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融资方式,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手续简便,时效性强.在一些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方,个人和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大,民间借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由于法律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管等原因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2011年全国多地曝出民间借贷资金断裂问题,老板纷纷“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的故事见诸报端.温州引发民企老板跑路潮江苏泗洪“宝马乡”高利贷崩盘,河南安阳陷入非法融资漩涡,民间借贷再次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甚至有专家提出,高利率民间借贷面临崩盘.本文围绕民间借贷本身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通过对立法的完善,建立民间借贷的监管机制,推动民间借贷利率的市场化等途径,扬长避短,发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市场的补充作用,让民间借贷走向规范化和阳光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民间借贷市场无论自发无组织的借贷还是通过民间借贷公司的民间借贷,一直较为活跃,是广大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农民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有三:一是中小企业发展迅猛,资金需求旺盛,在向金融机构融资出现困难的情况下,转而向民间筹措资金。二是发放高息借贷。资金相对比较富裕的个体户和中小企业主,在暂时没有新的资金投向的情况下,为了给闲置资金寻求新的“出路”,另外公职人员自身积累及从金融机构低利率借人的资金,向一些资金匮乏且又急需资金的企业及个人提供高息借贷。  相似文献   

3.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在资金供求链条上充实了“供”,满足了一定的“求”.但其社会地位与正规金融相比却不可同日而语,提到民间借贷,人们可能更多的将其与“混乱”、“地下”、“跑路”等负面代名词连在一起.这有其历史遗留因素的原因,由于法律和相应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监管的缺位共同导致民间借贷市场的畸形发展,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之一.要想打破这种局面,既需要国家法律层面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发挥各地政府的积极作用,引导民间借贷的规范化、阳光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贫困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缩小贫富差距是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与财政投资和社会捐赠等相比,信贷是一种最为适合城乡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提高生产的资金来源。我国贫困地区民间借贷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由于整体经济运行进入下行期,民间借贷机构业务大幅收缩;“只存不贷”后续资金严重不足;没有政策支持、监管滞后;市场失灵和金融市场的不完善阻止了贫困者的借贷行为,也制约了贫困地区民间借贷的发展。因此,规范发展民间借贷。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学习借鉴印度尼西亚村银行和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发展经验,实行商业化的利率;吸收储蓄,满足自身资金需要;选择符合当地情况的贷款模式;创新的监管方式;政府支持是民间借贷机构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区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社区民间借贷近几年快速发展状况的分析研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社区正规金融资金投入匮乏与农村社区资金需求旺盛、部分农户资金有余与农村社区缺乏投资途径这两对矛盾,因而应通过重构农村金融体系,规范民间信贷的管理办法,逐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等措施对农村社区民间借贷进行“疏导”而非“围堵”。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息民间借贷正在全国蔓延。在信贷紧缩、楼市调控背景下,民间资金缺乏投资渠道;同时,中小制造类企业、房地产、矿业等行业资金需求量大,民间借贷空间迅速扩大。目前仅浙江民间资本就高达万亿元,通过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和个人之间放贷,成为民间借贷流通的主要途径,月息回报普遍在2分以上,最高的甚至达5分,即年利率60%。  相似文献   

7.
县域金融资源短缺与民间借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立 《济南金融》2003,(10):18-19
由于目前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仍未解决,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之间的互补和替代效应逐步增强。本文对当前县域资金的供给状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的替代性与互补性,进而提出发展县域金融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在人们头脑里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观念:民间借贷就是“高利贷”,就是资本主义活动;利息就是剥削。因此,对农村民间借贷活动竭力加以打击禁绝,以致民间借贷活动,只能暗暗的“非法”进行。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特别是社员家庭副业的发展。如何正确看待农村民间借贷活动,关键问题是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民间借贷特点 (一)以亲缘为网络,以村落为局限。民族地区的民间借贷关联关系表现为:1.在亲族之间、亲戚之间和朋友之间产生的资金融通,构成以亲朋好友关系为基础的“民间借贷链”。2.在邻里之间发生的资金融通。这种资金融通近似于以亲朋好友关系为基础发生的资金融通行为。3.在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之间产生的资金融通。  相似文献   

