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在我国大中型城市,土地寸土寸金的形势下,为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小高层、超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高层建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大,且施工周期长,抗震性能要求高,工程质量和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本人从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针对高层建筑施工中对质量有影响的人员因素控制、"三线"控制、混凝土强  相似文献   

2.
容万 《魅力中国》2014,(8):344-34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在不断扩张。城市的土地资源目益稀缺,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大潮中不断涌出。高层建筑不仅为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工作生活的使用空问、更多的绿地。也带来了高难丰富的城市规划,使得城市越来越蔓。然而它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有些高层建筑忽视了城市设计,孤立的存在于城市环境中。没有亲切感,使人们对之产生畏惧感。再加之交通问题,高层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已成为目前城市设计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缓解土地紧张局面,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在城市建设中出现,并且对于建筑地下空间的利用逐渐向着深层发展。但是随着高层建筑地下深度越来越深,其施工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并且能够节约大量的建筑耗材。本文就对逆作法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在高层建筑地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卢雷 《魅力中国》2011,(10):34-34
现在,高层建筑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住户的舒适性,设置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高层建筑的质量特别受到重视。结构设计作为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其质量的好话对建筑物的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都有着界定性的作用。文章结合平常的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超负荷,地面交通拥堵,建筑空间狭小,城市抗灾自救能力降低,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就迫使人们向城市地下开辟新的空间领地.目前发达国家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已十分普遍,并形成了适合本国特色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任绅祥  章耘芸 《魅力中国》2014,(10):334-334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民经济也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和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在不断扩大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中可利用土地资源在不断减少,这就需要建筑物的高度在不断的增加,以达到节约占地面积的目的,与此同时我国的高层建筑也进入到了一个繁荣发展时期,其需求在不断增加,数量和规模等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都采用了性能良好、稳定性较强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但是高层建筑需求的多样性使得对于框架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框架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的紧张性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做好高层施工组织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逐步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建设中愈来愈多,然而其发生火灾时的危害性巨大,且灭火的难度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必须深刻认识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性。本文从消防给排水、防排烟、电气设备等方面,对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四通八达的格局、鳞次栉比的高楼,城市发展的足音回荡在每一个角落,让大家充满了期待与欣喜。那些曾经以土地为生,世世代代在土地中春种秋收的人们,把土地献给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  相似文献   

10.
王正强 《魅力中国》2014,(25):321-321
现代社会的而发展,城市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于各类建筑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而现代土地资源逐步成为了资源,因此高层建筑的建设工程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属于较为普遍的项目工程。建筑行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其各项建设技术均有了较大的提升,其中给排水工程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的使用价值、经济性及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分析了高层建筑中给排水施工的基本内容,如排水系统、生活给排水、辅助给排水、消防给排水等,为从事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由于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城市人均占有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住房需求,城市建筑物的高度正在不断上升。现阶段高层建筑在建筑项目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与普通的建筑工程相比,高层建筑更加节约用地、能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价值。同时,高层建筑项目对施工的技术和设备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工程结构的施工,对整个高层建筑项目而言极为关键。施工单位想要实现对高层建筑项目质量的有效控制,就必须对工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给予充分的重视。新兴的预应力技术在应对高层建筑的技术问题时更具优势,在各种类型的建筑项目施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推广和应用,对于增加高层建筑稳定性有着显著的效果。文本从预应力技术入手,研究了应用这一技术的具体应用,以及更好的发挥技术价值的途径,希望能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然而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从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两个方面介绍了城市空间对高层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的印象里,济南并不是一个"高度"城市.在市中心,几乎见不到"出类拔萃"的高层建筑.相比于其他省会城市不断刷新的建筑高度,济南略显含蓄.  相似文献   

14.
胡凡 《魅力中国》2014,(21):342-342
近年来,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在我国大中型城市,高层建筑正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高层建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而土建施工是高层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采取恰当、高效的施工技术,才能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确保整个土建施工的安全。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土建主体阶段施工的施工准备、主要工序以及土建施工技术与其他专业的协调配合进行了探讨,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许健  杜思宇 《魅力中国》2013,(19):320-320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土地昂贵,城镇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正朝着现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功能复杂,设备繁多,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像一般建筑那样从外部进行灭火,给扑救工作和人员疏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国内外高层建筑的火灾已发生多起,有的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此.对高层建筑的灭火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高层建筑的火灾规律、火灾特点和扑救措施,以适应高层建筑大量涌现的发展趋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建设主体,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问题,本文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从前期准备、主体施工、装修安装等方面阐述建设高层建筑所要采取的管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起到了重要作用。城市高层建筑是现代建筑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展示之一。但是,高层建筑在美化了城市,丰富了城市景观的同时,也给消防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首先阐释了高层建筑消防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消防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城市快速扩张中对山地土地资源开发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丘陵占陆上国土面积的69%左右,各地对荒山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大量投资,主要集中于林果业、种植业等开发建设.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口激增,住房需求增多,山地住宅建设既是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山地的一条途径,也成为城市房地产发展的趋势.呼和浩特市"十一五"规划围绕建设现代化首府城市的目标,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城市改造建设,建成区面积将由140平方公里扩展为200平方公里,对土地的供给压力加大,集约利用和开发城市土地对城市土地供给有重要意义.其中,山地住宅开发将成为一条可观途径.  相似文献   

19.
程爱平 《魅力中国》2014,(13):332-332
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中,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人口分布越来越密集,这就为建筑消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同时也对建筑电气中的消防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在发生火灾危险时,通过利用各种消防设备,减少损失,成为建筑电气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口的上升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城市土地资源也愈加紧张,而为了达到人们的需求,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施工场地地质比较差的情况下采取建筑桩基工程技术,可有效让建筑物的承受能力得到提升,并降低沉降差所带来的危害以及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以简介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方式为入手点,并对建筑桩基工程施工准备、施工环节进行了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