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是当前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宝贵资源和无价财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创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向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的元素,增强其生命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的关键是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化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 ,中国企业面临国际性的竞争。在中华民族沃壤中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 ,如果抛弃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管理作用 ,就难以形成企业应有的核心能力和比较竞争优势。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旋律 ,其“中”、“和”等优秀成果对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我国企业管理者应该在继承儒家思想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树立正确的有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 ,形成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 ,才能更好的在WTO竞争中发挥国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优势  相似文献   

3.
杨亚莉 《经济师》2011,(5):28-3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经历过全盘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后,我们应思考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当代人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特点的认识,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味,构建未来中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涵盖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对中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决定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大学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前景,还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目前教育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与自媒体的崛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绵亘数千年而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身份标识和力量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需求,也是促进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载体。可以说,五千年演进积淀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文化标识和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知识、文化在不同领域渗透更加深刻,传播速度更快前所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面临新的挑战。图书馆作为保存、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在新时期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刘满来 《时代经贸》2010,(11):14-15
一、我国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 老字号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它不仅是我国传统商业文化的重要象征,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2)
传统文化进入高中语文课堂这一现象在新课标的视野下得到了显著的成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之魂,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向导,对中国以后的发展也起着引导的作用。高中生作为中国所要培养的人才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项任务刻不容缓。在新课标的带领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从而培养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黄健  陆建新 《经济论坛》2004,(23):129-130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壤上,诞生了异常丰富灿烂的手工工艺品,这些优秀的工艺品是我国工艺品出口的主力军,也是国内出口工艺品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积淀着中华民族对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和心理情感。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以及教育思想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绵亘数千年而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身份标识和力量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需求.也是促进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载体。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老字号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它不仅是我国传统商业文化的重要象征,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1、老字号的价值是文化。老字号是典型的文化导向型企业。老字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灿烂的优秀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必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积极探索和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模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加速地发展,很多传统文化都被忽视了,甚至陷于流失的境地.因此,在当前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现象,以及要怎样抓住机把新媒体技术和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些都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农村德治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首先,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传统德治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个性。实践证明,德治具有道德教化、价值导向、规范人们行为、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提升人类道德精神的重要作用。因此,挖掘我国历史上德治文化宝藏,实现传统德治文化的现代转换,充分发挥德治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其次,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人民提高了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加强了依法治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茶文化精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道德、情操之风范.中国走茶文化产业化道路,可以提高在全球化中的竞争力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田雪荆 《时代经贸》2007,5(8X):13-14
中国的茶文化精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道德、情操之风范。中国走茶文化产业化道路,可以提高在全球化中的竞争力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实基础,因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双语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和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和创新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之间的积极融合等诸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族团结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的国之要义,语言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对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讲,语言事业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稳定、团结、进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并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作出解析。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剪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纸这种大多出自平民百姓的作品表露了中国人民对物体的直觉印象,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和气韵,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将分成三部分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学校体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古代中国传统生命哲学思想为基础,是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及独特效果的健身延年理论和方法,它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近代体育的基础理论有着很大程度的互通性。近代体育中的许多思想和方法与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是吻合的,所以中国传统养生学完全可以科学地融入我国学校体育之中。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进行研究,发掘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体育的真谛,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