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今“以旧换新”的广告在众多新闻传媒上竟相登场。从上千元的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到上百元的自行车、热水器,一应俱全皆可“换新”。从某种意义上讲,“以旧换新”这种新型的商品推销术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商品的选择调换余地,解除了消费者手中一些“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大部头耐用消费品的后顾之忧。真该为想出此招的厂家、商家叫绝。但据笔者了解,尝试过“以旧换新”的消费者却没有意想之中的好心情。某自行车商行实行“以旧换新”业务。旧自行车无论品牌一律作价100-130元。可以说这么诱人的高价在旧货市场上是没有的。乍一听,不禁使消费者欣喜。商家规定以一换一,差价部分由消费者补齐,笔者在此商行看到要换的新车全是“崭新”的,没有一个中国字,外文也读不懂的晶牌,而且定价都在500元以上,有心的消费者仔细算一算,不难发现“以旧换新”消费者不但白搭了一辆旧车,还掏了冤枉钱。  相似文献   

2.
国庆长假期间,家电销售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下出现井喷景象,消费者的换购热情被空前激发,家电产业链也显示了无限活力,各大家电上市公司的股票也一路飘红。商务部10月19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自8月10日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来,全国销售新电器102万台,同期回收五大类旧电器138.3万台,“以旧换新”已经带来40.49亿元的销售额。  相似文献   

3.
以旧换新作为企业常用的促销手段之一,消费者并不陌生。目前,在国家逐步推广实施5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作用下.企业自主进行的以旧换新促销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涉及的商品种类不仅扩大到所有的家用电器,还有燃气灶、抽油烟机、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研究》2011,(4):11-11
据市商务委统计,2011年一季度,北京市通过以旧换新销售的新家电达到44.5万台,销售额18.04亿元。一季度,北京市通过以旧换新销售的新家电数量和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约一成;回收旧家电44.8万台,同比增长11.3%。自2009年8月北京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以来,截至2011年3月31日,本市共销售新家电262.6万台,销售额104.3亿元。同时北京市商务委表示,“对家电以旧换新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  相似文献   

5.
黄金首饰以旧换新业务与其他商品的以旧换新业务不同,对于如何确认黄金旧首饰的入账成本和销售收入等方面,因现行会计准则对此业务也没有明确说明,所以给从事相关行业的财务人员带来了困惑.此文总结了黄金珠宝批发零售企业以旧换新业务发生在不同环节的税务及会计处理方式,希望对相关财务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岁末年初,各家电厂商早早打起了各种促销战,随着家电产品不断升级换代,许多旧的和老款式的家电被闲置或淘汰,而个别公司和商家趁机打着“以旧换新”的幌子,在商业促销的同时,利用夸大或虚假宣传等手段蒙骗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速,家居用品的更新步伐日趋加快,旧货的处理逐渐成为热门话题。许多居民和商家纷纷更新理财观念,把目光瞄准旧货,开展旧货理财与营销。 以旧换新 不久前,某品牌的电视机这样促销:凡原该老牌电视,只要凭原发票,交回旧电视,补2000元差价,即可买回一台新电视机。此为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即是把旧货交商场,补交新旧货差价,买回新货的行为,既处理旧货,又添置新品。只是目前适用于以旧换新  相似文献   

8.
李苏 《国企管理》2024,(4):59-60
<正>“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巩固回升向好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今年促消费的重点工作之一。以旧换新已不是新话题,早在2009年,我国就出台了以旧换新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张大妈在某超市购买了一台600元的榨汁机,由于没有读懂使用说明书,便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致使榨汁机损坏。因为尚未超出超市承诺的保修期,张大妈想找超市退货或更换,她能如愿吗?答案是“不能”。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3条规定:“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因此,消费者有正确使用商品的义务。消费者应当按照说明书安装、使用和维护商品,否则因使用不当而损坏商品或招致人身危害的,责任自负。因使用不当造成商品损坏该由谁负责@高永红  相似文献   

10.
贵刊1999年第三期“帐务实例”栏目刊登了陈胜权同志的《固定资产以旧换新业务的核算方法》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本人对通过“以旧换新”取得的固定资产而涉及的“新固定资产成本的确认”与“以旧换新业务的会计处理”两方面内容谈些看法,与陈文商榷。一、关于新固定资产成本的确认问题陈文的作价原则是以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29号意见“作现金交易的资产计价应以所涉及资产的公平市价为基础。”也就是换出单位旧资产的公平市价和换入新资产的公平市价,同时阐述了新资产成本与新资产公平市价的关系。笔者认为,陈文作为研讨教学,…  相似文献   

11.
最近以来,不少地方的旧货交易非常活跃。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问题被提了出来,这就是旧货的保修问题。消费者协会认为,对“旧货”是否保修,目前尚无相应的法规,因此不予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服疵的除外。”这里所说的服疵指其商品质量或者服务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也包括不能提供相应的保修凭证。消费者从旧货市场购得的商品大多已经过了三包期限,或者没有过期…  相似文献   

12.
徜徉于超市中,徘徊于货架间,你会被各式各类的商品所吸引,也想购买这些尽管从未使用过的商品,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包装的魅力。随着产品的多样化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一般会被那些优秀的包装带来的方便、美感、可靠和气派所折服。因为“消费者经常分不清一种产品和它的包装,很多产品即是包装,而很多包装即是产品。”  相似文献   

13.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以下九项权利:一、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二、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三、选择权…  相似文献   

14.
安全保障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依法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知悉真情权(或称知情权、了解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  相似文献   

15.
抛开家电产品本身不谈,人们的居住条件,消费环境的变化。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产品的价格、品牌质量、使用寿命等因素,让消费者有了更新家电的想法。政府力推“家电下乡”政策以来,各类家电销售得红红火火,而最新出台的“以旧换新”,更是让家电销售“火上浇油”。在9个试点城市,消费者在享受“以旧换新”政策的时候可以不用受品牌、型号的限制,双重补贴政策让他们真正受益。当然,因此而受益的不仅只有他们,还有企业。  相似文献   

16.
从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看,我国并不缺乏禁止欺诈经营的相关立法。例如,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产市场》2006,(3):53-53
杭州华元房产公司日前宣布,在浙江省内推出“以旧换新”的购房优惠,消费者看中其位于杭州市下沙区块的梦琴湾房子后,可以拿现有的住房“交换”。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的九项权利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以下九项权利。一、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二、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三、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  相似文献   

19.
时下,消费者在逛商店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反季商品热销的场面。一些名牌服装4~6折,更有甚者打到了3~4折。反季商品由于价格便宜,很受部分消费者的欢迎。但是,有不少消费者购物只注重价格,而不考虑商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的消费者看见别人买,自己也跟着“抢”,把商家的“库存”变为自家的“箱底”。但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部分商家常以“打折反季商品不退不换”为借口,不提供信誉卡、发票等购物凭证;更有一些商家利用反季销售,倾销“问题”商品。而消费者购买反季商品后一般不会马上使用,只能等到适合季节再用,有的商品在消费…  相似文献   

20.
《大众标准化》2009,(8):58-59
商务部负责人7月14日表示,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关系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必须严格废旧汽车、家电回收和拆解企业的市场准入,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防范并依法打击借机涨价、恶意压价等行为,坚决杜绝报废汽车、家电重新流入市场,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