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耀斌 《价值工程》2012,31(30):282-28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高校各项资助工作的重要依据与基础。本文提出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重的不断增大,国家资助力度不断增强,使得认定工作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和重点。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着调查信息失真、认定标准不完善等弊端。为了改进这项工作,必须制定认定的原则,规范认定程序。同时要加强诚信教育,加大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后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 《价值工程》2010,29(7):176-177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越来越关注,同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也在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显得越来越重要,是高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难点,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思考的课题。本文在研究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对如何准确合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颖伸 《价值工程》2014,(20):326-327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有效开展资助工作的基础,很多高校就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大致将其分为特别贫困、贫困、困难三种类别,对其资助力度也不尽相同。但在其认定的过程中,主客观因素导致认定程序复杂,失准情况时常发生,因此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杨小兵 《企业导报》2012,(24):224-225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中特殊的群体,怎样对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有效地认定已成为我们高校学生助学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定是实施高效资助的基石,建立有效、可操作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机制迫在眉睫。虽然,高校已建立"奖、贷、勤、助、免"等多方位的资助政策架构,但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如何使资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真正实行阳光操作,确保各项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是高校教育管理人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首要环节,是实施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本文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深入研讨认定工作中存在的信息真实性、标准定性和定量难以及认定工作规范操作难等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精确认定是保障高校资助工作顺利开展、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各高校在资助工作中首先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精准认定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切入点,探讨当前高校资助认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全面多渠道收集、核实信息、进一步加强诚信...  相似文献   

9.
刘蕾 《价值工程》2010,29(9):211-212
准确认定贫困生(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难点和关键点。现实中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存在认定量化困难、成本高以及部分学生道德素质较低等问题和困难,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该综合考虑,并进行立体、辩证、动态的认定。  相似文献   

10.
刘婕  王全春  李明辉 《价值工程》2013,(30):148-149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和难点,客观准确的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关键。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科学的认定指标,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影响了认定的准确性。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采用量化测评方法可使认定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1.
王会 《价值工程》2014,(6):222-224
文章在分析了地方工科院校贫困生就业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对策:贫困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来增加就业竞争力;地方工科院校要强化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同时加强对贫困生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对贫困生就业过程的资助,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促进地区产学研结合,做好贫困生就业过程的社会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2.
邓文捷 《价值工程》2014,(7):289-290
本文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不足之处,从高校和大学生两个层面入手,总结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扶贫帮困工作是以人为本,提高低收入群体经济收入,加快低收入群体致富步伐,使之真正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的民心工程。文章围绕国有企业扶贫帮困工作面临的处境和国有企业有效开展扶贫帮困工作的策略,以广西农垦国有金光农场(简称"金光农场")为例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High costs and low graduation rates characteristic of 21st‐century US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stem from the bout of rent‐seeking attributable to the post‐Sputnik explosion in research spending and the consequent crusade to enrol new students, with diminishing concern for academic aptitude. New policies that tighten admission standards, encourage earlier graduation and enhance financial aid for the truly needy would constructively address these problems, as would incentives for faculty members to curtail outside consulting.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们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差距不得不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深思。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界就“面向21世纪人才的培齐模式”展开讨论,其核心就是如何教会学生做人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中道德素质的提高是首要的问题。文章通过研究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创新的迫切性及大学生思想道德规律,探讨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孟丽 《价值工程》2010,29(14):172-172
网络作为一种现代通讯工具在大学生中已基本上普及。随着时代发展,网络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愈发密不可分,同时网络又有其不良的一面,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充分认识网络带给大学生的机遇,又要充分认识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是目前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通过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在网络使用过程中注意扬长避短,合理使用,不断加强自身校园网管理、网络知识教育、同伴及家庭的不断教育,使大学生更加合理地利用网络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17.
孙永刚 《价值工程》2011,30(32):275-276
大学生在寝室中朝夕相处,长期共同生活,寝室氛围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建设高品位的大学生寝室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寝室交往结构的特性,以寝室文化的教育导向功能为载体,对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海波  周亮 《价值工程》2012,31(2):258-259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和骨干,是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骨干力量,也是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及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学生干部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在学生干部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霍艾湘  徐淑华  简爱  邢波  袁秦英  袁娜 《价值工程》2011,30(29):253-254
如何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的可接受度,是高校思政课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接受状况进行了调研与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可接受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