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新经济周期中的利率与汇率张志一、我国经济周期中的利率利率是中央货币当局法定的七种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贷款限额,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地位不高,变化很少,不能起到调节货币发行的作用。这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把利率作为主要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一个真实经济周期模型,首次将企业目标转换和双重金融摩擦因素融合为统一研究框架,并以此考察经济周期波动中信贷的需求和供给因素,进而分析双重金融摩擦因素在塑造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中的作用。研究表明:(1)当银行与企业、银行与家庭间均存在金融摩擦时,顺周期的企业和银行资产负债表均会导致逆周期的企业外部融资溢价,对投资和产出产生双重加速效应,而缓解金融摩擦能够减弱上述加速效应进而有助于经济波动的平稳化;(2)由于家庭资产主要采取储蓄方式并且企业自有资金起到平滑信贷波动作用,信贷供给端摩擦产生的加速效应比需求端摩擦要弱;(3)企业目标转换通过经济结构渠道对金融摩擦的加速效应起到增强或弱化效果。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应加强对企业和银行资产负债表周期性的关注,平抑由双重金融摩擦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国有企业非经济目标需要依据经济周期波动状况把握适度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机器学习的决策树算法对中国金融韧性指数的构成指标进行筛选,使用熵权法构建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国金融韧性指数,基于离散小波分析方法测度了金融韧性周期并研究其叠加效应,采用BK分解方法进行不同频域下金融韧性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交互分析.本文得出三点结论:第一,金融韧性的主周期表现为28 ~ 32个月的高频短周期,它由不同频率的波动叠加构成,主要包括金融韧性三个评价维度的叠加效应,高频短周期的波动主要由防御抵抗能力和适应恢复能力波动导致,中频中周期主要由转换学习能力波动导致.第二,在金融韧性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交互分析中,金融韧性周期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了较高的冲击影响,主要表现为高频短周期效应;而经济周期对金融韧性周期波动也会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低频长周期效应.第三,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金融韧性周期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小;经济周期对金融韧性周期波动的影响也较小,但是该影响在未来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周期现象,着重阐释了经济周期的内涵、阶段、根源、传导机制以及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利益冲突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加剧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源于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属性,所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要谨防货币信用关系引发经济波动和危机,努力促进共同富裕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稳定和促进就业,增加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从信贷渠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货币效用函数论证了货币短期非中性而长期中性;通过国内外对泰勒规则的验证,认为调整实际利率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重点分析中国信贷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银行覆盖面低、小型信贷机构比重过低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集中与金融风险集中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提出主要政策建议:改革和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体制、加快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健全完善信贷担保体系等;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恰当的市场化利率规则,为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货币与经济周期:理论发展及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经济周期理论,对货币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它们将纯货币因素或货币与实际经济因素的结合,作为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并将货币变动视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结果。正确评述这些理论,对合理认识和发挥货币在危机管理和周期调节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从社会再生产过程出发,对货币信用与经济危机关系所进行的分析,对现实提供了更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套息交易是对货币间利差投机的行为,是近年来国际外汇市场一种主要的交易手段。套息交易导致资本的无序流动,汇率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和破灭。本文首先从利率平价理论分析套息交易产生的机制,采用多种方法对套息交易规模进行估算,研究套息交易产生的根源——包括全球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不同步、交易成本的下降、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的预期以及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本文对套息交易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如何抑制套息交易的波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社会主义国家事实上存在经济周期。我国研究经济周期的文章大多把投资看成形成经济周期的原因。我认为这种看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所谓经济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呈现周而复始变化的状况。它既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主要产业增长率来表示,也可以由投资增长率来表示。投资也是国民经济的总量之一,因而在正常情况下,用它的增长率表示的经济增长周期显然和其它总量增长率表示的周期相一致。因此,投资增长周期不过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侧面而已,它本身就是经济增长周期的内容。如果说投资增长波动决定经济增长波动,那就等于说经济增长波动决定经济增长波动。从经济周期概念和直观的经验来看,我们是不能得出投资增长波动决定经  相似文献   

9.
