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应用最多、最基本的护理技术之一,也是护理工作在治疗疾病、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给药途经。如何才能在提高穿刺成功的基础上,减少患者的痛苦是护理工作者的护理重点。本文对568例患者静脉穿刺进针角度进行对比,发现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与患者受到的疼痛程度相关,进针角度越大,进针时的疼痛程度越小,甚至达到无痛。现将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危重患儿、大面积烧伤以及老年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要点的阐述,旨在为提高静脉置管术的水平,保证患者临床输液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奠定基础,并期待能够为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拔针技巧。方法将1000例次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0例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拔针方法,实验组采用新的护理干预方法,即加强责任心、掌握操作技巧、熟知患者,做好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拔针后存在的不良反应(明显疼痛、出血、瘀斑、皮肤破损)。结果实验组患者拔针后的明显疼痛、出血、瘀斑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取护理干预对保护静脉、提高护士再次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是个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要求人才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人要重新学做三件事:学"说"一掌握一门外语;学"写"---掌握计算机操作;学"走"---掌握驾驶技术.  相似文献   

5.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之一,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龄网民数量持续增加,老年群体使用网络的频率也逐年提升,但老年群体遭受的网络安全风险的概率也在逐渐提高,老年人网络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分析老年人网络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基于KAP理论的知识、信念、行动三方视角提出老年人网络安全素养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静脉留置针在呼吸科中的应用和护理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86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对相关的护理措施进行实施,并对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35例,包括3例局部渗血、2例导管脱出、11例静脉炎、15例液体渗漏以及2例静脉血栓、2例皮下血肿。结论对无菌技术操作进行严格的执行,对套管针穿刺方法有所掌握,正确封管、封管液配制准确,及时处理并发症问题,可有效促使留置针的使用,进而使留置针留置的成功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技术下,超声技术为麻醉学科成功的摆脱了"盲目"的探式操作,来到了可视化操作的时代。这在医疗界中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为较好的消息。本文针对超声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简单阐述了经食道超声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静脉输液的专业化发展,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因此,加强护理人员静脉输液中常见问题的学习,掌握应对措施能够预防和防范静脉输液治疗中的风险,提高静脉输液安全和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和纠纷。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是老年人,随着人口愈加老龄化,冠心病对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处理技术。我院通过了解老年人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的特点,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提高其治疗的成功率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自2013年1月11日,本科室接受动脉穿刺108例,其中桡动脉103例,股动脉5例;男65例,女43例;年龄42~79岁,平均67岁,60岁以上56例。  相似文献   

10.
在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经济不断增强,老年人的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老年人的供养、医疗、娱乐和教育等各方面都有所顾及,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保护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网络。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结构的发展变化使得我国的老年保障的重要性逐年提高,但仍然存在内容欠缺、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5,(12)
我国现阶段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逐步增多,关注老年人生活状况,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老年人家庭养老资产是指老年人家庭或老年人本人所拥有或控制的能用于养老的各种资源,包括货币类、物质类、人力资源类和权益类等四大内容,是老年人养老生活的基础和必要经济条件。改善老年人养老生活质量,必须不断丰富老年人家庭养老资产。  相似文献   

12.
临床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法是儿科疾病的治疗和抢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通过实践,现总结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和分析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情况,为以后临床运用静脉留置针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于我院近期收治的神经外科病人60 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进行输液治疗,观察疗效,并总结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 采用静脉留置针法输液的60 例病人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只有2 例出现静脉炎,总体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静脉留置针可在神经外科中广泛应用,值得推广.只要正确掌握穿刺方法,严格无菌操作,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便可使用静脉留置针法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多宝贵的抢救和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4.
PICC是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具有操作简单、对人体伤害小、在体内留置时间长等特点,所以在抢救重症患者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血液净化治疗和静脉输液治疗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血管通路。PICC置管是可以长期提供营养和治疗的手段,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并发症。因此在PICC置管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对其的护理也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15.
机电一体化是一项先进的技术,其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可以简化施工操作,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工程机械行业在不断发展,而且工程机械企业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这也使得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强,企业必须不断的改进技术,加快工程的进度。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这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起到了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而且还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其优良的特性得到了工程管理人员的青睐,在工程机械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在优质护理临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儿科的60名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名,观察组采用分层分组方式进行管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两组专业理论、技术操作、病区护理质量以及医患满意度等各项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专业理论、技术操作、病区护理质量以及医患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成绩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层分组模式进行管理,不仅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技术操作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患者的满意度和病区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有效推动了优质护理临床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学生能将大气污染控制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结合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进行了大气污染控制工艺中控DCS仿真资源的的建设,建成了"火电厂大气污染控制"和"钢厂大气污染控制"两套工艺虚拟仿真操作,既能与理论教学相互呼应,又能实现培养学生的"技能+技术+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静脉真空采血的失败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自制静脉真空采血失败原因调查表,调查我科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采血失败患者158例,对采血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与护士静脉采血技术、患者自身情况和采血系统质量三个方面有关。结论分析真空采血失败原因,提出预防对策,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静脉采血技术和针对不同患者情况进行穿刺采血,严格检查采血系统质量三个方面,提高静脉真空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例如留置时间不理想、穿刺失败等,从患者和护理两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总结在我院采用静脉留置针100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方法和效果。结果 100例患儿中,最短留置时间为2d,最长留置时间为7d,平均为5d。只发生1例穿刺点周围小面积皮肤感染,未出现全身感染的案例。结论在小儿输液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可减少患儿痛苦,降低护理工作量,临床操作简单,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用振冲法加固地基主要是通过在地基中形成密实桩体和挤密作用,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作用。其特点是技术可靠、机具设备简单、操作技术易于掌握,可节省三材、加快施工速度节约投资。碎石桩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加速地基固结,使地基承载力提高1.2倍-1.3倍。现结合珠江堤岸整治工程浅谈振冲碎石桩在护岸基础加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