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影  翁顺利 《理论观察》2006,39(3):13-14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适应了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宋春洪 《中国集体经济》2007,39(26):196-197
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内容之一,后者为前者指明方向,二者统一于和谐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地回答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应当牢固树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道德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一个人怎样看待社会,怎样看待荣与耻,是由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来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荣辱观。荣辱观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客观反映,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言行。荣辱观是一种客观存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荣辱观,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荣辱观体现的是人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认识,因此,一个人有他的荣辱…  相似文献   

4.
周颖 《黑河学刊》2007,(3):67-67,70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作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为依据,在充分总结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当今社会正确荣辱观的高度概括而构建的道德思想体系,它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而且也体现着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姚世宏 《发展》2006,(11):37-38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了一个共同遵守的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7.
<正>多年来,大港客运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对客运站精神文明建设工  相似文献   

8.
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委员,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随后,讨论在全国各地展开。社会各界一致认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诚信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树立诚信为本,诚信为重的观念,对于促进我国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在兰州城市学院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门召开专题学习会,学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此为契机,号召全校师生认真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动广大师生的理论学习向纵深发展,教职工利用理论学习日,全校学生召开专题班会,在东西两个校区制作"八荣八耻"巨幅宣传牌,并将"八荣八耻"内容印制成宣传画,在各办公室、学生宿舍、教室里张贴,以警示全校师生"知耻明辱".学校党委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学习"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通知>,大张旗鼓地在全校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列教育活动.由于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紧密结合大学生实际,体现学校各项活动主题,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志荣 《发展》2007,(1):88-88
胡锦涛同志精辟概括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系统,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要求,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要求,体现了时代发展趋势和人民群众意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树立、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衔接、与党的执政治国理念相配合、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和行为规范,发挥方向引领、过程指导和基础奠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从高校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来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高等学校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集散地,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战略中,高校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的党政领导和师生员工具有特别重要的责任.这是由学校的性质、任务和特点所决定的.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道德情操、理想抱负、价值取向、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教育.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孕育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的基地.高校通过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提供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文化条件;通过广大师生员工的道德实践、精神风貌,对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广泛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在社会各界蓬勃兴起的以学习"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和基础性工程,为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意义深远,多有论述,还有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荣辱观属于道德范畴。然而,胡锦涛总书记对“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括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以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中央向我们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特有的精神系统,其根本与核心就是塑造强大的企业精神,形成企业发展过程中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正确导向、积极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6.
曹莉  梁宏 《黑河学刊》2002,(4):10-11
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和毛泽东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针。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条件和历史使命,吸收了当代世界精神文明成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作出了全新的理论诠释。突出体现在:一、江泽民关于“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地位”的论述,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  相似文献   

17.
冯永宁 《发展》2006,(7):30-31
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精辟概括和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本质上与我们中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他强调特别要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抓住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也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让广大青少年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市开展“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上海市民“践行公共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并指出:“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聚焦社会公德,树立公共意识,规范公共行为,践行公共道德,优化公共环境。”这是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浦东正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针,扎实推进"知荣辱,除陋习,树新风,迎世博"市民践行公共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浦东精神,着力打造"宜居之区"、 "友善之区"、"诚信之区"。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与党的建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给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崭新的工作思路.高校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做到与党团活动结合、与课堂教学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与社会实践结合,并抓好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