政府换届、经济政策与政治经济周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梳理政治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比较中西方国家该理论前提、内在逻辑的差异,并从实际出发提出相关命题,建立计量模型,运用中国1953年~2008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会"召开周期 (中央政府换届)与经济波动周期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相关性;中央政府换届导致地方政府交流周期,政绩考核晋升机制使地方政府产生纵向、横向上的竞争,并形成周期性的经济发展举措,进而加大了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央政府政治周期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顺周期特征,地方政府通过财政项目竞争、软预算约束以及货币信贷倒逼机制,扩大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顺周期性;在受到国际经济危机异常冲击时,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表现出平稳经济波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现金先行约束.在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中通过现金先行约束引入货币冲击符合中国经济运行特征.笔者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框架内分析了外生货币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发行冲击主要影响消费、投资和通胀率的波动,而其他主要经济变量(产出、就业等)的波幅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利率决定理论中,大多以货币、实体经济因素来解释实际利率的变动,没有考虑到股市波动对实际利率的影响。本文认为,在股市波动较小时,利率和股市波动之间符合传统的反向变动关系假设,而在股市波动较大时,股市的强波动可能通过以下两个渠道使二者关系变为正向变动关系:股市的强波动性对货币供求产生影响的直接渠道,通过收益率差异而导致其与实体经济互动的间接渠道。使用我国2002年~2007年的月度数据实证表明:1.股市波动较大时,实际利率与股市波动正相关,较小时负相关;2.实际利率的83%变动可以由其自身历史数据、货币因素和股市波动来解释,货币供给、股市波动能够对实际利率产生显著持久的影响;3.股市波动既与实体经济相背离,又无法通过货币供给因素、利率因素解释,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转型期的信贷波动与经济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1981-2002年的季度数据,考察了在经济转轨的不同阶段我国信贷波动的特征,并通过时差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信贷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上信贷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基本同步,信贷扩张和收缩是产生经济周期波动的显著影响因素,但这种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有所下降,同时,信贷波动的内生性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将罗纳德·麦金农关于中国货币持续超发却未引发持续性高通货膨胀的疑问称为"中国货币之谜".对该问题的国内解读有四种代表性观点:货币化进程论侧重制度研究,认为是制度变革增加了货币超额需求,从而引发货币超额供给;高储蓄论和货币流通速度论侧重货币交易研究,认为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熨平了通胀;金融抑制和窖藏论侧重于利率汇率管制、企业差异性融资研究,认为广义货币中大部分转向了准货币并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所以未导致货币通胀;信贷结构失衡论侧重于经济时效性波动、市场结构性货币需求研究,认为长期性经济增长和海外货币需求抑制了国内通货膨胀.上述四种代表性观点有其合理性,但都不足以解释中国货币之谜,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弄清楚货币的本质和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的周期波动被认为是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了山东省1990~2007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分析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实际GDP增长率的波动状况,采用H-P滤波描述和测度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并运用统计方法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实际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且自1990年以来,山东省投资和GDP的周期性具有显著的一致性,最后本文给出了简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经济周期的经济学家经常要探讨货币增长与产出增长的关系,这一探讨可以分成两种理论,其一是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强调货币供给在影响真实经济活动中的因果作用:货币供给的增长变化引起产出增长的变化(货币影响产出);其二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对传统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形成挑战。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用反因果关系的概念来解决货币与产出的关系。认为经济中真实部门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理财决定,从而影响货币需求的数量,只要金融系统随着需求的主为化而做出反应,产出增长的变化将导致货币增长的变化(产出影响货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证明信贷增长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信贷总量是经济增长的主因.信贷总量和信贷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经济增长的方式、速度和波动.新增信贷变化反映经济增长特征.信贷的质量取决于宏观经济周期.信贷投资行为要把握经济周期变化中的风险和机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货币政策正处于数量型调控方式向价格型调控方式转型的时期,传统的泰勒规则未能成功捕捉中国利率的波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十分必要。因此,在传统泰勒规则基础上,引入区制转换机制,提出货币供给和信贷需求双因素框架来解释中国三大基准性市场利率的波动。具体来说,扩展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服从一个基于区制转换模型的时变参数规则,其中区制按照货币供应和信贷需求的变化划分,并充分利用货币供给和信贷需求信息。研究结果发现,加入区制转换模型后,该框架可以解释短期利率75%、中期利率91%和长期利率89%的相关波动。  相似文献   

18.
王征 《大陆桥视野》2013,(20):11-13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属于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自由流派。它突破了货币周期理论,把来自供给方面的技术冲击等意外真实冲击看做是经济波动的根源;认为经济波动不是对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偏离,否定把宏观经济分为长期和短期的观点;坚持货币中性主张;反对政府的干预政策。它以正统的微观经济理论来说明宏观经济波动,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的理解,超越了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周期运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95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周期性波动情况,认为中国的经济周期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古典型周期向改革开放以后的增长型周期转变,经济增长率波动呈现高位平稳的特点.同时,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在不断延长,波动幅度不断缩小,波峰位置在逐渐下降,波谷位置在逐渐升高.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逐渐增强,抗衰退能力不断增加,经济增长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二元经济条件下,以工农业总产值或社会总产值来划分经济周期,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本文对此给予了论证,本文提出的核心论点是“二元周期论”我国经济理论界多侧重于基本建设投资来分析经济周期的成因,而本文却从信贷,即流动资金供给角度来研究“短波”问题,这是本文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