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中国是关贸总协定23个创始国之一。总协定最初的创建活动,中国都参加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本无办法顾及关贸总协定的事务。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与总协定建立联系,成为总协定和联合国贸发会议合办的国际贸易中心ITC的成员。1981年我国首次派观察员参加关贸总协定主持召开的国际纺织品贸易协议谈判会议,并于1984年1月正  相似文献   

2.
简称“关贸总协定”,创立于1948年。现有103个正式缔约方,中国是23个创始缔约国之一。1950年,台湾国民党当局非法宣布退出“关贸总协定”。80年代初,我国逐步恢复同“关贸总协定”的关系。1986年,我国政府正式申报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财税乃立国之基,安邦之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财税历史也同样悠久,财税文化更是丰富多彩。为广泛发掘中国悠久财税历史,形象地展现多姿多彩的财税文化,生动地诠释中国财税之路和新时期财税事业的发展成果,中国财税博物馆应昌明盛世之运而生。中国财税博物馆隶属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坐落在钱江之滨,西湖之畔,吴山之麓,占地面积27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博物馆现有中国古代财税历史、中国近现代财税历史、中国当代财税历史、财富中国四个展厅以及摇钱树与理财家展区,多方位地展现了中国财税历史与财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关贸总协定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孙恪勤关贸总协定是怎样一个机构?1947年10月,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贸总协定,中国是缔约方之一。到今天为止,缔约方已达110个国家和地区,另有28个国家实际适应于关贸总协定,缔约方之间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0...  相似文献   

5.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目标,也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针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财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财税分配机制、调整财税权限机制、完善财税扶持机制、规范财税补偿机制和健全财税评价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意欲恢复关贸总协定(GATT)缔约国地位,舆论沸沸扬扬,国人热情关注。1992年下半年到1993年3、4月份,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界人士以至平民百姓,复关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新闻媒介也没闲着,大力宣传复关的紧迫性,为复关工作推波助澜。有关专家甚至预言:中国复关时间表基本议定,早则在1993年6月,迟则在1993年12月。如今看来,这一预测已经落空。国人不禁要问,中国复关梦何日能圆? 蓦然回首:复关之路何其艰! 1948年5月,中国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GATT)缔约国。新中国成立后,台湾当局于1950年3月擅自非法“宣布退出”总协定。 1986年7月中国照会关贸总协定总干事邓克尔,正式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  相似文献   

7.
所谓复关,是指恢复中国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时,中国是23个缔约国之一。1950年,逃亡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宣布退出。此后,由于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我国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中断了37年之久。1986年7月10日,中国又提出了复关申请,并且表示愿意成为1995年初取代关贸总协定而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目前,复关谈判正在紧张、激烈地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1984年4月,中国取得了总协定观察员地位。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从此开始了“复关”和“入世”谈判15年的漫漫征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从表面上看所涉及的仅是一个关税和进出口体制问题,实际上是对包括税收制度和整个国民经济及其体制都提出了挑战。关贸总协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自由竞争、不搞差别待遇是它的准则。在审议中国经济及对外贸易制度中,各缔约方关心的问题就是他扪的产品到中国市场上是否能进行公平竞争。这就意味着“入关”后的中国,必须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关贸总协定的体制靠拢。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不仅把财税体制改革提升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并赋予其事关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而且还就如何深化这项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迫切性,除了自身使命使然,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国即将重返关贸总协定,这将大大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并对我国的经贸体制造成巨大冲击,中国入“关”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在这些受到关贸总协定震憾的企业中,  相似文献   

12.
复关以后中国股市啥模样悬而未决的中国“入关”问题如一把利剑悬挂在刚刚发育的中国股市头上。目前,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入关,中国计划经济体制30余年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必然面临一个短时期的震荡。关贸总协定是以市场经济为其全部构架的基石,以世界...  相似文献   

13.
其他国家“入关”后的财政对策及其借鉴庄莲平重返关贸总协定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对我们的财税工作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一个广阔而又陌生的领域,我们需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很多,这时借鉴别国的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借鉴别国运用符合关贸总...  相似文献   

14.
本期连发两篇议论中国入“关”的文章。李仲周《参加关贸总协定和我国经济体制转型问题》着重研究我国外贸制度与关贸总协定的差距及由此带来的深化改革的问题,理论色彩较为浓烈。  相似文献   

15.
一九九四:中国未能复关1994年12月20日,国人瞩目的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19次会议在日内瓦结束,由于少数缔约方缺乏诚意、蓄意阻挠、漫天要价,会议未能达成中国复关的协议。从而又一次推迟了中国入关的时间。关贸总协定(GATT)签定于1947年10月...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然而目前理论界对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扩散的财税政策研究鲜有成果。本文在分析完善我国促进自主创新成果扩散财税政策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促进自主创新成果扩散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熊荣生 《企业经济》1993,(10):28-31
<正> 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在即。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意味着世界市场大门向中国开放,中国市场大门向世界开放。我国企业不仅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而且也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仅要与本国竞争对手较量,而且也要与国外竞争者争高低;市场更广阔,但竞争更为激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0月22—23日,由中国财税博物馆主办、西南交通大学财税研究中心承办的历史上的财税改革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开幕式由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常务副校长张秀峰主持。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校长沈火明、中国财税博物馆馆长李玉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罗文光、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陈锋、中国经济思想史  相似文献   

19.
中国烟草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成  王韬 《企业经济》2004,(4):147-149
中国烟草工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是一个烟草大国,但不是烟草强国。为此,必须克服自身竞争劣势、发挥竞争优势,相应制定卷烟产品竞争战略、市场竞争战略,改革目前制约中国烟草工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如财税体制、组织管理制度,从整体上优化中国烟草工业的产业内部结构,从而迅速提升中国烟草工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将力争明年1月1日前“复关”对外经贸部国际司司长龙永图最近说,中国复关问题很复杂,目前仍处于艰苦的谈判阶段,所以估计在今年2月底关贸总协定再次讨论中国问题时,还不可能马上做出关于中国复关的决议。他说,由于“关贸总协定”在国际上一直是个临时使用的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