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其职能之一是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相似文献   

2.
消协的职能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自1986年9月23日成立至今,走过了15年的历程。15年来,全省各级消费者协会伴随改革开放和现代伦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作用,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这是对消费者协会组织(下称消协组织)职能的定位。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各级消协组织多年来在消费调查、评议、消费体察、参与检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社会监督工作,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领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误区一:所有消费都可投诉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因此,非此对象的消费投诉不属消费者协会的受理范围。  相似文献   

6.
从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看,我国并不缺乏禁止欺诈经营的相关立法。例如,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相似文献   

7.
商品房买卖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亮 《企业导报》2010,(10):168-169
商品房消费是消费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消费,但是在商品房买卖活动中,商品房消费者的权益比其他商品消费者的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论述了商品房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商品房买卖中消费者权益类型、商品房买卖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消费争议     
消费争议,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因消费者权益而发生的争议。消费者争议是有关消费者权益的争议。消费者权益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及接受服务时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消费者争议的发生或是由于其认为经营者的行为侵犯了合法权益,或者是由于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就与消费者权益有关问题具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发生争执。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5·31”重要讲话精神,是我国各级消费者协会做好新时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必须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努力做好各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更好地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一、进一步开展新时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更好地为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居民经济收入成倍增长。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消费者协会在工作中强化消费者主权地位,推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消费者的购物模式发生了很大变革,网络交易应运而生,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商家的低价陷阱、出售劣质假冒商品以及不诚信经营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也屡见不鲜,致使网络消费纠纷逐年上升。我国消费者协会作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自成立以来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如今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消费纠纷,其传统的组织系统必定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和谐地向前迈进,基于网络消费纠纷下的消费者协会职能问题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消费已经由传统的存取款、消费贷款向着更为复杂多变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模式发展。知情权是金融消费者进行金融消费的前提,也是金融消费者其他权益实现的基础。然而,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金融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其知情权时常受到侵害,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保护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因此,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对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进行了全面界定,在分析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念根 《价值工程》2010,29(20):218-219
我国已颁布实施了16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型消费关系、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日益严重,特别是近几年食品、药品行业接连发生的群体伤害案件,逐渐暴露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上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护。因此,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对“假冒伪劣”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成立专门的打假机构监督和查处,设立小额投诉法庭和小额仲裁机构及时解决消费纠纷是铲除“假冒伪劣”这一社会毒瘤,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新世纪的到来,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权益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市场越来越开放,商品和服务日益多元化,需要保护消费的领域不断扩大。在当前消费环境中,就存在少数生产、经营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以造假售假、以次充好、短斤缺两、虚假宣传等不法行为损害消费权益。为此,国家各有关部门、各行业协会、各社团组织等积极运用各  相似文献   

15.
《广东质量》2002,(1):56-56
国家质检总局已发布《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手机三包规定。为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这部法规,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质量处调研员殷兆龙、信息产业部科技司质量监督处负责人马民、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服务消费保护处处长黄建华就有关该三包规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的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得到的利益。它既包括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依法享有的权益,也包括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应享有的权益。我们通常所称的“权益”包括权利和利益,用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就必须在法律上赋予消费者一定的权利,因为法律对利益的保护,是通过一定的权利表现出来的。如果法律不赋予消费者一定的权利,那么当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也就会失去保护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共有9项。 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和接受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后,都是消费者投诉相对比较集中的一段时间,从各地消费者协会近年来所受理的投诉来看,由于一部分消费者不懂法,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投诉,投诉往往吃“闭门羹”或投诉无果,最终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值此“3·15”来临之际,特提醒广大消费者投诉时要注意以下五忌:一忌投诉无据。消费者的权益受了伤害,要向经营者“讨个说法”,就得有真凭实据,如果没有消费依据或提供证据不充分往往容易败诉,所以保存消费证据非常重要。应保留的主要证据有发票、使用说明书、生产日期和保质…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这个名词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作为参与商品与服务交易的基本单位的个人,毫不夸张地说每时每刻都以消费者的姿态融入到整个社会生活中,小到一份早餐、一次购物,大到家具置办、房屋购置,皆是我们作为消费者消费的具体体现。侵权风险提升的同时,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需求就越来越高。我国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也随着商品交易的复杂化而加大。典型的代表例就是惩罚性赔偿制度。由此本文简要对该制度内容进行阐述说明,探讨准惩罚性质的责任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体现,并列举部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在智利,有关法律明确规定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他们有权自由选择商品或服务,及时了解真实价格和合同条件,不受歧视,能够安全消费和保护健康;如因违反法律规定而造成精神和物质上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严瑶 《上海企业》2011,(11):110-110
2011年9月14日至9月22日,由甘肃省天水市人民政府、陕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消费者报社共同主办,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承办的"汽车消费教育万里行——南京依维柯汽车服务大讲堂"活动,分别深入到了陕甘革命老区的延安市和天水市,为革命老区的广大消费者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消费与民生"服务教育体验活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