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村外出务工队伍的主体。本文在对583名新生代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分析方法对社会网络特征与新生代农民工再就业质量、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及工作搜索策略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社会网络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搜索策略有正向影响;社会网络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再就业质量与工作满意感有正向影响;工作搜索策略在社会网络特征与再就业质量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社会网络特征与工作满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作用主要是通过探索策略和随意策略两因素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加强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工作诉求变化的现实背景,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及产生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推拉理论探讨身份差序格局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并采用225份制造业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身份差序格局通过相对剥夺感的中介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产生了“推力效应”,而外部可雇佣性通过调节相对剥夺感的中介效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产生了“拉力效应”。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主力军。但是,在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各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生代农民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和就业环境影响,要想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需要提升非农就业能力,转变非农就业思维定势和方向,探索经济改革时期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之路。本文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非农就业存在的困境与问题,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低,职业归属意识弱,加之社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不完善,缺乏正规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技能认证,使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低,职业发展和职位晋升空间狭窄,最终影响了其就业质量。以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优化为视角,构建基于学习成果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利用学习成果全面性、层次性、相通性和单元性等特点,促进职业资格的认证、转换和积累,从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资格的衔接度、互认度和获得率,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新的阶层,他们的走向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双重边缘化的内涵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具备融入城市的条件,剖析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因素,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对策建议,其目的是加快其走出双重边缘化困境融入城市的步伐,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于在城市长期工作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同工不同酬的问题是让他们觉得受歧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容易使新生代农民工产生不平等感,对政府和社会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仇视心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重庆市主城区659份新生代农民工样本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身份认同、城市归属感、发展预期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身份认同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归属感因素中的城市满意度和与本地人交往满意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发展预期因素中,职业发展预期和社会保障预期的提高均可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要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应着力破解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障碍,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以往学术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临沂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进行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中的困境,表现在先赋身份认同逐渐降低,市民身份认同缓慢提升,但身份转变困难。为此,应通过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方法,帮助新生代获得一种城市人的积极的身份归属感,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更长远的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受特定社会现状和环境影响,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他们绝大多数都涌到城市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而我们的城市目前还没有完全接纳他们的条件和能力,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和矛盾。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特征等方面,全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和摩擦,试图提出有效解决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重庆市主城区659份新生代农民工样本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身份认同、城市归属感、发展预期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身份认同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归属感因素中的城市满意度和与本地人交往满意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发展预期因素中,职业发展预期和社会保障预期的提高均可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意愿。要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应着力破解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障碍,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开展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基本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实证调查,比较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农民工的权利意识、社会认同、主观体验等心态差异。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对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和诉求,探讨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诸如制度、经济、社会及自身素质和心理等深层次障碍,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产业工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民工是支撑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其工作获得感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工作收入、工作安全、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和工作晋升5个维度来解释农民工工作获得感状况。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民工工作获得感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不同维度获得感状况差别较大,其中工作安全获得感最强,工作环境获得感和工作时间获得感水平一般,而工作晋升和收入两方面的获得感则严重不足; 51~65岁农民工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获得感优势,31~50岁群体与18~30岁群体之间工作获得感差距不显著;绝对收入与工作获得感之间呈现复杂的关系,相比中低收入群体,高收入农民工对不同维度工作获得感的评价最高,但中等收入农民工的工作获得感低于低收入群体,其中又以工作收入获得感尤为突出;较之于在体制外就业群体,就业于体制内的农民工具有明显的工作获得感优势,在工作晋升获得感上则不存在部门差异。  相似文献   

13.
法治建设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融合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新生代农民市民化融合过程中,如何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形成推动市民化融合的有效法治路径,对我国城镇化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融合的法治建设必要性出发,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法治意识与市民化融合法治进程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融合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顾问》2011,(10):30-30
2011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在四川调研新生代农民工现状时表示,应在国家层面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郑万通说,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迫切需要。如果1亿多人的新生代农民工长期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得不到城市的认同和接纳,就极易导致对城市的疏离感和对社会的怨恨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从事非农职业的流动特征及相应的经济效应对于深入考察进城农民如何通过职业流动积累并逐步提升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民工真正实现市民化至关重要。本文以辽宁省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构建拓展的明瑟方程来反映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决定,以新生代农民工当前收入水平与上一份工作的收入水平来衡量其职业流动方向(向上、水平与向下),进而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来测量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方向。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提升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向上流动;年龄、职业流动次数变量与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向上流动负相关;相对于被动流动,采取主动流动方式的新生代农民工很可能实现向上流动;从事建筑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其呈现职业向上流动的态势,而从事服务业的呈现职业向下流动的态势,其原因很可能是其工资水平没有改变抑或下降,但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以浙中地区264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被试,分析小城市建设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总体较适应城市生活,近40%新生代农民工希望留在小城市发展,收入、社会保障、自身发展成为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秀妹 《农业经济》2014,(11):102-103
新生代农民工的逆城市化趋势是我国新时期深化改革进程所推动的城乡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各地政府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新生代农民工的逆城市化流动创设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优越的创业生态环境,但亦暴露出若干问题。研究厘清了新生代民工逆城市化流动的内涵与意义;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逆城市化流动的内在动因及外在动因展开深入分析;给出新生代农民工逆城市化流动的社会治理策略、经济治理策略及技术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大众创业时代的到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理念,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创业大军中的一员,但自身存在的创业知识与经验的缺乏则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热情,大力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培训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培训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尝试提出从整合资源、健全体系、合理设置等三个方面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培训的建议,以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需求,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半市民化"问题是典型的中国特色问题,其演变历程伴随着城乡二元制度的发展而曲折多变。由于制度缺陷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资金困难、素质障碍、资本存量缺失,使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陷入权利、物质、人力和社会资本等多重资本贫乏的困境。只有用新的理念,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采取多予、少取、放活和扩容的措施,强化政府外部"赋能"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增能",才能最终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角色的转型,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主体力量。但由于用工单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机制失灵问题,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生产率下降和农民工流失问题严重。研究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及特点,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的意义;从物质激励机制失效、精神激励机制失效及社会保障支持机制缺失等方面揭示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失效的若干问题及其根源;给出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物质激励机制的效益,完善其精神激励机制的功能和健全其激励机制的支持保障体系等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