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微生物蛋白硫酸水解提取复合氨基酸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方法,以氨基酸产生量为主要指标,考察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液固比、硫酸浓度等因素对水解氨基酸产生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蛋白硫酸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水解温度130℃,水解时间1h,液固比6:1,硫酸溶液浓度50%。在此条件下,氨基酸产生量达到57.191mg/g干菌体。本实验为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蛋白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硫化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对金属矿废渣脱色剂的性能进行了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改性温度60℃、盐酸浓度15%,改性时间12h,聚合反应反应时间24h,其固液比1∶5,聚合温度40℃的条件下制备的废渣脱色剂,其絮凝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对氧化铜矿进行了硫酸搅拌浸出试验研究。考察了浸出温度、硫酸用量、浸出时间、矿石粒度对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硫酸用量180 kg酸/t矿,浸出时间2 h,液固比2/1,矿石粒度-200目占比约70%的条件下,Cu浸出率约82%,浸出液含Cu约17 g/L,浸出终点酸度约10 g/L,满足后续萃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大洋锰钴氧化物资源及多金属软泥为原料进行了常压酸浸的条件试验研究。通过对配矿比、硫酸用量、浸出温度、液固比、浸出时间、粒度条件因素的试验研究,得出了优化条件。即:在搅拌转速300rpm,配矿比1∶0.3,粒度-0.074 mm占28.34%,液固比(L/S)3∶1 m L/g,硫酸用量0.6倍,浸出时间2 h,浸出温度80℃条件下,Ni、Co、Cu、Mn、Fe的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9.44%、99.17%、53.02%、99.62%、38.34%。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废干电池和钛白厂废硫酸制备锰锌铁氧体过程中硫酸盐溶液脱除钛钾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15L的硫酸盐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为95℃,pH值为1.5,反应时间为2h条件下,加入100mL双氧水,净化后溶液中的钛、钾、钠离子浓度分别为0.005g/L、0.005 g/L、0.084 g/L,达到制备高档锰锌铁氧体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酶水解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工业使用的两种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并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温度、pH值、加酶量、底物浓度、及酶解时间对玉米秸秆水解的影响,以探求最佳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7.
硫酸溶解法从废石油催化剂中回收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硫酸溶解氧化铝基体,使铂得到富集而从石油催化剂中回收铂。同时,用金属铝作还原剂,采用置换沉淀法回收部分溶解在硫酸溶液中的铂。研究了溶解温度、溶解时间、硫酸浓度和固液比对基体溶解率的影响。当铂催化剂基体为γ-Al2O3时,在6.0mol/L硫酸、100℃、2h条件下,大约95%的氧化铝溶解。当基体为γ-Al2O3和α-Al2O3的混合物时,在4h后大约92%的氧化铝溶解。此法可回收99%以上的铂及副产品硫酸铝。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浓硫酸水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步探讨了利用浓硫酸对玉米秸进行水解的影响因素,酸浓度、反应温度、固液比、粒度及灰分含量对水解效率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银杏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加酶量、pH值、液固比、超声波功率、酶解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银杏黄酮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 mg/g,pH值4.5,液固比10∶1(mL/g),超声功率240 W,时间80 min和温度45℃,此时总黄酮的得率为2.78%。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废干电池和钛白厂废硫酸制备锰锌铁氧体过程中,研究了NH4F对脱除硫酸盐溶液中钙、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4,反应时间为2 h,加入过量50%的NH4F的条件下,净化后溶液中的钙、镁浓度分别为0.012 g/L、0.053 g/L,达到制备高档锰锌铁氧体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从有机硅合成废催化剂中回收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盐酸介质中氯酸钠氧化浸出方法对废催化剂中的铂进行分离实验研究。对浸出过程的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用氯酸钠浓度、液固比等因素进行了单因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3h,液固比4:1,6mol/L盐酸2ml/g和0.4mol/L氯酸钠2ml/g时,铂的浸出效率可达87.43%。  相似文献   

