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吴析  应韵 《云南金融》2012,(7X):217-218
我国业已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和消费大国,从事大宗商品交易企业的融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别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发展状况及制度安排两个方面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为寻求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析  应韵 《时代金融》2012,(21):217-218
我国业已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和消费大国,从事大宗商品交易企业的融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别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发展状况及制度安排两个方面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为寻求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发展商业银行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业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业务在产品创新和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但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分析商业银行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确立银行自身及产品的定位,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多种方式提升银行竞争力,完善开展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业务的法律、人才条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银行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贸易日益活跃,包括能源、矿产、农产品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由于这些商品性质稳定、标准化程度高、市场价格透明、容易变现、并且具有现货和期货市场的特点.国际上特别是欧洲的银行纷纷开发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来解决客户贸易链上的融资问题。本文就我国发展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5.
2014年2月以来,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加大,信用证贴现利率上升、银行审核更加严格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以铜和燃料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企业反映贸易融资的总体成本增加,收益空间缩小,特别是青岛港事件之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潜在风险逐渐暴露.由于国内大宗商品融资起步较晚,贸易融资风险控制与监管技术相对滞后,贸易融资的长远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难题.  相似文献   

6.
党红超 《金融博览》2014,(19):43-43
大宗商品融资异化,这个曾经模式陌生的融资方式,因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和山东昌华资金链危机被大家熟知。大宗商品融资异化区别于传统的商品融资,后者融资方式往往是基于真实贸易背景,商品融资主要用于货物进出口。前者融资方式充分利用了大宗商品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利用信用证到期时间差将融到的资金进行投资,利用境内外货币汇差与利差赚取稳定收益。  相似文献   

7.
除面临传统贸易融资所存在的风险外,大宗商品融资还面临着市场价格风险和信用证被套现或挪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银行业在过去的十年里,不断创新和发展贸易融资产品与服务:从传统信用证项下的打包贷款、议付与贴现及进口押汇,发展到托收、汇款和银行保函项下的各种贸易融资产品;从仅以融资为目的议付或贴现,演绎到兼顾融资与转嫁风险的福费廷与风险参与;从在资产负债表内核算的进口押汇,逐步创新了进口代付、保付加签融资和远证即付(远期信用证即期付款UPAS)等产品;从着眼于贸易流某一环节的融资产品与服务,发展到供应链融资与结构性贸易融资,及至目前一些银行正在积极探索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6月以来,由于大宗商品(金属)贸易融资风险事件频发,境内外银行开始收紧信贷额度,银监会首次将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风险与矿产、房地产并列作为监管机构重点防范的信贷风险领域。为此,本文在分析大宗商品(金属)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现状、主要模式和风险点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我国大宗商品(金属)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现状(一)当前我国大宗商品(金属)贸易情况大宗商品通常指可进入流通领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变化,一些商业银行根据大宗商品标准化程度高、流动性好、现货交易活跃等特点,开发出了结构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并逐渐成为主流的融资方式。结构性贸易融资,是指存货和(或)商品流可以从其所有者处单独分离出来并用于抵押及债务清偿的一种融资方  相似文献   

11.
马汝栋 《中国外汇》2013,(15):62-63
除面临传统贸易融资所存在的风险外,大宗商品融资还面临着市场价格风险和信用证被套现或挪用的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社会资金面偏紧,一些企业利用大宗商品单笔交易资金额大、变现快等特点,对信贷资金进行套现或挪用,而引发媒体舆论强烈关注的钢贸信贷危机、融资铜贸易等,更是将与大宗商品融资相关的风险推上风口浪尖。防范虚假交易和重复  相似文献   

12.
苏芳芳 《中国外汇》2015,(20):32-34
要防止重复融资情况的发生,需要各家银行共同努力,规范业务操作,在满足企业正常融资需求的同时,规避潜在业务风险。重复融资开始进入监管部门的监管范畴,源于大宗商品的大额贸易融资。大宗商品贸易商利用银行间信息不对称和银行管理不到位等缺陷,在不同银行间或通过重复质押进行重复融资,或通过重复贸易背景重复融资,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当然重复融资不仅仅存在于大宗商品贸易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管理》2008,(5):59-59
针对大宗商品进口商的“进口全程货权质押授信业务”融资产品,可以解决中小进口企业的融资难题。据深圳发展银行有关专家介绍,与国外相对固定的交易商有一定合作历史,以信用证和进口代收方式,进口大宗商品如:原油、矿石、金属、木材、粮油、汽车等的进口商,可将“未来货权”质押给银行,即通过向深圳发展银行提出融资需求并获得该行审核,  相似文献   

14.
标准仓单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的应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进  李辉 《新金融》2010,(10):63-64
随着银行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把握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特点,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进而获取更高收益是商业银行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控制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角度出发,探讨结合银行监控下的套期保值头寸,在贸易融资业务中将标准仓单作为风险退出手段的应用模式,并就如何建立起这一应用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出现了大规模增长,国内保理和进口贸易融资等供应链融资业务也随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于大宗商品贸易金额和资金流规模较大,一些贸易公司会利用银行间信息不对称和银行管理不到位等缺陷,在不同银行间重复融资,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深入和大宗商品贸易发展迅猛,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带来了商机,但也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提出了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风险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深入,大宗商品贸易发展迅猛,向商业银行在其实践操作中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挑战。本文着重探讨商业银行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的风险评估,从大宗商品结构贸易融资的风险入手,介绍了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进口信用证业务中,尤其是大宗货物进口,进口商没有大笔流动资金作为保证金开证,往往到银行融资或授信开证。这样,开证行对外承担了第一性付款责任,对内向进口商予以了资金融通。现今的进口信用证 业务往往包容着银行的受信融资,而银行在进口信用证业务中进行授信融资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进口信用证业务本身是一种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风险性大的较为复杂的业务。进口融资业务主要有授信额度开证、进口押汇、信托收据和提货担保。进口开证融资业务涉及的风险主要有。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贸易规模的稳步扩大和贸易金融创新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融资的发展。以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的兴起和大宗商品融资解决方案的引进为标志,国际国内贸易融资得到了广泛运用。那么,贸易融资的具体优势体现在哪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当前贸易融资产品中最新涌现了哪些创新产品?如何把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的风险?本期《中国外汇》特约了国际业务专家,探讨贸易融资的优势所在,分析创新产品,把控融资风险,以期引发业界更为深入的交流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林建煌 《中国外汇》2012,(16):32-3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贸易规模的稳步扩大和贸易金融创新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融资的发展。以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的兴起和大宗商品融资解决方案的引进为标志,国际国内贸易融资得到了广泛运用。那么,贸易融资的具体优势体现在哪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当前贸易融资产品中最新涌现了哪些创新产品?如何把控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的风险?本期《中国外汇》特约了国际业务专家,探讨贸易融资的优势所在,分析创新产品,把控融资风险,以期引发业界更为深入的交流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