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5,(23):52-53
登山是王石的一张名片如果说山峰只是地球某些小小突起王石在54岁的时候开始向地球的两个绝对顶点——北极和南极开始了他的征程。按照他的计划.他希望凭借个人身体和意志征服的范围还将蔓延到海洋和沙漠。不过2005年4月前往北极之前北京机场送行的一位老者改变了王石这些计划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深圳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始终是个探险者,他不仅穿越了南北极,还两次登顶珠峰  相似文献   

3.
又一次站在地球之巅 4月24日是个特别的日子。中国第一次民间北极探险队——“华硕极限‘7 2’(北极2005)探险队”顺利抵达北极点。这支由王石与王勇峰、刘建、次落、吕钟凌、曹峻、孙冕、王秋扬和钟建民组成的八男一女,五天内在北冰洋的冰面上一共徒步滑行了近60公里,克服了低温、大风、冰面裂缝和冰河等等困难。终于于凌晨一点四十分,将中国国旗插到了北极点。  相似文献   

4.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05,(11):122-122
看起来,王石和他代言的华硕电脑说的是真的那九个人确实去过了北极。他们带回来了大量的录像和照片,还有些许伤痕。  相似文献   

5.
三年来王石一直想卖万科,两年前这一计划差点成功,由于第一大股东的反悔而流产。千禧年王石想了却此愿,不知谁能满足他的愿望…… 日前,万科董事长王石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明确表示,三年来他一直想卖万科,为万科引进有实力的大股东。他渴望2000年万科能打通国际融资渠道,与一流的房地产公司实现强强联合。 在两年前本报记者对王石的专访中,他曾透露过,一家大机构已经拿着支票跑到了深圳,但第一大股东深圳特区发展集团(简称深特发)突然反悔了,王石与机会擦肩而过。 今年10月29日,本来日均成交量只有7—10万…  相似文献   

6.
快乐王石     
高榕 《房地产导刊》2003,(61):40-45
除了对中国经济漠不关心的人之外,不知道王石这个名字的人恐怕很少。人们对王石的了解,绝大多数是来自媒体,到目前为止,各类媒体有关王石的报道不下几千条,几乎把王石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部公诸于众了。如今再写王石,毫无疑问是自讨苦吃。但,正如许多写过王石的人所说:只要接触过王石,就情不自禁有一种写他的冲动。  相似文献   

7.
回忆中国的地产史,人们总不忘提起一个名字:王石。中国的大多数房地产老板,在百姓心目中并无良好印象,王石是个例外。在地产界,王石被称为“地地道道的大王”。不仅是他的杰出成就、也不仅是他培养了一批中国地产精英。王石,是第一代深圳人创业的典型代表。王石在万科不遗余力建立了一个有超级影响力并合乎现代社会公平合理游戏规则的企业制度,致力于一个新型房地产企业制度与理念的建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东方企业家》2004,(7):116-119
他的事业是从后半生开始的.因此他笃信“一个男人的成败在后半生”?52岁的时候.他又或为迄今为止登上珠蜂年龄最大的中国人,本是因为被发现了腰椎血管瘤才去登山的王石.却由此发现登山的意义超越了战胜疾病和跨越年龄的障碍?王石以他的经历给我们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建立了一种新的坐标。  相似文献   

9.
2005,无论对万科,还是对王石本人,都是转型的一年。随着"7+2"计划的完成,万科也开始以"企业公民"的身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2月19日,在深圳举办的中国经营大师论坛上,王石先生就如何作一名优秀的企业公民发表了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10.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7,(10):112-119
气候变暖,是全球难以忽视的真相,也是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真相对于王石来说,全球变暖是亲身体会。“我登上珠峰,发现山顶上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寒冷。我也去过北极,发现那里也没那么冰冻。”5月12日下午,参加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互访活动的王石刚刚从罗布泊无人区回来,他发现那里的温度更是叫人难以想象——高达54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家》2010,(2):22-25
“地球三极:南极、北极、珠峰,珠峰我看来是没戏了,但也要去俩呀!”电话那头的郁亮呵呵笑。万科董事长爱爬山众所周知,而总裁郁亮的冒险情结却被他个人有意无意地压制到他的私生活范畴中,  相似文献   

