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深圳     
《住宅与房地产》2007,(2):68-68
超过1亿元人民币 多家香港上市房地产公司计划提高在内地投资额 德勤最新公布的一项房地产策略调查结果显示。香港上市房地产公司仍然认为内地房地产市场势头向好,准备在2007年维持甚至提高投资内地房地产市场的金额。  相似文献   

2.
海外融资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主要企业海外上市捷报频传,中国移动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并且分别在1997年10月筹资43亿美元、1999年10月筹资20亿美元、2000年11月筹资69亿美元,目前已经成为香港市场上具有主导作用的蓝筹公司;中国石化2000年10月筹集35亿美元,在香港股票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中国联通2000年10月筹集57亿美元,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中国石油2000年3月筹集29亿美元,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这些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成功上市,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利用海外资本市场提供了经验(见图二)。  相似文献   

3.
中升高升     
《经营者》2010,(3)
它将赴港上市,上市使它有钱更好拓展中国市场2010年1月6日,关于大连中升集团将赴港上市的消息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据称,中升集团3月将在香港IPO(首次公开募股),计划筹资8亿美元至10亿美元(约62亿元至78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罗声 《英才》2010,(6):125-127
太古集团旗下最知名的产业之一——太古地产,于2010年5月3日公开招股。这家香港老牌地产商已是第二次计划上市。早在33年前,刚成立5年的太古地产就在香港和伦敦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1984年,在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时候,母公司太古集团将其私有化。如今,事隔26年后重新计划上市,太古地产吸引了不少目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家》2008,(13):20-21
2008年6月27日,沪指重挫5.29%,收于2748.43点。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到现在,股指下跌了55%。香港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从牛市到暴跌,很多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掌门人身价也大大缩水。截至6月20日,曾经的首富杨慧妍身价缩水将近850亿港元,而缩水幅度最大的是张茵,缩水比率达74.5%。  相似文献   

6.
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日前表示,该集团决定不选择在香港上市。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阿里在主动取消在港上市计划后,将把工作重心转往赴美上市。  相似文献   

7.
2009年下半年,内地房企掀起了赴港上市的热潮,宝龙地产便是这股热潮中的“浪花”一朵。10月14日,宝龙地产正式在港股主板挂牌,按发售价每股2.75元计,集资净额21.756亿元。  相似文献   

8.
2001年8月,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这只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上市的“企业航母”,在大陆资本市场初次试水,大陆资本市场为之涌动。中国石化以总资产3602.9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043.47亿元、净利润140.18亿、市值2412.31亿元,各项指标第一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纪亮  刘奔 《中外管理》2011,(1):88-91
“折腾”了十年之后,孙蔼彬脸上的笑容格外轻松。在过去的十年中,他掌控的台湾最大ERP企业鼎捷电脑,为了与神州数码实现合作、拓展大陆市场,放弃了一次香港上市计划、经历了两次更名、进行了三次股权变更,还不得不在2008年1月,以一家运营良好的健康企业的身份,从台湾证券市场退市。  相似文献   

10.
梁积江 《英才》2005,(4):19-19
市场上什么事都会发生,发生什么事都很正常。香港首富李嘉诚掌控的长江实业将2.14 亿股中国人寿股票全部卖出,获利3.53亿无疑是平地惊雷。一个时期,当中国人寿在香港、美国两地同时上市时,市场上有一种说法,在成熟  相似文献   

11.
《福建质量管理》2011,(3):57-57
记者近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1月以来,全省共有5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再融资,募集17.65亿元。其中,元力股份在创业板上市,国脉科技实现再融资,森宝食品等3家企业在香港、马来西亚上市。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已有180多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8,(19):53-53
2008胡润百富榜第8名,财富:215亿;2007财富:200亿元。 2005年,公司在美国上市,融资4亿美元,成中国首家登陆国际主流资本市场的民营企业。2007年,公司产能540兆瓦,销售收入超百亿美元,跻身世界光伏行业前三强。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太古地产准备在香港上市,最多拟筹资208亿港元。但受累于欧债危机,在公开认购和国际配售均反应欠佳的情况下,太古不得已搁置了上市计划。6月,又传出太古地产正接洽新加坡枫叶基金,准备将其位于香港九龙塘的义一城购物中心作价220亿港元出售给对方的消息。  相似文献   

14.
案例:2008年6月,博润投资以境外基金角色,在兴业太阳能IPO前夕投资200万美元,后者于2009年1月13日在香港主板逆势上市(代码0750),发行价1.05港元,融资1亿港元。2010年4月,已经上市退出的博润投资又一次充当财务顾问角色,协助策划闪电配售,融资2亿港元,融资额是IPO的两倍。  相似文献   

15.
香港创业板改革的原因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创业板成立9年来,发展速度缓慢,与世界知名二板市场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本文在对香港创业板上市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分析了香港市场存在的制度缺陷和改革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资金缺口达400亿奇瑞上市行动悄然提速 “奇瑞的上市计划已提上议事日程,但何时上市,是选在海外上市还是内地,目前还在秘密商谈中,奇瑞内部还不想对外披露此事。”一位接近奇瑞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奇瑞已完成了股份公司的改制工作,上市准备工作早在2005年年底已启动。”这是奇瑞在2004年年初萌发上市意愿并在当年年底计划搁置后,再次谋求切入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世界》2007,(9):48-48
投资银行家和监管机构的消息人士表示,除非企业寻求筹集的资金超过10亿美元,或计划在香港和中国内地同时上市,否则中国监管机构将不再批准企业赴港上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常璟 《财会月刊》2005,(1):59-60
2003年末,我国两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分别在海外资本市场成功融资。11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首先叩响了海外融资的大门,筹资超过6亿美元,继而是我国内地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12月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筹资达35亿美元。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新景象,说明通过上市融资,保险资金的规模正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9.
魏中  赵英 《上市公司》2003,(8):30-32
2002年4月,招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了15亿股社会公众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注册资本金由42亿元增至57亿元,成为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筹资金额和流通盘最大的上市银行。招商银行是1987年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在境内30多个大中城市和香港设有分行,并已获准在美国设立代表处,同时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家银行总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何春梅 《英才》2011,(6):82-83
和一般的销售商不同的是,嘉能可在帮你卖东西的时候,同时也在打着你的主意,一旦市场挫跌,它就可能会出手直接买下这些生产商。一家神秘而又低调的大宗商品实货交易巨头,突然闯进了投资者们的视野里。它叫嘉能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都要看它的脸色,它打算在伦敦交易所上市,计划募集160亿美元,这将是伦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它还打算在香港二次上市,这也将是香港今年最大的IPO。5月13日,今年香港和伦敦最大的IPO开启了。嘉能可本次计划发行12.5亿股,市场预测这次IP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