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安徽省肥西县是中国农村改革重要的先行县,其相关实践在中国农村改革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1979年2月,安徽省委就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试验包产到户,1980年5月,邓小平即以肥西为例,肯定农村政策放宽“效果很好”。迄今为止,对肥西县委有关包产到户的态度和行动尚无较详细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材料梳理分析发现:省委许可包产到户试验前,肥西县委于1978年底决定包产到户只搞一季。省委在山南公社开展试验后,包产到户在全县迅速发展,肥西县委尝试“重新组织起来”,推广“三定一奖”。1979年8月,肥西县委又希望以“大包干”代替包产到户。1979年12月,肥西县委放宽政策。1980年1月,全县约九成的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肥西县委的政策选择,是农村改革在破冰时期砥砺前行的经典例证。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立之后.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农业合作化、公社化的整个集体化过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农村改革的这三十来年的时间里.“包产到户”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在集体化脱离合作制的正道.出现严重危机时.人们寄希望于“包产到户“:而真正全面实行,则在经历了一场伟大的体制变革之后。  相似文献   

3.
吴象  卫建民 《发展》2008,(12):151-153
198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吴象”的长文:《阳关道与独木桥——试谈包产到户的由来、利弊、性质和前景》。这篇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文章,梳理了1949年以后农业生产的各种形式,总结经验教训,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农村存在的实际情况,对“包产到户”作了有力的辩护。  相似文献   

4.
彭赟 《珠江经济》2008,(11):83-89
本文在反思“包产到户”历史局限性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了农村土地“国有私营”的改革思路,并探讨了以此激活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若干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5.
说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总离不开"包产到户"。而说到"包产到户"的发展,则必然要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安徽的"责任田"。当时,安徽全省90%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名曰"责任田"的"包产到户"。而要说这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包产到户"实践,则必然要涉及发生在该省宿县的一系列事件。  相似文献   

6.
窦述 《发展》2009,(3):28-29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在农村拉开大幕。30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农村改革是非常成功并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7.
卢林仁 《老区建设》2009,(17):64-64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文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关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时提出,“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同年,他还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回顾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9.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文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0.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自然会首先想起最初启动这场伟大变革的农村改革,想到"包产到户"。我国农村最早出现"包产到户"是在1956年。那一年开始就搞"包产到户"的,全国有四个地方,而在县委领导下,  相似文献   

11.
1961年安徽省在全省范围实行名曰“责任田”实为“包产到户”的行动,这是中国农业合作化、公社化过程中.规模、声势最大的一次体制变革探索。其目的不仅是要解救“大跃进”之后陷入“大饥荒”的安徽农民,更试图探索在集体经济体制下通过建立责任制的形式,克服劳动“大帮哄”、分配“大锅饭”等严重弊端.从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走出危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行将近30年,但是,这个拥有1300多人的村子却顶住压力,一直将集体生产坚持了下来。他们为什么没有包产到户?坚持集体经济模式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在新一轮农村改革即将启动之时,这个已显危机苗头的“农业社”能否绝处逢生?  相似文献   

13.
读张木生     
岳峙 《上海国资》2011,(7):104-104
1968年秋天,一个在内蒙古农村插队的20岁的年轻人写了一篇5万字的文章《中国农民问题学习——关于中国体制问题的研究》。这篇文章批判了斯大林体制,批判了学大寨的偏颇,并对当时中国的体制问题提出了质疑,虽然有些含蓄。还得出一个结论——“包产到户确实可以增产”。  相似文献   

14.
“大包干”结束了小岗人民的讨饭史,而今,小岗人更梦想“口袋鼓起来”。28年前,一场震惊全国的包产到户在这里发轫,“小岗”自此成为农村改革的一个标签。28年后,除了“大包干纪念馆”及“小岗”名称之外,这里却老气地“沉默着”。“一朝跨过温饱线,廿年没进富裕门”,人均4000元的年收入除了让小岗的人民维持着温饱生活外,没有丝毫“明星村”的风采。“大包干”治了穷,却没能致了富。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小岗还会继续沉默吗?艰难“重”走合作路今年春天,小岗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再次吸引了外界的关注。在安徽省财政厅下派至小岗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关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时提出, “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同年,他还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构想,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相似文献   

16.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饥饿的逼迫下偷偷按下“包产到户”的手印,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行者。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从此拉开。自1984年中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之后。农村一度几乎被遗忘。  相似文献   

17.
“OTC”,一条扶贫开发的新路刘发生十三年前,安徽省凤阳县一个村庄的农民,悄悄把集体土地分到各家各户,从而诱发了几十年集体经济大联合的解体。包产到户承包责任制,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经济贫困依然困扰着数亿农民。九十年代的今天,一种把分散的土...  相似文献   

18.
马寅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他提出的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新人口论》及为此所遭受的错误批判,早已家喻户晓。可马先生1962年支持农村“包产到户”,并与被毛泽东批判的一位“单干理论家”之间,有着一段堪称佳话的情缘,可能就鲜有人知了。我是在浙江的一次调研中偶然得知的。  相似文献   

19.
巧合与必然     
1978年冬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风险在一份“包产到户”的文书上按下手印,由此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中国农村的人可能很少不知道安徽小岗村的故事:全村的10多户人家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聚在一起商量包产到户,最后决定,一旦干部因为包产到户被捕,他们负责将干部的子女养到18岁。正是这样一个事件引发了全国的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