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以国际竞争力理论为依据,阐述了“辽宁产业竞争力报告”的主要内容,最后介绍了我们已经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笔认为:辽宁是中国东部,中部地区经济竞争力下降最快的省份;造成辽宁工业竞争力持续下降的首要因素是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长期偏低,金融保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我省服务业竞争的提高,产业结构竞争力提升缓慢,三次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化结构水平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2.
本文按可比的统计口径,对中美服务业结构进行了详细比较。以美国相同经济发展阶段服务业发展情况为参照,我国服务业各行业发展水平体现为“二高、三相当、七低”。参照美国服务业发展轨迹,我国服务业未来发展趋势可概括为“十有空间,一稳定,一下降”,服务业各行业未来吸纳就业情况可概括为“九有空间,三有限,一下降(批发业和零售业分开单列)”。  相似文献   

3.
一、河北省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北省经济逐步进入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阶段,服务业发展得到了应有的重视,1988年,服务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顺序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使河北省服务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初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服务业体系,并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服务业发展迅速,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20…  相似文献   

4.
广东珠三角地区到2020年将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世“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区域经济现代化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甘肃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优化甘肃省产业结构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基于1978—2013年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了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关联度。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三次产业关系密切;第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第三,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商周刊》2011,(12):92-93
随着青岛市“同城时代”和“桥隧时代”的来临,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由南向北梯度转移的快速推进中。作为青岛市的主城区和梯度转移的前沿,市北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和文化优势。市北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立足本土特色优势,审时度势,科学谋划,确定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业结构促优化、建设管理出精品、人民群众得实惠、党的建设上水平”为主要任务,按照“优化布局、统筹发展、提升品质、凸现特色”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湖南是农业大省、资源大省,俗有“三乡一地”之美称,即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和旅游胜地。丰裕的自然资源为湖南发展经济提供了优势,并由此形成了以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产业结构特征。这种资源型产业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短缺经济”时代,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然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国际经济背景的变迁,这种资源型产业结构的缺陷明显凸现,低层次、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直接导致了湖南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地区竞争力进行评价排序结果表明:湖南经济竞争力从1980年的14位下降到1995年的第17位,总得分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在新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背景下,湖南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温州市围绕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浙江省科技创新副中心的总体部署,以“征收拆建”和“租赁改造”相结合推进“腾笼换鸟”工程,加快旧工业园区“优二兴三”、“退二提二”改造提升步伐,将瓯海经济开发区(梧白片)改造提升为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重点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9.
通过SWOT方法分析青岛市发展高端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发现青岛市有较大的潜力。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青岛市必须重点打造汽车、造船、海洋工程、能源和环保装备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和以金融业、科技信息、物流与创意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等三大高端产业,以加速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2002—2009年福州市服务业发展的时间特征、产业结构特征以及空间结构特征。以福州市5区8县(县级市)空间单元为研究对象,计算了福州市服务业发展空间非均衡和极化水平。研究发现,2002—2009年,福州市服务业空间非均衡程度减少,但是空间极化变化趋势不明显。2008—2009年,福州市服务业“中间阶层消失”现象的确存在,组间差异扩大是福州市服务业空间极化程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经济月刊》2011,(5):128-129,131
2010年,中国经济率先走出谷底,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中的领跑者。2011年,中国市场面临新机遇、新发展。以“新闻中的品牌、新闻中的人物”为主题的“中国竞争力论坛暨诚信与发展高峰会”在北京国务院二招宾馆举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预测及其结构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加锋  刘毅  张雷  王丽艳 《经济地理》2006,26(6):1005-1008,1017
采用成分数据,利用球面投影降维的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2004—2008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预测的5年内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型,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一、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迅速增长。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效益进行评价,指出今后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象依然存在,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致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协调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关键要做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以增强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发达的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着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制造业升级和整体产业链竞争力低三大突出矛盾,应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从国际分工、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互动角度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红艳 《经济前沿》2008,72(2):68-73
在现代发达的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着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制造业升级和整体产业链竞争力低三大突出矛盾,应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从国际分工、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互动角度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提升区域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重要标志。服务业竞争力是一个地区服务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研究区域服务业竞争力对推动区域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扩大就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商周刊》2012,(23):1
产业升级需打造高端产业载体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这片产业沃土又一次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以此为契机,青岛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为突破点,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拉开大幕。与青岛市大企业发展强劲,中小企业活力不足的现状无异,开发区以港口物流、机械装备制造等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在新的经济形势阳国际分工下严重乏力,"调结构、转方式"成为开发区和西海岸承接大青岛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挑战和机遇。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就要打造高端产业载体,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则明显滞后。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相对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知识密集性特征使得其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更为倚重,但目前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企业中。人才流失问题却较为突出。为突破人才流失瓶颈、推动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从三个维度(外部环境、企业自身、员工个体)深入剖析人才流失的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健全人才机制(选人机制、牵引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
打好产业结构调整这场攻坚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一年,如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抑制部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是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都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针对这一话题,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应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9.
一、“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十一五”以来,常州市始终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服务业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充分就业、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行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Shift-share Method)探讨”十二五”期间陕西的区域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与优化.本文先用2011年最新的统计数据分析陕西的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得出陕西产业结构的现状是: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接着应用偏离份额法,横向比较陕西和全国其他8个省市的产值数据,得出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竞争力;第三产业虽然占比不高,但发展较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竞争力较强;最后针对如何分别发展陕西三次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