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广佛地产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变得非常密切,伴随广佛地铁的全面开工及广佛之间轨道交通的改善,广州和佛山的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渐进入融合阶段。  相似文献   

2.
上海都市圈内部各个城市近年来在产业结构、吸引外资等方面的冲突屡屡发生.这种不必要的竞争降低了区域的整体效率.要想增强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高效、持续的增长,上海都市圈必须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了能够准确地反映上海都市圈分工现状,本文采用区域专业系数和区域配置系数对目前都市圈二、三产业专业化优势进行测算,根据结果将其归纳为四类:专业化支柱行业、移出型行业、潜力型行业和竞争型行业.在此基础上,基于生态仿生学原理提出了上海都市圈经济一体化构想.  相似文献   

3.
2010年,广佛同城有了新的核动力:旧城改造。这不仅仅是地产业发展的机遇,更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硬件"保证。在广州提出"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佛山倡导"由产业向智慧转变"等城市战略的背景下,广佛的三旧改造,将为产业升级转型进而提升城市品牌形象腾挪出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广佛同城化中的产业协作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佛两地的产业结构既有互补的基础又有同构的矛盾,两地的产业协作在近几年来在金融、旅游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同时也存在资源重置、低层次协作及协调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广佛两地产业协作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完善协调保障机制和深化产业协作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0年是广佛同城化一周年,与此同时,广东省“三旧”改造如火如荼,广佛两市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到“旧城改造”的再城市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6.
武汉都市圈结构特征与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勇  肖玲 《城市问题》2007,(1):31-35
中国中部地区崛起迫切需要战略支点.在分析武汉市及周边城市初步具备都市圈形态的基础上,从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角度对武汉都市圈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都市圈的研究从1934年巴黎大都市圈的提出开始的,是为了解决城市进入扩张阶段后引发的交通拥挤、郊区扩散、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等城市问题而为国外大量的专家学者所关注,在国外的发展历经近百年。本文旨在追溯国外前人曾解决的问题着手,整理出对我国有借鉴的研究成果综述以对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中外都市圈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都市圈的理论演进,以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日典型大都市圈为参照,从城市规模、发展过程、发展动力、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等五方面进行了对比,归纳并提出了我国都市圈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走向,以期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协同并进及都市圈未来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宏观经济到地产行业,从城市战略到区域发展,中国房地产生存的土壤正在发生一系列变革。如何清晰认识经济的变革、行业的调整、区域的升级,城市的再造,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引擎的广佛,也面临着“再造”中传承和创新的涅檗之痛。  相似文献   

10.
武广高铁对沿线都市圈可达性影响及旅游空间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铁"时空压缩"效应将使都市圈旅游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利用GIS空间技术分析方法测度武广高铁对武汉、长株潭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可达性影响,结果表明:武广高铁开通前,武汉、长株潭和珠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各等时圈基本上呈同心圆状,且连续紧凑;高铁开通后各等时圈由同心圆状变为带状,表现出稀疏性和不连续性。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一日游"所辐射范围的城市数量由高铁开通前不足一半到高铁开通后超过一半;且只需在4~5h以内辐射到三大都市圈的最远城市。以都市圈为基本空间结构单元,通过确定大尺度区域重点旅游发展点、旅游发展轴和旅游地系统,依据"核心—边缘"理论和"板块旅游"空间结构原理,构建不同等级的旅游板块,最终建构武广高铁旅游带,进而实现高铁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学、协同学的相关理论与框架建立距离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2005-2015年期间的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发展水平逐年提升,而且城市化发展水平总体高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2)京津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协调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存在一定的起伏波动。北京的协调度水平高于天津和河北,三地之间的协调度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3)京津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综合发展度逐渐提高,北京的综合发展优势随时间推移更加显著,天津与河北的综合发展度差距逐渐缩小;(4)京津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度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但地区间仍存在明显差异,津冀两省市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1):26-29
防治污染、改善环境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工业污染是京津冀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已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京津冀工业污染特征、污染治理现状方面分析了京津冀工业污染及其治理现状,对比分析了京津冀三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投资结构。最后,从现状分析中找出京津冀工业污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发展面临快速城市化,机动化的问题,传统超高密度单中心的城市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如何构造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所关心的一个重点问题。世界各国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一定得启示。由于城市发展的特殊性,有必要对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律加以总结。本文以上海为例,通过常年的调查研究,从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站点周边土地使用,交通出行的响应和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地区结构的优化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面对着能源危机、能源价格的上涨和能源过度使用带来的生态恶化,发展可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是未来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我们利用相关统计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同时进行了新能源发展的国际比较,找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对我国加快新能源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5,(33):9-11
住宅产业化是我国房地产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产业化住宅进行SWOT分析,认为产业化住宅标准不完善、开发链条不健全、技术不成熟、配套企业规模过小等原因阻碍了产业化优势的发挥,导致目前产业化成本高于现浇模式,进一步分析认为产业化模式中装配构件生产及安装费用过高是造成装配住宅建筑成本高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的主要因素,其增量成本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构件制造加工成本、构件物流运输成本、构件装配安装成本;最后而提出促进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用赫芬达尔系数、空间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京津冀都市圈服务业集聚特征和空间格局。研究表明:京津冀都市圈基于省域尺度的服务业集中度不显著,且就业人数的空间差异程度大于基于增加值的空间差异程度;基于市域尺度的服务业集聚水平与省域背景下相似,但是服务业增加值集中度波动更大;京津冀都市圈服务业集聚表现出空间正相关性,高值集聚显著,空间格局呈现以北京、天津地区为核心向西向北呈圈状辐射分布,增长集聚水平空间格局与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格局基本耦合。  相似文献   

17.
公平、效率与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入手,运用相关理论,指出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矛盾,努力探寻二者相统一的目标,最后提出了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对环渤海地区加强区域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渤海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地带,也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主要依托.经过多年的发展,环渤海地区已基本具备了率先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王璐  次世琦 《价值工程》2021,40(34):19-21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是京津两地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在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协调发展方面作用巨大.由于特殊的地缘优势和发展实际,河北省环京津县域成为产业承接的首选地.文章分析了县域在现阶段产业承接中的重要地位,并从承接基础、政策梳理和承接成效三方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环京津县域产业承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理论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科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城市间的协同互动,都市圈日益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积极推动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新时期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在界定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协同方式三个部分;并从自组织机制、耦合机制、网络驱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