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本文将1994—2018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和贸易进口额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进口贸易额高度负相关,即人民币升值带来进口额的增加,人民币贬值带来进口额的减少,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口规模的影响程度在79%以上。随着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召开,我国将进一步扩大进口,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进口战略的推进和调整,同时完善进口汇率的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来防范由进口带来的汇率风险,着力将中国建设成为以进口为主的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VAR模型考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欧贸易动态影响。短期来看汇率升值出口减少,对进口的影响不显著;长期来看汇率升值出口、进口同时增加,对进口影响更大。另外,出口、进口对汇率的调整存在时滞,出口的调整速度比进口更快,时滞更短。  相似文献   

3.
巧用远期汇率获取进口业务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贸易中,汇率是处于不断的波动状态的,正是这种波动使得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存在一定的汇差,这一方面给进口业务带来了一定的汇率风险,比如,2002年下半年,欧元大涨,很多企业签订进口合同没有锁定汇率,导致到实际付汇时,增加了采购成本达20%以上。另一方面,这种汇差也可以给  相似文献   

4.
高校进口仪器设备采购过程中普遍存在采购需求倾向性严重、拆分规避管理及陪标现象常见、专家专业性不强、受汇率影响大、合同管理漏洞多等问题。文章通过对相关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从改变管理重心、填补管理漏洞、加强采购方式创新、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2~2013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对中韩双边产品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使用统计比较和GMM估计发现:(1)美元弱势调整下中国没有呈现向韩国出口产品偏转,而韩国明显增加了对中国出口产品份额。美元走弱下中国与韩国呈现较高的产品贸易互补性和较低的产品贸易竞争性。(2)美元走弱下韩元兑人民币产品实际贬值不利于中国对韩国出口产品,并没有引致中国从韩国实际进口增加。同期,美元兑人民币实际贬值既不利于中国对美国出口,也没有呈现中国向韩国出口产品偏转,并减少中国从韩国进口产品。实际汇率波动上升显著不利于中国对韩国进出口贸易,而中韩经济增长会显著地增进双边贸易。据此,建立和深化中韩自贸区来拓展贸易市场是重要的,借此扩大两国货币互换规模、创新金融工具来消减汇率风险,将会极大地提升中韩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测算了我国1985~2006年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然后用协整分析法实证研究了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对加工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使得加工贸易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弹性略高于出口弹性。另外,相对于汇率和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政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最大,这说明我国这20多年来的加工贸易发展虽然与汇率有关,但更多的是借助我国贸易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田丰 《中国海关》2008,(1):158-158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同样,在经济生活中,普遍观点认为,中国贸易顺差的变动方向将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方向相反。因为人民币汇率上升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外国商品更便宜,从而增加进口;对外国人来说则是中国产品更贵,因此减少购买并在宏观意义上降低中国的出口。这两方面的效应叠加将直接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贸易逆差,控制进口,2009年越南政府继续执行控制进口措施,如将进口商品分类为需要进口类、需要监察进口类和限制进口类。此外,对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将采取自动许可证管理,进一步扩大在通关前需纳进口税的商品目录。加强进口商品质量检查,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定的前提下,使用技术壁垒以限制进口。并计划从2010年1月起对家用电器产品实行强制粘贴节能标志。同时,采取有利于出口的灵活汇率;加大使用国货的宣传。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宣布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至今,人民币汇率呈总体升值的趋势。人民币的升值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业务,会导致进口规模扩大;也会导致出口换汇收入减少,造成出口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减弱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1994年初,人民币汇率贬值初期设定在8.7元位置上并没有远离均衡汇率,它对当年出口贸易的发展,改善国际收支是有利的。从全年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判断,人民币汇率将会取得1美元兑8.6元人民币的平均价位,这一价位对出口仍是有利的,对进口也不致涨价太大,它是一个合理的汇率。  相似文献   

11.
辛建军 《创业家》2011,(4):45-46
德华行是一家进口红酒供应链平台企业,设立在厦门象屿保税区,主要服务对象是经营低端进口红酒的中小经销商,为他们提供海外采购、海运、报关及仓储分流等一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韩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根据韩国海关统计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韩国自中国进口排名第一的商品为机电产品,进口总额为303.8亿美元,占韩国自中国进口商品总额的45.5%,机电产品进口增长10.0%。在这一类产品上,中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日本、美国和德国。随着中韩FTA的正式签署,中国未来每年出口韩国将少缴330亿元关税,这将极大鼓舞中国出口企业,但同时也存在挑战,如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如何兼顾价格竞争和技术竞争。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大背景下,研究如何扩大出口韩国的主要机电产品规模,并扭转逆差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琪 《商》2014,(14):42-43
本文以传统的利率理论和国际经济理论为基础,以1980年至2012年年度的出口占进口比,一年期贷款利率及人民币汇率指数为依据研究双率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了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的方法考察了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对出进口比值有负的影响,利率对出进口比值有正的影响,利率汇率之间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14.
由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造成国内外价格倒挂,为降低生产成本,用油企业纷纷转向国内采购,因此减少了进口。  相似文献   

15.
快讯     
《大经贸》2006,(9)
汇率下降韩出口企业锐减由于韩元兑美元的汇率下降,导致出口核算性恶化,放弃出口的韩国企业迅速增加。在近六年,韩出口企业数减少了8800家以上。2006年上半年有出口业绩的企业数比出口企业数最多的1999年减少了8816家。目前韩国有出口业绩的企业为2.3176万家,同比减少6.1%。对1998至2005年的汇率和出口企业  相似文献   

16.
企业转换进口市场具有化解外部风险和平抑进口波动的重要功能。本文系统描述了中国企业进口市场转换的特征事实,并探究了进口市场转换在稳定进口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企业转换进口市场的行为普遍存在,大约有90%的企业在长期内转换进口市场,大约有76%的企业在短期内转换进口市场。(2)汇率波动会显著加剧企业的进口波动,转换进口市场能够显著抑制汇率波动对企业进口稳定的负效应,该结论在进行内生性处理以及稳健性检验之后依旧成立。(3)企业转换进口市场主要通过进口来源地的供给波动和进口市场之间的关联性两个机制发挥作用,进口市场转换能够显著抑制汇率波动对非国有企业、小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进口稳定的负效应。国家应高度重视进口市场转换在“稳进口”中的战略性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企业降低转换进口市场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提高企业转换进口市场的能力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出现较大波动.本文根据2005年7月至2008年10月的统计数据,运用周期波动特征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十大进出口国别贸易的周期波动性.结果显示:中国对印度、俄罗斯、韩国和欧盟进、出口贸易的波动性较大,对日本、美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波动性较小.另外,出口总量周期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对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的出口波动;进口总量周期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对日本和韩国的进口波动.  相似文献   

18.
金守慧 《商》2014,(36):248-248
中国汇率改革在持续进行,汇改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所以向中国出口的韩国企业今后要时常面对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且升值预期强烈。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韩元对人民币汇率浮动率对韩国向中国出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韩国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颖  姜茜  廖芳 《中国物价》2010,(10):34-38
本文基于VAR模型研究2001.1-2008.12人民币汇率、FDI等因素对中美两国双边贸易的影响.以分析造成中关贸易不平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是影响中美双边贸易的重要原因,其对进、出口的影响取决于人民币多边汇率和中美双边实际汇率的综合比较,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将减少我国对美进口并扩大对美出口.美国经济变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非常突出。此外,国内贸易政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韩国产业联合会表示,韩国、中国和日本的石油公司将于9月份在首尔举行会谈,讨论如何加强其采购原油时的集体议价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