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征信体系相关法律的研究,从中对比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在征信法律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面对目前的现状,我国的征信业应该从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入手,加快征信立法工作,以便我国征信业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明确其运行模式有利于个人征信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文章分析了美国和欧洲各国所选择的个人征信模式及其背景,并以此为借鉴,同时结合本国实际国情,探讨了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征信体系建设,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征信体系建设的社会性和国情特征决定了其在我国现阶段建设和实施的主体只能是政府。因此,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就豆得十分重要和紧迫。通过借鉴其他省市在征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结合黑龙江省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可以归纳总结黑龙江省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4.
郭雳 《经济问题》2007,339(11):15-17
信用征信可以有效降低金融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对金融乃至整个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从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两个维度出发,探讨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立中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指出需着重解决的问题.设计我国征信法律规范时,要注意在同时强化信息分享与隐私权保护的进程中,实现动态平衡,明确权利,界定范围.中央政府在建立信用征信体系中应当扮演主导但非排他性的角色,打破现存的行业和地域信息割据.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的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经在全社会达成共识,支持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的个人征信系统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启动,个人征信体系的运作到底应该采用“公共模式”还是“私营模式”的争论应该有一个结论,否则将会影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个人征信系统采用不同的模式,会涉及到市场信用交易的规模和金融系统的安全两个方面的问题,所以本文在介绍同业征信、联合征信和金融联合征信三种不同的个人征信工作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征信方法对消费者信用工具的支持程度和范围,并对两种模式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根据理论分析的结论,以及出于我国应起到的大国作用,建议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采用私营个人征信局的发展模式。如果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法律条件不够成熟,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也可以先采用公共模式作为过渡,但最终还是要过渡到私营的个人征信局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征信市场管理,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2003年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推动社会信用制度及体系建设,规范和促进信贷征信业的健康发展的职责。国内征信业较国外起步晚,运行中还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提高监管力度,运营与监管分离,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征信业模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与金融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征信合作的重要性也日趋呈现.本文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ECFA)的顺利签署为大背景,立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环境,比较分析两岸现行的征信体系建设状况,提出了两岸的征信体系可以考虑在积极开展征信机构合作、加快联合征信系统的研发,建立健全的征信业监管机制、强化征信立法等方面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8.
吴平凡  刘帆 《时代经贸》2010,(22):163-164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与金融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征信合作的重要性也日趋呈现。本文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ECFA)的顺利签署为大背景,立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环境,比较分析两岸现行的征信体系建设状况,提出了两岸的征信体系可以考虑在积极开展征信机构合作、加快联合征信系统的研发、建立健全的征信业监管机制、强化征信立法等方面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9.
董金华 《生产力研究》2004,(2):57-58,66
本文探讨了政府在加快和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政府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设中应担负起整合公共信息资源 ,建立健全相应法律规范及行业组织 ,统一信用编码和技术标准 ,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支持环境等重任。  相似文献   

10.
何桂基 《经济师》2007,(8):254-255
对于征信体系构建的模式选择,我国学术界各持己见。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企业和个人征信的特点,我国宜分别选择市场化的"民营模式"与"民营模式和公共模式"相结合的模式构建我国的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是防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部分机构开始使用大数据征信.针对大数据征信存在的法律法规、信息安全及相关技术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多层次征信体系的生成机理与演化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化改革给我国商业性征信机构的产生提供了内生动力,然而,寡头垄断型的银行业结构,国有和国有控股银行缺失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消费信用发展起步晚、规模小,人口流动性小等因素抑制了内生于市场的征信体系的产生与发展。在内生的私营征信业受到诸多体制和经济约束而不能充分发展情况下,政府不得已选择通过强制性手段建立公共征信机构,从而形成了中国目前的多层次征信体系。实质上,这是在自然的制度变迁进程受阻的情况下,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以弥补征信制度供给不足的一个必然结果。从动态演化角度看,应该通过构建合理的竞争和合作机制、完善金融业结构和制度、完善法规、市场主体培育、改革行政结构等手段推动市场导向型的商业性征信发展成为征信市场的主导力量,让公共征信逐步从征信市场退出。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业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促进我国个人征信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针对我国个人征信行业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制约我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信用环境不仅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社会文化、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建设也是百利无害的.个人征信的建设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不可或缺基础.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起步相对比较晚,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在征信的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分析,希望为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臧慧萍 《经济论坛》2010,(3):127-130
美国是世界上征信行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个人征信服务距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目前,三大个人征信局各占北美1/3的市场份额,它们的数据来源丰富,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已经成为美国消费信贷蓬勃发展的基础。美国个人征信局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政府不对其进行投资或组织,而是通过建立完备的法律规制体系,保障征信行业有序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本文分析了美国个人征信服务的特征,并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征信服务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征信体系模式选择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建立统一、整合的企业征信系统已是迫在眉睫,但是关于企业征信体系模式的选择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特别是在全国整规办、国务院国资委加紧受理商会、协会的企业信用评价试点申报以后,商协会、工商行政管理局、中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征信行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出了遵守规则、开放市场的承诺,同时,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和普遍的信用失衡问题却日益突出.在我国经济进入"十五"计划的重要发展时期,信用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为举国关注的重点之一,追究信用体系的种种问题,人们发现我国作为"非征信国家",征信行业发展严重滞后,影响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因此,加快我国征信行业的规范发展,已成为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个人信用征信是解决中国目前信用缺位的有力手段,但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征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为了使征信体系得到较全面的法律支撑,需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就美国和加拿大对个人信用征信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结合中国有关法律现状,对完善中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个人信息保护提出立法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逐步渗透至征信业,在给传统征信模式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推动着征信业迅速发展。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的模式选择,可在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主的现有体系基础上,探索一条"政府和私营征信机构合作"的道路。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存在数据分割严重、信用信息不全且来源渠道窄、小微企业数据缺乏、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科学性不足和信用评级机构间存在过度竞争等问题。应在通过跨部门数据集成、厚数据抽样调查和网络数据采集三方面获取信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与信用模型研发,进而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央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信用系统"先后建立运行,并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防范社会信用风险、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尽管我国信用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我国征信现状的分析,关注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征信过程中存在的区域垄断和区域闭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