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Liu Lili、Mohan Nagarajan、Jonathan Rodden、GunnarS·Eskeland、Jennie Litvack、Robert P·Inman、Steven B·Webb、Michael Waibel、Abha Prasad、Signe Zeikate和Elena lanchovichina等对各国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及债务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报告,现综述其主要观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的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确定性,比具体的划分更为重要。·地方政府较多地依靠自身收入会增强其自身的责任感。·应取消税收返还,地方所减财力通过重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而加以统筹解决。·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的决策,应更加公开透明。·应当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现地方债务融资的规范化,需要正式启动地方债。  相似文献   

3.
自亚当·斯密以来,财政学理论随着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研究的范围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张日渐丰富,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同时也面临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现代财政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对近期财政学发展的成果进行综述,就中国当前财政发展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勾勒出未来中国财政在税收政策、政府预算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间财政关系与财政分权、财政风险以及公共财政建设的国际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Liu Lili、Mohan Nagarajan、Jonathan Rodden、GunnarS·Eskeland、Jennie Litvack、Robert P·Inman、Steven B·Webb、Michael Waibel、Abha Prasad、Signe Zeikate和Elena lanchovichina等对各国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及债务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报告,现综述其主要观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Liu Lili、Mohan Nagarajan、Jonathan Rodden、GunnarS·Eskeland、Jennie Litvack、Robert P·Inman、Steven B·Webb、Michael Waibel、Abha Prasad、Signe Zeikate和Elena lanchovichina等对各国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及债务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报告,现综述其主要观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Liu Lili、Mohan Nagarajan、Jonathan Rodden、GunnarS·Eskeland、Jennie Litvack、Robert P·Inman、Steven B·Webb、Michael Waibel、Abha Prasad、Signe Zeikate和Elena lanchovichina等对各国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及债务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报告,现综述其主要观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五级财政体制中最基层的地方财政,在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建立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暴露出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乡镇财政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已严重影响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从经济问题逐步上升为政治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当前乡镇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乡镇财政收入渠道少,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的“分税制”有不尽合理的地方,县以下的“分税制”体制并未完全到位,致使乡镇财政因分配关系不明确而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财政职能观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馨 《财经问题研究》2001,(11):77-77,F003
财政职能问题是我国财政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它对我国财经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我国财政职能论半个世纪的发展沿革概况。50年代初,从前苏联引入了财政职能论,这主要是“使命观”、“作用观”的“财政职能论”。此后经过数十年发展演变,到70年代末转到“客观功能观”上来了。到了90年代,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财政理论界呈现出愈益强烈的转向“职责观”、“任务观”的趋势。这些变化,是由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等不同经济体制背景所根本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当巴拉克·奥巴马谈及财政控制时,他强调的理念——通常也是他唯一坚持的想法——是对富人增税。这个提议博得了民主党人的喝彩,总统尚未完全背节让他们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财政政策协调。·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税制结构调整,增强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发挥。·应加快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决策机制的转变进程,提高财政政策效率。·要确立财政规则,健全财政制度,为财政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财政再分配与减贫效应的数量测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正致力于践行共享发展新理念,测算现行财政再分配体系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减轻贫困,从而实施更为"精准"的财政再分配,是关键一环。本文拓展了传统财政再分配分析方法,将财政收入端和支出端纳入统一研究框架,基于CFPS2012入户调查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构建居民收入核算账户,运用标准财政归宿法,测算出中国居民的财政净受益;采用"匿名"与"非匿名"评价指标,综合测度了"一揽子"财政工具的再分配和减贫效应。结果显示:中国财政分配体系对市场分配整体上呈微弱的正向调节效应,财政体系整体使全国基尼系数下降了4.06%,其中,基本社会保险、公共服务、转移支付和直接税的边际贡献分别是2.48%、2.34%、1.75%、1.19%,而间接税的边际贡献为-1.57%,起逆向调节作用;中国财政再分配工具具有显著减贫效应,财政再分配使全国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均下降20%以上,其中,支出端具有"济贫"性,收入端的间接税具有显著"劫贫"性。总体上,弱累进财政再分配体系甚至逆向调节的财政再分配工具,与共享发展存在矛盾。实现共享发展,迫切需要重构"精准"财政再分配体系,加快构建以税负归宿公平和公共支出受益归宿公平为核心的现代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12.
"复式预算"呼唤"复式财政"--"复式财政"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近年来财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出现了单一"公共财政"模式走向与"复式预算"体系改革趋势的明显背离.在复式预算的背后,不可能是单一的公共财政,而必然存在着复式财政."双元财政论"对"复式财政"的探索作出了历史贡献,但也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复式财政"模式的现实选择只能是"公共财政"、"国有资产财政"、"功能财政"三位一体并且分道运行的国家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3.
县域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财政方面的问题,目前县级财政资金在监督管理方面还很大程度上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了县级财政积极作用的发挥,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文章分析了县级财政资金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政审计是对一级政府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有效的监督。财税部门属宏观调控部门,层次较高,资金收支数额较大,流向面广,财政分配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因此,财政审计较其他专业审计也就存在更大的风险。只有正确认识审计风险,采用严谨的审计程序和科学的审计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防范和化解风险,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5.
当前县乡财政风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县乡政府普遍面临着财政风险的困扰,防范化解基层财政风险是县乡政府急需解决的一个崭新而艰巨的课题。本文探讨分析了县乡财政存在风险的表现、原因,提出了防范化解的途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银行经历了一段不断忏悔、反复道歉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必须结束,1月11日,巴克莱银行首席执行官鲍伯·戴蒙德在接受英国下院财政委员会长达2个小时的质询时试图为这次信贷危机画上句号。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著名的麦克劳-希尔图书公司出版的《财政理论与实践》(PUBLIC FI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一书是美国著名现代财政经济学家奠基人马斯格雷夫(Richard A Musgrave)尽其毕生尽力而撰写的一部杰作。此书自1973年首版以来,迅速流行于欧美及世界上其它市场经济国家,后连续再版,而且每次改版,作者都对前一版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完善,直至1989共出版了五版(最后版)。该书共分八大部分三十四章,八大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公共部门;配置、分配与公共选择;支出结构及相关政策;税收原则;税制结构;联邦财政体制;财政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财政支出的不合理导致了很多问题,这也成为我国推行民生财政主要原因之一.民生问题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因此,我们应该从如下方面执行民生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升民生支出比重;逐步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全覆盖和大致均等化.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和特殊性,实行财政支农政策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着支出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以及支农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加大财政支农总量、调整支农结构和创新财政支农体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生财政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财政支出的不合理导致了很多问题,这也成为我国推行民生财政主要原因之一。民生问题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因此,我们应该从如下方面执行民生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升民生支出比重;逐步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全覆盖和大致均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