12.
三年之变!     
三年前,曾随王石等一干人马去昆明,去见识一场地产盛宴。此次的贵宾是王石,他要接受云南民营企业俊发公司的独立董事之聘。与此可同辉的是袁昆,作为深圳职业经理人,以年薪100万受聘于俊发总经理,成为云南第一职业经理人。当然真正的主角的是俊发.俊发的亮点在于掌舵人李俊。——那晚随王石等在昆明有名的航空酒吧见他,噪杂中仍能感到他是气场的中心——25岁,目光如炬,英姿勃发,一些四五十岁的人在围着他。两个月后,情况突变,俊发牵连云南省长案,李俊被收审。这时,公众人物王石如何选择,职业经理袁昆呢?还有当年跟随报道的我等记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产市场》2007,(3):90-90
近几年,王石的身份成了一个话题,他到底是一个探险家还是企业家?对此,王石始终坚定地回答自己是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范亮 《中国新时代》2005,(10):71-73
在一个企业家峰会上,聚众传媒CEO虞锋见到王石.寒喧之后,王石告诉虞锋,数年前曾有人来找过他,向他推介现在虞锋所从事的这个行业,但是当时他并不看好这个项目,所以他拒绝了。王石说,他没想到在仅仅几年之后,这个行业在国内市场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目前数十个亿的市场规模.并且一路高歌猛进.引来国外大量的风险投资机构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15.
行者王秋杨     
电话那头传来王秋杨的声音,有点柔弱。要知道,这位今典集团联席董事长于2010年7月攀登上了北美的麦金利山,自此,她已完成了全球七大洲最高峰和南极、北极两个极点的探险(简称“7+2”)。中国全部完成“7+2”探险旅程的,除了她,只有硬汉王石。  相似文献   

16.
冯仑 《企业研究》2008,(3):22-31
在中国企业家的丛林中,王石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冯仑认为王石作为一个企业家的成功还没有到头,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王石的成功是许多老板无法企及的。可以说王石是对冯仑影响非常大的一个企业家,也是冯仑非常推崇的企业家。在中信出版社刚刚推出的《野蛮生长》一书中,冯仑用浓墨重彩勾划出他眼里的王石,大有“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况味。本刊选登此文,以飨读者,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康凯 《英才》2004,(11):55-55
地产江湖每天都有新闻,这一次动静最大的当数王石和他的万科。  相似文献   

18.
南极洲,作为地球上唯—~块没有人居住的大洲,也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陆,她一直笼罩在一片神秘面纱之中,冰封雪裹,静寂荒凉。夏天,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冰原雪面发出刺目的白光;冬天,则完全被漫漫黑夜所笼罩。烈风暴雪,气候酷寒,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CC,最冷时零下40℃气温并不少见。就是这样一块土地,成了探险家的目标,胜利者的乐园,失败者的地狱。人类对南极的探险始于本世纪初,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是揭开南极神秘面纱的第一人。阿蒙森从小就迷恋北极,对北极地区的地理现象极感兴趣。还在他少年时代,一本描写英国北极探险家约翰·富…  相似文献   

19.
回忆中国的地产史,人们总不忘提起一个名字:王石。中国的大多数房地产老板,在百姓心目中并无良好印象,王石是个例外。在地产界,王石被称为“地地道道的大王”。不仅是他的杰出成就,也不仅是他培养了一批中国地产精英。王石,是第一代深圳人创业的典型代表。王石在万科不遗余力建立了一个有超级影响力并合乎现代社会公平合理游戏规则的企业制度,致力于一个新型房地产企业制度与理念的建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陈彤 《中国新时代》2006,(4):122-122
《道路与梦想》作者:王石缪川出版:中信出版社定价:36.00元在王石新书的北京发布会上,第一次看到王石新书的大标题《道路与梦想》,我就问他,是不是受到了《光荣与梦想》的影响。王石说,《光荣与梦想》是他喜欢的书之一。王石的这本书里,用四个名著的书名作为四个章节,一个是《红与黑》,一个是《喧哗与骚动》,还有一个是《荆棘鸟》,最后一个是《光荣与梦想》。王石显然很喜欢“光荣与梦想”这个词,他用这个来表示,万科要有自己的责任,要有光荣感,所以,他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和《光荣与梦想》非常相似,由此可见,作为企业家的王石,内心深处实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