12.
含油石化废催化剂低压脱油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低压脱油的方法对含油石化废催化剂进行预处理研究,分别考察了温度、压力、保温时间、升温速率等条件对低压脱油过程的影响,确定低压脱油的最佳实验条件:加热终温550℃;压力2×104 Pa;升温速率9℃/min;保温时间1.0小时。在此条件下,可完全脱除废催化剂的油质。并研究了此脱油过程中硫的走向与尾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海绵铜常压-加压两段硫酸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绵铜常压-加压两段硫酸浸出工艺。结果表明,海绵铜在室温、液固比6∶1、浸出时间1h的条件下,铜常压浸出率约50%;常压浸出渣在120℃、液固比9.5∶1、浸出时间3 h、氧分压0.4 MPa的条件下,铜加压浸出率99.4%,常压-加压两段总浸出率高达99.7%。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三氯化铁、硫酸铝和硫酸亚铁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三氯化铁除浊效果最好,硫酸铝次之,硫酸亚铁最差;在此基础上,通过投加活化硅酸作为助凝剂进一步进行实验,表明硫酸铝用活化硅酸作为助凝剂对于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具有相当好的效果,而三氯化铁对助凝剂反映不明显,因此,不适宜用其做助凝剂。  相似文献   

15.
生态因子对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发电厂循环冷却塔塔底粘泥中硫酸盐还原菌(SRB)进行分离纯化,探讨了SRB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研究了SRB的生长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表明,SRB适应中温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30—40℃。生长适宜的pH值为7-8,随着COD:SO4^2-值增加,各培养基中SO4^2-还原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使用转炉除尘水进行烟气脱硫是一种以废治废的脱硫工艺。在对湿法脱硫机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建立了喷淋塔脱硫试验装置,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确定了喷淋塔脱硫试验的液气比(L/G)、入口SO2浓度、反应接触时间、除尘废水温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影响脱硫效果和系统稳定运行的因素,得出了使用转炉除尘水脱除烧结烟气中SO2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用污泥焚烧残渣制生态砖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污泥焚烧残渣、粘土、粉煤灰为原料,考察不同配比条件、焙烧温度对制得砖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将污泥焚烧残渣、粘土、粉煤灰按30%、40%、30%质量比混合,在1050℃条件下焙烧6小时,制得的生态砖满足GB5101—2003优等砖要求;除Zn^2+离子外的重金属浸出浓度均低于Ⅰ类地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8.
复配增塑剂对聚乙烯醇熔融及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油和乙二醇为复配增塑剂,研究了复配增塑剂对聚乙烯醇的熔融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甘油与乙二醇配比为4:1,时熔融温度最低为163℃左右。复配增塑剂质量百分含量为30%-40%时。可有效降低聚乙烯醇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  相似文献   

19.
番茄酱生产废水生化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3L的中温37℃UASB反应器和4L的常温好氧SBR反应器进行实验,研究番茄酱生产废水厌氧、好氧生化性能。实验研究表明,废水COD进水浓度为1500mg/L时,低负荷厌氧、好氧的COD去除率均达到90%左右,厌氧在COD负荷上升到10g/(L·d)的COD去除率仍可保持在80%以上;好氧在HRT=8h时,COD去除率可保持在85%左右。  相似文献   

20.
高铝粉煤灰加碱煅烧活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氢氧化钠为助剂活化高铝粉煤灰的煅烧工艺。采用SEM扫描电镜观察了高铝粉煤灰显微状态下的形貌,X射线衍射表征高铝粉煤灰以及不同煅烧条件下所得产物的物相组成,得出高铝粉煤灰煅烧活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2 h,粉煤灰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1.2。煅烧后的产物主要为可溶性的硅铝酸钠(Na Al Si O4)和硅酸钠(Na2Si O3),原高铝粉煤灰中的石英、莫来石相基本消失,粉煤灰得到充分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