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自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以来,美国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而中国自1993年起持续对美国贸易顺差,中美经济与贸易合作广泛而密切.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中美两国国内经济转型,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着更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本文认为中美之间经贸摩擦和分歧加剧是不可避免的,但这非不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与掌握全球稻米贸易的总体形势,为中国稻米贸易政策的调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文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全球稻米贸易关系数据构建全球稻米贸易网络,定量解析稻米贸易网络格局整体概况及演化特征。结果 2000—2020年全球稻米贸易网络密度由0.065增至0.103,平均度由12.10增至20.15,平均路径长度由2.13减少至1.99,平均聚类系数由 0.22增长至0.30,世界各国在全球稻米贸易网络中的活跃程度、影响程度、独立性程度和控制力程度差异显著,全球稻米贸易网络组团数量由8个减少5个,网络模块度由0.488降低到0.436。结论 (1)全球稻米贸易关系的网络化程度加深,复杂性增强,网络规模不断增大,贸易联系日益紧密,网络传输效率整体提高,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2)美国、印度、泰国、巴基斯坦、意大利在全球稻米贸易关系中活跃度高,长期居于全球稻米贸易网络中的枢纽位置;(3)全球稻米贸易网络组团集聚化与全球化并行,其中,东亚、东南亚、南亚区块组团不断整合分割、分化重组,美洲和欧洲区块组团相对稳定、影响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3.
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整理的数据,分析中国与欧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状况,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识别中国与欧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欧盟木质林产品贸易在20002008年间处于增长阶段;但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国出口所占比例持续下降,贸易顺差呈缩小趋势,市场集中度与产品集中度均较高;国内生产总值、森林资源禀赋差异、劳动力资源禀赋差异、欧盟东扩及海岸线等因素对中国与欧盟木质林产品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相对距离、汇率、金融危机等因素却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鸡肉市场开拓重在国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我国鸡肉产量略有减少,养殖效益低于上年,鸡肉市场价格上涨。1月~10月,鸡肉产品进出口量均大幅下降,贸易格局由上年的净进口转为净出口,并继续保持贸易顺差。国际方面,世界鸡肉生产与消费略增,贸易减少;美国鸡肉价格先升后降,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5.
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已实施多项水产业促进措施,以减轻渔业和渔民的收入损失,其中《水产品贸易援助项目》对水产品出口进行直接援助补贴。中美互相加征关税背景下,美国提高或降低补贴标准将对中美水产品贸易产生哪些影响?本文设置了三种不同的贸易政策情景,运用GTAP模型剖析不同情景下中美水产品贸易变动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加征关税会对中美水产品产量影响较小;对中美水产品贸易产生抑制作用,并给双方的社会福利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且美国的社会福利下降程度高于中国。加征关税情景下,美国会增加对其他市场的水产品出口,贸易转移效应明显;而中国水产品出口保持贸易顺差态势。如果美国以高标准补贴水产品出口,将提升美国水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而且在国际市场上美国水产品将对中国水产品产生替代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美贸易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1979年双边贸易额为24.5亿美元,2004年突破2314.2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已连续5年为中国的五大贸易伙伴国之一,2004年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仅次于加拿大)。随着中美经贸往来的加强,我们不难发现的就是中美贸易顺差的逐年扩大。中美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已引起广泛关注,美国参议院已将其列为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最大经济问题与美国国内的最大政治问题,中国官方也高度重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美贸易中的这种不平衡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中美间将会爆发一场“贸易战争”,其结果是两…  相似文献   

