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谓偷税?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尽管税务部门通过各种措施加大了对偷税的处罚力度,但是仍  相似文献   

2.
一、避税与偷税的区别偷税是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本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及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这种违法行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合理避税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灵活应用会计政策,减轻税负的做法。这里强调的是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同时,合理地利用法律的空间,来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合理避税是一种合法的行为,这种做法可以减轻企业税负,增加企业效益,国内外纳税人员中都有合理避税的做法。企业在国家财经及税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季明猛  沈颖 《财会通讯》2009,(2):133-134
税务筹划是指在遵循税收法规的前提下,纳税人对企业的组建、经营、投资及筹资等活动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充分利用税法所提到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税收优惠,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从而达到税负最小化的一种财务管理谋划活动。税务筹划与偷税、避税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偷税”,《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相似文献   

4.
洗海燕 《广东审计》2000,(10):33-35
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广大企业生产经营之本。但是,衡量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最根本的还是要看其税后利润,因此,如何既依法纳税又确保税后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理财的又一门学问。这就是企业的“税收筹划”,俗称“节税”。一、税收筹划与避税、偷税的区别税收筹划不同于避税,更不是偷税,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与税法的立法精神和政策导向相吻合,为国家法律所允许和鼓励。偷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薄、记账凭证,在账薄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所采…  相似文献   

5.
夏淼 《会计之友》2007,(2S):44-45
笔者认为。纳税人有意识地采取非法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是偷税。笔者提醒准备购买和出售二手房的人别被眼前的小利蒙住了眼睛,忽视了所谓的避税方法中隐藏的风险,否则可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相似文献   

6.
避税是指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定形式、方法或手段,避免纳税义务的行为。其突出的特点表现为以不缴或少缴税款为目的,利用已存在的客观条件,逃避纳税义务。避税,因其手段的非违法性而区别于偷税,主观上有目的性而不同于漏税,从而也就产生了“合法避税”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纳税人有意识地采取非法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是偷税。笔者提醒准备购买和出售二手房的人别被眼前的小利蒙住了眼睛,忽视了所谓的避税方法中隐藏的风险,否则可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相似文献   

8.
夏淼 《会计之友》2007,(4):44-45
笔者认为,纳税人有意识地采取非法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是偷税.笔者提醒准备购买和出售二手房的人别被眼前的小利蒙住了眼睛,忽视了所谓的避税方法中隐藏的风险,否则可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相似文献   

9.
释疑解惑     
问:如何认定处理被审计单位偷逃税款行为?答:偷逃税款行为是目前比较突出的税收违法行为,我国的税收征管法律和其他税收法律法规包括刑法等对偷逃税款行为认定处理作了明确规定,我们应根据偷逃税款行为的方式、情节、性质依法认定,严肃处理。依据《税收征管法》63条规定,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以上方面应认定为并列的关系,即纳税人存在以上所列任何一方面问题的,都应认…  相似文献   

10.
增值税是一种以法定增值额为计税依据所征收的一种税,它运用税款抵扣原则来消除重叠征收。偷逃增值税是指增值税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少计销项税,虚增进项税,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增值税款的行为。根据本人从事财会、审计、纪检监察工作二十多年的体会,就偷逃增值税的主要手段及其查账方法作点肤浅分析。  相似文献   

11.
1.链条式审计方法。即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各环节,进行一环扣一环审计的方法。比如我们要查实企业是否存在偷税行为,就要对企业产品收入、其他收入、产品成本、其它支出、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一项一项逐步查清楚,然后计算出应纳税款,与企业已缴税款相对照。假如已缴税款小于应缴税款,就说明企业少缴了税款,这时就要进一步审计企业的收入支出情况,判断企业是存在漏缴税款的行为还是偷税的行为。通过深入审计查证,假如没有发现企业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  相似文献   

12.
九届人大常委会日前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下称新征管法),并于2000年5月1日起实施。新征管法同原征管法相比,条目和内容均增加较多,很多方面作了新的规定,有的规定和审计机关查处税收违法行为的通常做法有所不同,这对审计执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关于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认定。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是新征管法增加的税收违法行为,审计认定该行为应考虑主观目的和实施手段两个方面。从主观目的看,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是一种故意行为,…  相似文献   

13.
发票是个人、单位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劳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取得的收付款凭证。它不但是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也是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实行比较严格的发票管理办法,开具、取得发票要遵守法律规定,未按照规定开具、取得发票要受到法律处罚,违反发票管理规定造成单位个人未缴、少缴税金的也要受到法律处罚。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  相似文献   

14.
当前,拖欠国家税款不缴的现象相当严重,给国家的财政收入造成很大的缺口,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领导法律意识淡漠对欠缴税款不重视他们以当前企业经营不善、生意不好、资金不足为由,认为只要不偷税、不抗税,不算犯罪,拖欠交税款问题不算大。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他们能拖就拖,或对追补上门的税务人员避而不见,甚至转移财产以达到欠税的目的。殊不知,他们正走向犯罪的深渊,因为,欠税不缴也可以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三条的有关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  相似文献   

15.
一、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必要性分析 1.开征社会保障税,有利于增强筹资的强制性,保证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稳定可靠。开征社会保障税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建立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征纳双方都受到法律的约束,抗税不缴或者挤占挪用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就有力地保证了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及时性、可靠性,同时可以克服当前社会保障费管理所面临的“多缴的做贡献,少缴的没办法,不缴的无法管理”等收缴难的问题,为社会保障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6.
最近,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因涉嫌偷税被依法逮捕.据调查证实,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1996年以来采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等手段偷逃巨额税款,已涉嫌偷税犯罪.刘晓庆偷税案件的大曝光,使高收入群体的纳税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财会》2002,(5):61-61
新增的税收违法行为: 1、第六十条,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 2.第六十条,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 3、第六十三条,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 4、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行为; 5、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 6、第七十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 上述六种情况《税收征管法》新设定的义务和应处罚的行为,适应了新形势下出现的税…  相似文献   

18.
批发扣税是对个体商贩和部分集体商业零售企业,在进货时由批发单位代扣代缴营业税的税收征管方法。自从1984年执行批发扣税制以来,阿鲁旗已累计征得批发扣税收入150万元,为平衡税负,平衡预算收支做出了贡献。但是,根据几年来的实践,批发扣税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是多数单位执行批发扣税制度不严肃,漏扣、少扣税和偷税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代扣税人员收人情税或同纳税人合伙偷税。据阿鲁科尔沁旗税务局子1990年10月作专项检查,在被检查的25户批发单位中,有22户存在着漏扣税、少扣税和偷税现象,占检查户数的88%。经分析,批发单位存存漏扣、少扣税和偷税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实务操作中,一些涉税工作人员对利息能否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和因利率选择扣除多少等方面概念模糊,导致企业因此多缴或者少缴税款,甚至产生滞纳金、罚款等税收风险。本文基于一个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中的实例,对利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探讨和梳理。  相似文献   

20.
企业避税行为探析许辉所谓避税行为是指企业利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上的漏洞或不完善之处,“合法”地少缴税,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那么,避税行为为什么会产生?避税与偷税、漏税及骗税有什么异同之处?目前企业可能采取哪些避税方法?这些方法从税法角度看为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