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贸实践》2006,(3):34-35
建筑节能总目标节能1.01亿吨标准煤 “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总计节能1.01亿吨标准煤,累计建设节能建筑面积21.46亿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15.92亿平方米,既有建筑改造5.54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索引--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每年拆除的建筑构成的空间,占新建总建筑面积的约百分之四十.一个10000平方米米建筑施工将创造500至600吨垃圾,而1万平方米的旧建筑物的拆卸将创造7000至12000吨垃圾.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据《建设报》报道:我国农村近8年间新建住宅49亿平方米,公共设施和生产建筑近9亿平方米。长时期以来,我国农村房屋建设进展缓慢,建国后的前30年每年平均新建、改建住房只有1亿平方米,这8年中,平均每年建房6亿多平方米,1986年农村人均住宅面积由1978年不到8平方米增加到17平方米以上。农房质量也有提高,1986年新建的农房中楼房占27.7%,砖瓦房占81.8%,打破了过去土草房占绝大多数的局面。农村的公共设施和生产建筑也有比较大的发  相似文献   

4.
1.居民收入的提高与城市化的步伐促成了房地产业强势的需求空间。中国房地产业的巨大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现有城镇居民住房面积需求增长。党的十六大对住宅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到2010年达到户均一套房,人均一室,若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10年共需要新建住宅41.3亿平方米,而且这个标准还只大致是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2)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城市化步伐的加速,保证和带动了房地产的需求。根据《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计划目标,到2005年中国人口控制在13.3亿内(不含我国港、澳、台地区),每年的平均自然增长率为9‰,2010年中国的人口控制在14亿。2002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37%,假定2020年达到50%,达到中等发  相似文献   

5.
探讨建筑节能设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新建建筑有99%是高能耗建筑,只有不超过5%采取了节能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中国建筑和地产能耗将在2020年达到10.9亿吨标准煤,如果大力推行低碳开发和建设,2020年我们可以把这一数字控制在7.54亿吨标准煤.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建筑节能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节能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同时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因此,本文针对目前节能热不断升温,建筑节能源潮正在以现代新技术为基础兴起,提出了怎样通过建筑设计达成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7.
建筑业是我国能耗最高的行业之一,并将在未来10年继续大幅增长.因此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绿色建筑的数量逐年提升,绿色建筑的面积也逐年增加,2014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1亿平方米,但仍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绿色建筑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些都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作出的战略部署.我省高度重视节能工作,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十一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必须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50%的标准,将节能要求落实到每一栋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到"十一五"期末,逐步过渡到建筑节能设计65%的标准,政府投资项目率先执行更高的节能标准.建筑节能是建设领域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为了促进建筑节能工作全面发展,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全省各地房产管理部门在组织老小区整治出新过程中,大力贯彻国家建筑节能方针政策,在建筑节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建筑节能趋势的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子  张超 《经济师》2010,(3):20-22
据统计,我国现有建筑430亿平方米,另外每年新增建筑16亿~20亿平方米左右,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能耗46.7%,其中包括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30%,以及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能耗16.7%。现在我国每年新建建筑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在这样的宏观形势下,加强对建筑能耗的预测分析,及时提出可行性应对方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建筑节能是建设领域一个重要热点,是建筑业技术进步的一个标志。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重大问题,它不仅能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能有效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带动整个建筑业的发展。我国一般建筑物设计寿命不低于50年,在如此漫长时间里,建筑物将消耗大量的各种能源。如何在不降低室内舒适的同时,提高能效己经排到议事日程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从2005年7月1日起,新建公共建筑工程必须实施建筑节能,到2010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节能达到50%,到2020年主要地区新建建筑节能达到65%。  相似文献   

11.
蔡穗声:改革开放10年来,我国的住宅建设以很高的速度在发展,然而,城镇的住房压力还不能说从根本上得到了缓解。在这里,令人忧虑的不是住房仍然短缺这一事实,而是短缺的性质。由于欠帐多,底子薄,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等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镇住房难的问题,还需要有一个长时期。这个道理,是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令人忧虑的地方在于,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住房压力,不仅具有绝对短缺的性质,而且具有相对短缺的内涵。广州市区1986—1989年新建住宅942万平方米,人均居住水平从6.62平方米提高到7.62平方米,目前仍有特困户1.5万户。显然,在每年的新增住宅中,有相当部分不是用于雪中送炭,而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的问题是资源短缺,能源匮乏,所以相继提出可持续发展和技能减排的计划。近年来,我国每年所新建的约20亿平方米建筑8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现有的441亿平方米存量建筑9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并且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建筑节能已势在必行。相对于现有普通建筑而言,节能型建筑科技含量更高,更好地利用了自然可再生能源,更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从而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或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采暖地区住宅的建筑节能主要是要降低住宅的采暖能耗。1996年7月《居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开始实行。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与新建建筑相比,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节能投资的回收周期又很长,加上住房体制上的问题,全国至今未见有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五”开局 1996年是“九五”计划开局之年。这一年福州房地产业和住宅建设,在“八五”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达到178亿元,建成房屋面积860万平方米,竣工住宅面积705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9平方米,住宅成套率达63.9%,新建解困住宅49万平方米,旧城改造完成3/5的基础上,实现199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53.36亿元,比1995年增长9.5%(全国增长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时期,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但由于某些原因我国的大量建筑存在质量不高、使用寿命不长的通病,造成了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住宅建设占了我国房屋建设的绝大部分,建设质量的好坏成了国民关注的重点.房屋渗漏是目前最易出现的通病之一,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房屋渗漏主要包括外墙、屋顶和室内渗漏.本文仅就住宅室内渗漏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建国三十多年来,党和政府对改善城市职工、居民的住房条件,做出了一定的努力。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1950—1980年的城市住宅投资总额为532.95亿元,住宅竣工面积为67658万平方米,尤其是近三年(1980—1982年)来,国家用于城市住宅的投资达310亿元,新建住宅竣工面积27300万平方米,平均每年竣工9100万平方米,比“文化大革命”十年平均每  相似文献   

17.
许新伟 《大陆桥视野》2012,(24):114-114,116
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亿平方米~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随着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推行节能建筑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每年竣工建筑总面积约为10亿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为5~6亿平方米,公共建筑为3亿平方米,而且其建设量正在逐年增加.办公建筑是公共建筑中建设量最大的建筑类型,由于其本身功能的复杂性和设计的多样性,使得其单位能耗远远大于住宅建筑,办公建筑节能的潜力大可挖掘.本文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能源节能设计、空间区划节能设计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德国住房储蓄及其中国本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伟琳  刘艳红 《经济论坛》2005,(23):121-123
一、住房储蓄中国本土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 我国住房需求态势分析 1.住房需求总量大。据建设部有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将从1999年的9.6平方米增加到12.5平方米。城镇现有住房中有4亿多平方米的住房需要拆迁改造。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城镇人口也将从目前的3.7亿增加到6.3亿(王家庭)。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每年新增约1800万~2000万城市人口,按城市人均住房22平方米计算,每年将需要4.4亿平方米的住房。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节能住宅需要通过对建筑的合理设计、合理选材.最大限度的把室内自然温度控制在人体舒适温度范围内,从而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空间,降低建筑物的运行能耗. 二、建筑节能的概念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建筑节能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室内温度的前提下,减少供热采暖、空调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并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