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虚拟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在促进实体经济繁荣的同时,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主要从货币界定、货币需求、货币乘数等方面变化,探讨了在虚拟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的控制难度加大,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也大大降低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虚拟经济发展对现行货币政策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本文主要从供给主体、层次货币界定与计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等方面的变化,探讨了虚拟经济发展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虚拟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在促进实体经济繁荣的同时,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主要从贷币界定、货币需求、货币乘数等方面变化,探讨了在虚拟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贷币供应量的控制难度加大,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也大大降低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网络虚拟货币本质及其监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磊 《商业时代》2007,(4):56-57
网络虚拟货币日益普及,并对传统货币本质及职能形成冲击。本文从新货币经济学对货币本质的阐释出发,分析了我国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及其与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现行货币政策及实体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前,货币与资本流动绝大部分是因贸易和投资所引起的,贸易支付和产业性投资本身就是金融活动的基本内容;然而70年代以来,90%以上的金融活动已经与贸易和投资活动关系不大,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剧烈增长,使金融活动日益脱离现实经济活动而独立存在和运行。虚拟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大大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使得传统的较为理想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有效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使货币政策传导主体、传导机制变得更为复杂,从而使货币政策效果出现弱化趋势。本文通过分析虚拟资本积累对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冲击,提出伴随着虚拟资本积累的扩大,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及最终目标进行适当调整是必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点,成为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研究中有种争论即货币政策是否是中性的。关于此争论,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分两条思路进行分析,其一: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的调整→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消费,其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货币供给量变动→投资。以2008—2012年我国实行的货币政策为例,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是非中性的,货币乘数是稳定的,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不大,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应当逆风向实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泡沫的虚拟经济决定论及其实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房地产具有虚拟资产特征。对房地产泡沫的虚拟经济决定论的实证检验包括: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利率政策、信贷波动及股价各自之间的相关检验。结果发现,货币供应量、利率等虚拟经济变量对房地产价格都存在显著的影响。整体而言,来自中国的实证分析初步支持了房地产泡沫的货币推动假说,房地产泡沫是一种货币现象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经济运行离不开货币,货币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交换媒介,货币政策也一直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1990-2013年货币供应量为基础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据此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雯雯 《商场现代化》2009,(17):168-169
本文就虚拟社会的诞生及蓬勃发展而引发了对虚拟经济的思考。针对现行虚拟经济体系和虚拟货币发行的不规则性提出了疑问,并建议用注意力作为标准来制定虚拟货币价值定价体系,避免虚拟经济通货膨胀等不良经济现象的发生,保障虚拟货币及虚拟财产持有者的利益;主张以注意力为不同虚拟货币间兑换率测衡标准来解决虚拟货币间的通兑问题,实现虚拟世界交易的最大化便利性。  相似文献   

10.
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的问题是西方货币理论的主要争论点之一。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对货币是否中性问题的探讨实质上推动了货币理论的发展。同时,这一问题导致人们对货币政策的不同理解。一般来说,货币中性论者认为货币政策应注意最终目标的控制;货币非中性论者则认为货币政策应注重中间目标的控制。目前,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对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我国在借鉴西方货币政策时应该注意到这一理论分歧。  相似文献   

11.
王海龙 《商业时代》2008,(14):76-77
网络虚拟货币是网络经济下的一种新型货币形式,是解决网上小额支付问题的模式之一.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络虚拟货币在网络经济活动中面临了诸多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网络虚拟货币发展给自身和现实经济带来的危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商》2015,(38):195-196
"互联网+"思维的产生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促进了虚拟货币的发展。虚拟货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但具有诸多货币性质,随着"互联网+"计划的深入,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和规模将逐渐增大,对现实货币政策的影响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3.
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兼论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熊彼特的非常信用理论、内生-外生货币理论、托宾的货币增长论、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货币税模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等西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货币作用机制观的剖析,论证货币政策在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中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战略设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货币单一规则和泰勒规则的基础上,在模型中加入资产价格来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通胀及资产价格之间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货币供应量与GDP缺口、通胀、房价指数存在负向变动关系,却与股价指数正向相关。增发的货币供应量越来越多地流向了虚拟经济,致使流向实体经济的部分逐步下降,解释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猛增,而实体经济仍固步不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张樊 《商场现代化》2008,1(15):371-372
对虚拟货币风险的分析是设计虚拟货币规范制度的前提,虚拟货币对国家即中央银行、发行人和消费者三个方面分别存在着风险。虚拟货币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国家税收造成影响;虚拟货币会给发行人带来安全、法律及流动性等风险;虚拟货币给消费者带来、回赎、系统、隐私权、"贬值"及合同等五个方面的风险。安全风险目前是发行人和消费者所面临的最大共同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虚拟化趋势的加强,出现了许多用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种种谜团,这些谜团背后的深层原因何在?本文从货币数量出发,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关系进行研究,试图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通过分析实体经济中价格指数不断下降出现总体上的通缩趋势,而虚拟资产价格不断膨胀的现象,揭示出在经济虚拟化条件下,货币政策必须考虑虚拟经济对货币的需求,以使货币供应满足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非仅仅考虑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回顾其他学者的研究,结合虚拟货币的类型和本质,分析了虚拟货币与其他货币的联系、虚拟货币的风险、虚拟货币的未来等相关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虚拟货币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8.
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工具,极大地促进了虚拟网络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消费,但是虚拟货币的特殊性也为经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虚拟货币的发行人、持有人及法律秩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虚拟货币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宽松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通过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使企业资金使用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从而阻止经济下滑,促使经济企稳回升的货币政策。但当货币供给与需求失衡时,会造成货币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通过分析货币宽松下的流动性过剩,以及对经济发展、大众生活的影响,结合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虚拟经济逐步呈现出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独立性特征,虚拟经济对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著。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状态下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成为理论界炙热的课题。笔者将各类资产价格作为整体来研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提出放弃货币学派的"单一"货币规则,并将"加权的虚拟资产价格指数"作为货币政策制定与经济稳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