留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与明清长城地带的民间关帝信仰关系密切,同时碑文中也与清代康熙之女四公主的历史有关,同时还反映了当时长城沿线的商贸往来和社会生产,碑文及其所记录的长城区域社会的若干史实,是认识长城地带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们从政治—宗教二元的思维方式去考察民间宗教,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民间宗教在历代统治者看来,都具有"异端"色彩。以致统治阶级都以"邪教"称之。这其中的原因颇为复杂,一般认为,除了民间宗教本身组织的秘密性、中国传统政治传统所确立的精英意识儒家正统性有关之外,还与民间宗教的一些形式侵犯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利以及明清以来统治者对于西洋宗教的恐惧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官方对民间宗教的查禁、镇压使得"邪教"之名逐渐归于事实。  相似文献   

20.
以取消文学本体性为本质特征的栽道观经宋人提出以后,成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观念,构成了明清文学选本生成与传播的基本语境.明清时期认同载道观的文学选本以宋人真德秀<文章正宗>为典范,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在国运兴隆时期,文学选本以"明义理"为己任,主动担负起教化使命;二是在国运衰微时期,文学选本以"切世用"相号召,主动担负起经世使命.而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这些选本都将一种外在于文学的价值置于文学自身,因而本质上都是对以取消文学本体性为特征的载道观的自觉认同.认同载道观的文学选本一直为主流意识形态所推扬,却始终无法赢得大多数读者;在明清特定历史时空中,它们共有清贵而寂寞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