7.
目的 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理清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演变的特征及趋势,对于及时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风险、提高国际循环利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1996—2021年世界农产品贸易数据,文章从总体—行业—加工程度3个维度分别构建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定量分析了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的格局演化及重要节点特征。结果 (1)各国间农产品贸易关联日益加深,处于核心地位的国家数量显著增加,以美国为代表的单中心主导地位被削弱,但由少数国家主导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情形并未改变。(2)中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中地位显著提升,点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均位于前列,但中介中心度处于较低水平,说明中国对全球农业资源和市场的掌控能力依然不足。(3)各国在不同细分行业中的地位呈现明显的异质性,大多数国家的进口集中于少数贸易伙伴的少数产品,加工贸易逐渐成为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主流,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贸易成为各国农业贸易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结论 为此,应持续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拓展与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不断提升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2016版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以及WWZ模型,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考察了中美林产品贸易特征,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出口美国林产品贸易总量远大于美国对华出口,并且在增加值贸易核算下,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收益率也大于美国,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实际损失要明显大于美国。此外,进一步研究表明美国对华出口林产品加征关税也将导致林产品全球价值链的割裂与重构。最后提出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在中美贸易摩擦下有效止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94年以来贸易收支一直表现为顺差,并在此后的11年间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顺差额基本在300亿美元左右,最高达434.7亿美元;但从2005年开始,贸易顺差额令人咋舌,2007年的贸易顺差高达2620亿美元。我国贸易顺差问题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从中探寻解决我国贸易顺差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美国取消棉花补贴对世界及我国棉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全球贸易分析预测模型(GTAP)分析美国取消棉花补贴对世界及中国棉花和纺织服装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美国取消棉花补贴将有利于增加世界的总体福利,有利于中国国内棉花的生产和价格的提高,但不利于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就中国对美国林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增加值测算,以此来测度中国对美林产品出口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下的真实获利性。结果发现,传统贸易统计法下的中美林产品贸易存在高估问题,中国对美国林产品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仅占出口额的六成左右。林产品出口贸易收益增长并不与其出口总额增长成正比,贸易获利增长幅度远小于贸易数量增长幅度,且获利空间近年来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贸易网络和拓扑学原理,利用1992年和2017年苹果贸易截面数据,采用整体网络分析技术,探究近30年全球苹果贸易网络特征和中国地位的变迁状况。结果表明:(1)近30年来全球苹果贸易网络分布主要呈现中心-外围格局、贸易网络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贸易活动的有效性提升,但控制力减弱、进出口国间差异性呈现下降;(2)近30年来中国在亚-太苹果贸易局域网络中的中心地位和重要性显著提升且"桥梁"作用更加显著,贸易模式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据此建议:中国应借助国际多边及双边合作机制,重视拓展苹果消费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注重培育苹果中间品贸易。  相似文献   

13.
雷科之窗     
中国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据26日的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快报,2004年日本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包括香港在内)达22兆2005亿日圆,超过对美贸易额(20兆4795亿日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首次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04年,日本贸易顺差达12兆109亿日圆,比  相似文献   

14.
世界玉米生产贸易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玉米的产量已超过小麦产量,在世界粮食品种中名列前茅。在全球贸易中,玉米贸易量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玉米的生产和贸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一、世界玉米生产概况全球有100多个国家生产玉米,但大部分国家产量很小。世界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了自由贸易区下产业安全与贸易平衡协调模型,认为对一个存在巨大贸易顺差的国家,在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谈判时既要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又要努力缩小贸易顺差。同时运用2008年中印双边农产品贸易数据计算了各自农产品竞争力指数,针对不同状态下的农产品提出了不同的关税减让策略。  相似文献   

16.
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是世界排名前四位的大豆生产国,但从贸易角度,美国、巴西、阿根廷与中国却处于完全相反的地位,美国、巴西、阿根廷是世界排名前三位的大豆出口国家,中国却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家。利用1961年以来的FAO数据,从大豆生产、贸易两方面分析50多年以来上述四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变化形势,并通过对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生产、贸易发展形势的原因分析,提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应予以借鉴的方面,以期推动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表现2005年IMF总裁拉脱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全球失衡”的概念。他指的是‘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的现象。并进一步指出当前的具体表现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海外净债务剧增,而中国、日本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全球农产品市场增长主导力量,具有强大市场引力效应。在中美贸易摩擦下,中国市场已成为影响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关键因素。在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贸易效率和运用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交叉分析预测贸易前景的方法,测算2018年15个国家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贸易前景,揭示中美贸易摩擦对贸易前景的短期及长期影响。短期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果蔬市场影响较大,贸易前景"光明"、"可期"以及部分"瓶颈"国家均从中收益。长期看,中美保持并发展农产品贸易是大势所趋,为突破"瓶颈"美国将挖掘新的贸易增长点,其他贸易前景"光明"的国家将会巩固和扩大中美贸易摩擦下获得的贸易成果。  相似文献   

19.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出席中国经济50人论坛时指出,如果不进行结构性调整,单纯要求人民币升值不可能缓解中国的贸易顺差、减少流动性过剩、降低外汇储备。从中国的贸易结构来看,出口加工贸易顺差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推动力。在特定出口产品结构下,人民币升值将使进口产品价格下降,加工成本降低,进而促进加工贸易出口增加。  相似文献   

20.
阎彩萍 《中国渔业经济》2005,(6):I0001-I0001
2005年11月10日至12日,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水产养殖展览会在广州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水产养殖展览会是亚洲区域规模最大的渔业专业展览会,在全球渔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是由农业部支持,中国国际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主办,美国海洋展览公司海外协办,每年定期举行的国际渔业贸易专业展会。它是全球渔业界最为重要的贸易活动之一,得到来自全球各国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该展会对促进全球的渔业贸易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