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刘通 《经济研究导刊》2012,(19):177-178
概述阿克苏林果产业现状及红枣产业在阿克苏林果业发展中所处地位,总结得出影响阿克苏红枣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对策建议:优化红枣产业布局,走效益型发展之路;调整红枣品种结构,提高红枣质量;提高枣农组织化程度,积极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提高红枣产业效率和水平,延伸红枣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新疆红枣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计量红枣促农增收的实际效果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对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进而采用回归分析法证实红枣产值对农民增收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并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红枣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理论学习与研究》2011,(1):F0003-F0003
杜生镇是沧州市西部的商贸重镇,多年来,杜生镇逐步形成了药用包装材料、玻璃器皿、红枣加工等产业群体,特别是药用包装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水平逐步提升,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药包材生产基地。杜生镇先后被市、县政府授予发展民营企业一级乡镇、发展特色产业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4.
《大陆桥视野》2012,(17):88-88
记者从2012年8月16日举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2新疆葡萄、核桃、红枣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与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共同主办“2012年新疆葡萄、核桃、红枣三大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展示新疆葡萄、核桃、红枣产业优势的同时,共谋新疆林果业发展良策。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佳县被誉为"中国红枣名乡"。但由于发展模式的局限,作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红枣产业发展缓慢。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在对红枣产业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佳县自身状况,构建出一种良性循环的政府主导型四方协同运作模式,以此来推动红枣产业乃至佳县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环塔里木盆地发展红枣产业的优势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理环境、光热资源、品质、土地资源方面分析了环塔里木盆地发展红枣产业的优势、现状、制约因素,提出了对策,对环塔里木盆地红枣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红枣产业作为临县的特色产业,在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企业利润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临县红枣产业的经营发展状况,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创建现代“锻造之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子贵 《经济师》2005,(2):257-257,259
山西省定襄县的锻造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改革开放以来 ,定襄人依托传统优势 ,以锻造法兰为主导产品 ,锻造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形成大、中、小企业相结合并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成为全国最大的锻造法兰生产加工基地。定襄县的锻造产业正在以良好的势头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9)
近年来,山西省构建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农业产业结构协调性差、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带动效力不足、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下一步,山西要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从完善技术体系、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群体等方面入手,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山西省打造成农业强省。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山西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概括了物联网在山西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运用SWOT法阐述了山西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条件,制定了山西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及策略建议。论文的研究旨在推动山西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提升山西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山西省近22年的相关数据,从多角度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山西省流通业发展,并得出如下结论:山西省流通产业已逐步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在中部六省区中山西省流通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其中流通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其优势产业;由于对资源型经济的依赖,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较慢;推进流通业的发展是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宇  乔美华 《经济师》2007,(5):280-281
旅游产业集群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提升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增强地区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山西省旅游产业作为山西省重点发展的七大优势支柱产业之一,增强其产业竞争力有必要发展产业集群。文章基于集群理论分析了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临猗县是全国有名的果品大县,苹果、红枣等果品种植面积达50万亩,年产果品4.5亿公斤,除了大部分商品果销往全国各地外,勤劳智慧的临猗人民,在果品加工上做起了大文章,以一业带多业,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目前,我们对果品加工业较发达的孙远...  相似文献   

14.
詹宏宇  刘倩 《经济师》2011,(3):207-209
山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提升对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本文利用波的"钻石模型"针对煤炭行业特点,结合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煤炭产业综合竞争力较强,生产要素和相关支持性产业的潜力挖掘将是山西省煤炭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煤炭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利于山西省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和山西经济转型发展。首先从理论上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动力机制与融合路径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对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依托山西省国际合作计划项目 ,从山西省外和国外研究人员的视角出发 ,在分析山西省现有旅游开发模式的基础上 ,重点对山西省旅游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思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为山西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并为山西旅游强省目标的决策提供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7.
王建军 《经济师》2010,(8):200-201
文章分析了世界稀土与钕铁硼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山西省钕铁硼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以太原高新区国家新材料基地为载体,推动山西省钕铁硼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全国来看,流通产业已日益成长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对山西而言,流通产业的发展为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山西省流通业目前的发展状况表明:山西省还没有充分认识和利用该产业的主导作用,山西省流通产业竞争力还处于较差的水平。文章在对山西流通产业现状及贡献分析基础上,指出山西流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56(1):120-122,127
本文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指标,分析了山西省2002年产业关联特征,并与1997年山西产业关联和2002年全国产业关联特征进行了对比.主要结论是:山西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化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等传统重工业部门依然是双高产业;通用、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等制造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同时,交通运输及仓储、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等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20.
工业是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抓手,企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是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企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构建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煤炭开采—电力—铝—建材"、"焦(煤)—化—化工品"、"矿石开采—冶炼—加工—相关产业"、"废旧工业品回收—加工—再生产品"、"农业资源—加工—综合利用"五条生态循环产业链条,实现梯级利用形成生态网络,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难题,促进区域经济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