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燃气集团公司为什么要上市?上市重组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上市重组过程中财务部门完成了哪些主要工作?上市后财务人员需要进一步做什么?  相似文献   

2.
董登新 《金融博览》2014,(22):21-22
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引发了国内投资者的争议与思考:如此优秀的本土企业,为什么不在本国A股市场IPO,却要跑到海外上市?为何外国投资者可以分享其成果,而国内投资者却无法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3.
《证券导刊》2011,(22):36-36
一场诚信风暴,时下正袭击着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是偶然?个案?还是蓄谋已久的集体屠杀?  相似文献   

4.
刘向东  常德鹏 《南方金融》2012,(7):53-56,60
近期,出于对股价低迷、支付费用高,或长远战略调整、转换场地上市等因素的考虑,中国海外概念股开始集体主动回归,阿里巴巴、盛大、小肥羊实施私有化退市。然而,中国境外上市企业私有化退市面临着代价过高、程序繁杂、回归A股困难以及潜在诉讼等风险。因此,我国应结合本国实际,适时推出国际板,完善主板、创业板双向退市制度,推行国有上市企业私有化,引导企业理性上市融资和私有化退市,确保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合理分配报酬,实现全员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企业境外上市面临着诸多风险。从交易费用角度看,民企上市的风险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减少境外上市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探索有效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是当前各相关方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段涛 《中国外资》2007,(10):28-29
<正>公平、高效的核准制度,为包括台资企业在内的企业上市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企业要想上市融资,还必须克服一些误区。从发行审核的实践来看,企业发行上市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6~2009年福建企业境外上市情况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报告搜集整理了2006~2009年福建省48家境外上市企业的相关资料,对其上市方式、上市地、地区分布、行业分布、融资金额、发行市盈率、融资费用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期福建企业在境内中小板上市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福建企业大规模境外上市的成因和利弊得失,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企海外上市成时尚 尽管内地的企业淘金海外资本市场要接受颇为苛刻的条件,也要作出一定的牺牲,但是海外资本市场对欲赴上市的企业却仍有挡不住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同时在香港和大陆上市的AH股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境外上市对公司资源调整行为特征的影响。发现境外上市具有显著的绑定效果,显著降低了公司费用粘性;与非中央政府控股公司相比,中央政府控股公司境外上市导致的费用粘性降低程度更大、更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到香港上市的公司面临更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与信息环境,从而提高了公司控制人追求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成本,减轻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抑制了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绑定效应,但是这种绑定效应受公司控制权特征及其所导致的控制人动机的影响,地方政府控股公司及非国有企业境外上市的绑定效应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企业海外上市目前有两条路可以走,直接上市或者买壳间接上市.实际上,企业在海外上市还有一条不为众人所知的道路,那就是SPAC。[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