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提高黑龙江垦区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途径与措施李金,张昌友黑龙江垦区是全国最大的垦区之一,其总人日占全国总人口的12.9%,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农垦的10.1%,其中农业产值占16.5%;同时,黑龙江垦区是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农业产值占全省的1...  相似文献   

2.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高度评价了黑龙江垦区60多年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把垦区定位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明确指示"加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发挥黑龙江垦区农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土地生产力浅析刘长旭,才宏伟,崔心海黑龙江垦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综合经济区。对其土地生产力及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是提高垦区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土地利用效益,制定土地利用开发政策的重要前题。垦区土地生产力的提高,是垦区提前实现年产粮...  相似文献   

4.
刚刚跨入21世纪,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就来到黑龙江垦区视察,提出垦区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垦区寄予的殷切希望,也是全国人民对垦区寄予的殷切希望。垦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实施宏观调控和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有20年了。20年来,黑龙江垦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尤其是农业改革正在实现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第二个飞跃,垦区农业已进入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一、垦区农业改革的第一个飞跃黑龙江垦区...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正>今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到垦区视察时指出,垦区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走在了全国前列,走出了一条具有垦区特色的现代化大农业成功之路。北大荒的现代化大农业确实是世界一流。在你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未来。黑龙江垦区的发展思路正确,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很好。希望黑龙江垦区进一步发挥"国家队"的引领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快发展垦区市场化农业的思考邹积慧黑龙江垦区是我省的农业大区,如何实现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的历史性跨越,为建设农业强省多做贡献,这是摆在垦区各级组织面前的严峻课题。我认为,要实现这一历史性跨越.必须加快发展市场化农业。一、观念现代化是市场化农业的...  相似文献   

8.
(一)畜牧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畜牧业的发达程度也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江泽民总书记去年到垦区视察工作时,给垦区有一个重要题词:“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希望黑龙江垦区能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个题词指明了垦区的发展方向,是对我们黑龙江垦区的信任,也非常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垦经济》1996,(12):24-26
黑龙江垦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回顾与展望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自1988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黑龙江垦区三江平原列为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以来,在国家开发办、农业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垦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0.
<正>黑龙江垦区顺利完成200亿斤商品粮建设任务以来,中央领导、省委和农业部对垦区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称赞垦区是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要求垦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多年来,无论是波澜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垦区农业的发展,除了有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增加和生产关系改善所产生的效应以外,科技进步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在回顾垦区改革以来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出科技进步的作用。一是科技进步与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相关程度不继强化。已经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示范作用在强化,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威力。据测算,黑龙江垦区小麦和大豆,1983到1989年间的科技进步在产量增长上的贡献率仅为1.77%和2.01%这也正是黑龙江垦区小麦和大豆生产,不仅单产高于农村,而且劳动生产率、商品率高于农村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越来越接近进入投入效益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工作的推进。黑龙江垦区是国家农业部的直属垦区,垦区农牧场是国有企业单位,职工家庭农场以及辖区的土地性质等与农村地区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就垦区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过程中,如何明确定位,实事求是,推进完善垦区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发挥"全国农业现代化排头兵",进行了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带领垦区人民,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不负全国人民的重望,在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做出了伟大的实践,取得了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一个个新成果。在全国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黑龙江垦区始终处在一个排头兵位置,担负着引领示范的历史重责。最近,垦区又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规划了从2011年至2047年,规划期为37年的现代化大农业规划纲要,科学描绘了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快发展垦区市场化农业的思考邹积慧黑龙江垦区是农业大区,如何实现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的历史性跨越,为建设农业强省多做贡献,是摆在垦区各级组织面前的严峻课题。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历史性跨越,必须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产品经济的羁绊,加快发展市场化农业。...  相似文献   

15.
在“二次创业”中,如何构造黑龙江垦区农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笔者认为,深化垦区农业改革,把土地使用权长期固定给职工家庭农场,至少30年不变,并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流转制度,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关键。  一、土地使用权走进市场,是构造垦区农业市场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  黑龙江垦区经过国家40多年的投入和自身的积累,通过垦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国有农业企业,因其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高于农村,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机械化程度及种田科技含量较高,具有较…  相似文献   

16.
<正> 黑龙江垦区是全国农垦系统中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大垦区。现有耕地193.8万公顷;总人口156万人;职工71.5万人,其中农业职工37.6万人。1984年以来,在中央有关农业改革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进行了以兴办家庭农场、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认真回顾与总结十年农业改革的经验,对于垦区经济的未来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完善黑龙江垦区农业服务体系是加快推进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新常态下完善黑龙江垦区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从"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出发,提出了完善黑龙江垦区农业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对黑龙江垦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作出了重要指示:"黑龙江具有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有利条件。多年来,垦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垦区农业开发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也是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从开荒建场时起,始终坚持以机械化生产为手段,坚持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农机设备武装垦区的大农业。农业机械化,为垦区的粮食生产、现代化建设、乃至城镇化和工业化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黑龙江垦区"三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时期,特别是今后要大力实施"三年强工攻坚战"、进军世界500强的发展战略,农业机械化要乘势而上,通过加快推进农机现代化,为垦区和全省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垦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北大荒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然而,随着当前全国农业生产形势的转折性变化,垦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根据我们最近对宝泉岭、建三江和红兴隆三个管理局以及所属四个农场的考察和了解,结合当前全国农业生产形势和中央的有关要求,我们对垦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意见:1充分利用国营农场的各种优势,集中财力物力,推行名牌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把当地的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黑龙江垦区作为全国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