10.
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变动影响因素及其监测体系重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民间借贷利率成为了央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反映了社会资金余缺和民间投资的活跃程度.温州原有民间借贷利率监测是2003年起建立在30个乡镇的300户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民间借贷利率监测制度.本课题从温州原有民间借贷监测样本积累数据与实际经验入手,首先分析了温州民间借贷的现状及发展特征;其次,第一次揭示了民间借贷利率影响因素,并尝试用VAR模型进行了量化分析.同时剖析了现行的民间借贷监测制度面临的难点,探讨研究如何重构、完善民间借贷利率监测体系.课题最后就如何利用科学的监测成果,针对性引导民间借贷和民间投资提出了若干建议: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民问借贷行为;加强对民间资金引导,吸纳民间资金积极为地方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梁琪  詹光远 《时代金融》2009,(1X):19-20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资金借贷作为一种资金融通方式,在国家金融机构不能满足人们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应运而生,民间资金借贷作为民间金融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官方的正式金融体制安排之外的资金融通活动,是资金占有的一方让渡其资金使用权而向资金使用方收取一定经济补偿的行为或无偿行为。  相似文献   

12.
近日,银监会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布关于“人人贷”风险提示,称其存在大量潜在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做好风险预警监测和防范工作,建立与“人人贷”中介公司之间的“防火墙”,严防“人人贷”中介公司帮助放款人从银行获取资金后用于民间借贷,防止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缓解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人资金短期周转困难的积极一面,又有容易引发经济纠纷,积累不安定因素的消极一面。本文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阐述海南省民间借贷的基本情况,探讨古老的民间借贷之所以能在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以及民间借贷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启示,并对规范、引导民间借贷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匡桦  姜智强 《银行家》2012,(1):102-105
正民间借贷和小微企业融资,一直是难以分开的话题。小微企业自身特征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之间的悖论,使民间借贷拥有了需求的土壤;而正规金融体系所能提供的有限资金回报,使民间借贷的资金供给方逐渐形成。当经济快速增长、资金供给充足时,民间借贷风险可以隐藏,而当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足、需要稳健货币政策调控时,一系列问题便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民间金融作为非正规金融,影响社会资金资源配置与再配置,对正规金融起到拾遗补缺作用.今年国内的温州高利贷风暴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风波之后,促使“民间借贷合法性”讨论的开展,我们应从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现实出发,客观、辩证看待民间金融发展取向,尤其像东北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四平,关注民间借贷资金的流向变化,探寻构建民间融资规范的发展路...  相似文献   

16.
民间借贷的风险隐患新特点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民间借贷走出原有的运行模式,其风险形式也将发生新变。据对湖南省民间借贷和民间借贷中介组织调查,近年来民间借贷规模迅速扩大,借贷形式和借贷范围均已突破传统模式。这些变化虽然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农户贷款难等热点难点问题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由此形成的新风险隐患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民间借贷风险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对民间资金分流、规范、引导,对风险进行防控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所形成的资金缺口。但不规范、盲目的民间高息借贷行为容易引发金融风险,对经济乃至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民间高息借贷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民间高息借贷蕴含的风险、民间高息借贷对正常社会秩序带来的冲击以及民间高息借贷对金融机构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马梦晖  范畅然 《时代金融》2014,(7Z):291-292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资金需求与供求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促使农村民间借贷的迅速发展,借贷规模日益增大。巨大的资金流动和不够严密的监管使得民间借贷风险巨大,近年来多处地方资金链断裂对当地金融秩序造成巨大影响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一个个案列的发生使得"如何正确引导民间借贷发展"引起了广泛讨论。若要正确引导,内外必须双管齐下,外在监管和金融教育缺一不可,所以农村金融法规教育在此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日渐突出。本文从当今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出发,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法规工作对民间借贷风险控制的影响,并对如何更好的进行农村金融法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资金需求与供求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促使农村民间借贷的迅速发展,借贷规模日益增大。巨大的资金流动和不够严密的监管使得民间借贷风险巨大,近年来多处地方资金链断裂对当地金融秩序造成巨大影响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一个个案列的发生使得"如何正确引导民间借贷发展"引起了广泛讨论。若要正确引导,内外必须双管齐下,外在监管和金融教育缺一不可,所以农村金融法规教育在此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日渐突出。本文从当今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出发,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法规工作对民间借贷风险控制的影响,并对如何更好的进行农村金融法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间借贷的风险、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借贷是一种具有自发性、以信用为基础的资金市场化配置行为.2011年以来,在中央银行银根缩紧政策及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下,我国民间借贷规模迅速扩大.本文对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存在的风险、发展的趋势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