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来指导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是内在统一的,试图通过推行产业政策扭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应坚持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出发点,发展“适当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正确地理解比较优势论和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竞争优势论,这是贸易理论和产业理论所要澄清的理论问题。竞争优势论并不能替代比较优势论,比较优势论仍然在我国经济中起作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仅现阶段有实际意义,而且可能是我国长期的比较优势产业。我们不能简单化地加以排斥,而要通过长期努力,在培育竞争优势的同时实现比较优势的升级。  相似文献   

3.
浅论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服务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服务贸易进行分析。探讨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及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因素。通过对1998—2002年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系数的计算,考察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比较优势状况,最后得出我国现阶段发展服务贸易,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动态观点看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和自由贸易条件下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的有效性。根据动态比较优势原理,我国实施比较优势在未来对外贸易发展中具有不适应性,而应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实现战略性转变,并依此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引发了国际贸易理论界关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理论关系及其适用性问题的讨论。本文从这两个理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入手,论证了竞争优势在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的整合与完善,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应以继续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为前提,以引进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适应的先进技术为重点,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6.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贸易优势与贸易顺差没有必然联系,通过"钻石体系"能够提高一国竞争力.我国的对外贸易并不具有国际竞争力,这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有关.通过改变出口产品的生产要素,刺激国内需求和培养产业链可以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李霞  任婷婷 《现代经济》2009,8(3):24-25,63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践行比较优势理论时却遇到了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问题、比较优势陷阱。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70%,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我国应扩内需、保增长,坚持两条腿走路,正确认识、合理利用比较优势理论,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基本内涵及其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对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需要的假设条件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运用做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所需要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对否认竞争优势理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局限性,认为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超越比较优势的限制和制约。并对国家竞争优势的有关争论进行了探讨。但本文也指出,片面强调竞争优势也是不足取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将比较优较与竞争优势并重型发展战略作为今后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分别从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基本内涵及其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对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需要的假设条件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运用做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所需要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优势原则是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比较优势原则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受到责难,比较优势陷阱论便是其一。本文从理论本身、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三方面分析了比较优势陷阱论的局限性,从实证角度论证我国自实行比较优势战略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得出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仍是我国必然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一齐次马氏链,对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之间的争论作一种数学解释,并用我国的经验数据,支持了比较优势理论。文章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进而认为当前我国应坚持比较优势的产业和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3.
邓世荣 《全国商情》2005,(12):61-62,58
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作用既有适用的一面,也有局限的一面,研究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应用,应该着眼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决定因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发展我国服务贸易新的比较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世界贸易形势下,农产品比较优势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但仅有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我国农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本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当前贸易战略理论基础的争论问题。第二部分引入了两大贸易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并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说明我国贸易的现状,尤其是其局限性。最后立足于国际竞争优势,给出了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战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林斌 《全国商情》2007,(1):95-97
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与分工方面处于核心地位。本文沿着其发展的两条主线——李嘉图比较优势说和禀赋比较优势说,评述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介绍了新贸易理论兴起后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从而勾勒了比较优势理论演进的大概脉络。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理论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影响深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在现实应用中显现出一些缺陷。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尽早确立本国的竞争优势,以避免比较优势陷阱的形成和贸易条件的恶化尤为重要。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分析了中国建立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国家贸易理论的基石。但若发展中国家单纯地以自身的成本和资源比较优势来确定自己的贸易结构,就不可避免地跌入“比较利益陷阱”的境地。理性的抉择是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从商品出口额占该国GDP的百分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出口商品结构、出口贸易对贸易增长的贡献度等指标体系来看,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发展高科技产业、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竞争环境的形成是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更广泛意义上的竞争,采取何种贸易战略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比较优势战略不适性的分析,提出我国入世后应以竞争优势理论来指导贸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国家的经济发展分成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升两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可能路径选择,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所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比较,指出两种优势理论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弊端,探讨了适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模型,认为应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动态创造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