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袁方 《广告大观》2009,(6):100-101
中国的市场很庞大.同时自己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地区为界的区域经济带已经逐步形成,从珠三角、长三角到近期政府提出的海西经济发展计划,可以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已经很鲜明,  相似文献   

2.
卢中华 《商场现代化》2006,(2Z):194-195
一、问题的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即放权让利微观搞活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发展阶段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时至今日人们更为关心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的统筹、协调发展.更为注重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一体化趋势。一般而言.区域经济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首先始于区域内部.其实质是区域系统的协同——区域系统内部的协同和多区域组成的复合区域系统的协同。  相似文献   

3.
山东是中国东部沿海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省份,春秋战略时期的齐国和鲁国就在山东境地,因此山东又称“齐鲁之邦”。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养育子孔子、孙子等闻名海内外的伟大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山东曾长期贫穷落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15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9%,进入90年代以来,山东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经济总量居全国各省第二位。  相似文献   

4.
王明亮 《华商》2013,(10):66-66
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功勋。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思路的逐步清晰,战略举措效应的逐步发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也逐渐明朗起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国际发展实践的变化,以及近年来中国参与国际财经合作的过程,回顾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看法的演变,介绍了中国入世后国际舆论的最新动态,由此得出了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有效协调国际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商业企业》2007,(5):17-20
方发展现代流迎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个经济弱国,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得益与流通业的发展,现在世界各地中国产品铺天盖地。反映了中国流通业发展的成效,我们从中赚了大量外汇,使外汇储备不多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经济在和平中崛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市场周刊》2006,(11):14-15
江苏叠石桥物流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家纺绣品名镇”海门市三星镇,该镇因拥有百年历史的叠石桥绣品生产、交易基地而闻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绣品行业为先导的家纺系列产品迅猛发展。生产企业逐年倍增,经营规模逐步扩大,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名列榜首,被国务院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列为“中华之最”。叠石桥物流业伴随着家纺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和跨越式发展,也由传统的联托运公司发展成现代物流中心,并正朝着现代物流园区迈进。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对外贸易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在高平台上实现了高增长。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江苏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不仅带动了江苏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就业的增加,还促进了技术水平的进步、财政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苏林森 《中国报业》2012,(10):40-4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迅猛发展,但是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中仍表现出不均衡的发展态势。报业发展存在巨大空问失衡。这种失衡将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区域经济差异扩大,不利于区域经济协渊发展,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区域经济学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相对比较独立的专门研究区域经济的学科。就目前来看,我国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认识不足,对于区域经济的创新所存在的强项和不足之处的对比等等问题都仍待解决。因此,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需要以正确的理论思想作为引导,积极学习和借鉴优秀的经验,以此完善和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东彬 《商》2014,(43):262-262
引言 自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民营企业稳步发展,已经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近3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从全民公有制经济到半数私有制经济的转型,中国的民营经济已经逐步承包了我国发展经济的大半数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怎样才能持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不能够持续,怎样才能持续?吴敬琏就这个问题提供一些个人的思考给大家。一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是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它的根源;三是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难点;四是克服这些难点的出路在于落实党的十七大的决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苏策 《中国经贸导刊》2010,(19):47-47,73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经济结构调整迈出了坚实步伐,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涌现出一批实力强、发展势头好的经济强县和有一定带头作用的经济板块。但县域经济基础依然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且发展极不平衡;体制创新滞后,发展活力有待增强;财政状况不佳,债务负担重。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论坛》2006,(1):48-54
上海服务业吸引外资的现状 (一)吸引外资的产业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重新认识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巾的重要作用,并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合理分工的原则,确立了优先发展暇务业的“三、二、一”产业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两个坚持”.“两个优先”的发展方针:坚持三二一产业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步伐相对落后于沿海省市。基于各方面考虑,党和政府适时地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策。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本侧重强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完善区域经济整合,加强东北亚经济合作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外向度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外向型经济的区域差异也在不断加大,进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也有所加剧。本文通过对自变量因素的分析,揭示出影响河北省外向型经济地区差异的主要相关因素,并对促进区域经济开放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张彬 《商业会计》2006,(12):40-40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稳定发展,以及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条件方面,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商务合作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所起的作用,不少人存在着一种“认知缺失”,并没有达成共识。须知,经历了20多年发展之路的我国中小企业,不论是在经济舞台上的活跃度,抑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都是让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19.
《四川物价》2010,(4):37-38
阅读:财新网报道: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30年内,全国GDP以年均接近10%的速度增长,堪称经济奇迹。但在区域之间均衡发展方面,却与当初设想通过沿海地区发展来带动中西部地区梯次发展的所谓“雁行发展模式”或“梯度发展模式”相距甚远,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拉大。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以及国内经济由短缺进入过剩阶段。民营企业的发展已到了一个转折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二次创业”时代的来临。[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