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隐喻是一种很普遍的认知现象和语言表达现象.Lakoff和Johnson提出用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来解释隐喻的认知现象,从而形成一种新的隐喻认知机制.通过联想激活法提高我们创造新隐喻的能力,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论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隐喻研究主要是认知隐喻观和语法隐喻观,两种隐喻观虽从不同视角研究隐喻,但共同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认知、思维现象。隐喻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四:制定教学大纲时要考虑隐喻能力;安排教材内容时要体现隐喻能力;引导隐喻思维;设计评价体系时要激励隐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隐喻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修辞方法,它更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对概念隐喻的定义、分类等探讨,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文化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和提高学生的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4.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概念现象和认知思维方式,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具体分析了余光中《乡愁四韵》 中存在的概念隐喻,旨在从认知的角度去分析和阐释隐喻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作用及功能,从而加深人们对隐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隐喻现象是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因为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简单介绍了关联理论和隐喻的研究历史,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对汉英隐喻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熊梅芳 《黑河学刊》2013,(10):142-143
一词多义不仅属于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通常,语义理论从语言结构与社会历史的视角对一词多义进行分析与探讨,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不少语言学家逐渐从认知的视角来阐释词义的扩展和延伸。本文以前人对一词多义进行的认知研究为基础,从认知隐喻思维模式的视角,并结合具体例子,试图对英语中的多义现象进行分析与解读。从而揭示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认知隐喻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英语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7.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潜移默化地存在于认知世界中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共有的物质文化基础和人类的隐喻认知结构使不同语言间的隐喻呈现趋同性,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心理又必然会导致不同语言间隐喻的差异。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为理论基础,对汉语和英语中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隐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和隐喻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增强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滕冰冰 《魅力中国》2014,(26):255-257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用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而关联翻译理论,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其强大的解释力为隐喻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认为,对隐喻的正确理解和翻译,实际上也就是依据关联翻译理论的明-示推理模式,找出不同文化中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本文根据关联翻译理论的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提出来对等译法,归化译法,同化译法和灵活译法四种隐喻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陕北民歌歌词的创作过程中,一些修辞格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其中隐喻的使用就非常普遍。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从修辞和认知两个维度对陕北民歌语言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归类与分析,并对隐喻在陕北民歌语言中产生的原因和功能等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多义词的认知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但也有其规律可循。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隐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探讨概念隐喻理论与多义词认知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概念隐喻在多义词认知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现有的认知方式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运用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但由于两种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3.
栗蔷薇  吕丽静 《魅力中国》2011,(2):240-240,251
This paper aims to demonstrate the pervasiveness of metaphor chunks in News English and introduce effective ways of understanding themcorrec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onsidering the difficulty in making out the accurate meaning of metaphor chunks in News Eng-lish,som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have also been proposed in hopes that it will benefit readers in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News English.  相似文献   

14.
傅雷最主要的译论是“神似”,自其诞生以来,考其来源和探其内涵者不在少数,本文认为傅雷的“神似”译论应该源自其绘画思想,具体则可能来自“传其神而不袭其貌”与“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等言论。并且具体通过比喻句和习语的翻译,来探讨傅雷的“神似”翻译观。  相似文献   

15.
祖利军 《理论观察》2005,(5):131-133
作为语言学认知理论的中心课题,隐喻研究日益受到语言学者的重视.隐喻理论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发展过程,由传统的修辞手段到现代的认知手段,无一不浸透着哲人的智慧.无论是替代论、比较论,还是互动论,都可作为认知手段.隐喻是语言和认知之间的重要桥梁,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事件结构隐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件结构概念是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事件结构概念的理解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实现的.本文在Lakoff & Johnson的《当代隐喻理论》和《体验哲学》背景下,分别对ESM理论的提出及其在隐喻体系中的地位、哲学基础等方面加以概述.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外ESM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杨钧 《重庆与世界》2013,(11):86-89
从认知学的角度,根据记忆理论、范畴理论和加工层次理论,探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指出重视语言信息的输入、将词汇归类以系统教授单词、将词汇组块化帮助学生理解单词,以及引导学生联想记忆单词都是行之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词汇还能帮助他们记忆词汇。  相似文献   

18.
动物隐喻是语言、文化和我们的概念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动物隐喻是基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而激发形成。文化是动物隐喻的基础,它决定着动物隐喻的规模并塑造动物隐喻中作为源域的动物固定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